1、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百轻。(《清明祭诗》)
3、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4、无花无酒过清度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清明》) 内
5、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杏花初绽,深深浅浅,粉则清新淡雅,红则妩媚浓艳。蒙蒙细雨里孤身一人的杜牧春衫湿透,淋雨的滋味难以言说。
这“雨纷纷”,本来是“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凄迷又美丽的境界;可今天他早没了赏花看柳的闲情逸致,就想寻一小酒店,歇歇脚避避雨,小酌几杯,暖一暖身子,晾一下淋湿的衣衫,散散心头的愁绪。
可巧他遇上披蓑戴笠的牧童。雨中的牧童懒得说话,“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随意一指,便指出一首被清明雨淋得湿漉漉且透着酒香的诗。“杏花春雨”就被飘飘雨丝长长柳条系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