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十四支曲分别是
第一〔红楼梦引子〕,
第二〔终身误〕,
第三〔枉凝眉〕,
第四〔恨无常〕,
第五〔分骨肉〕,
第六〔乐中悲〕,
第七〔世难容〕,
第八〔喜冤家〕,
第九〔虚花悟〕,
第十〔聪明累〕,
第十一〔留余庆〕,
第十二〔晚韶华〕,
第十三〔好事终〕,
第十四〔收尾·飞鸟各投林〕。
②《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此书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③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1](一说辽阳[2]),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3],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第十四集《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开头的背景音乐是是插曲《题帕三绝》的变奏曲
这种情况在87版《红楼梦》里面很常见
比如插曲《晴雯歌》本来是为晴雯悲惨命运而作的一首挽歌
但是在剧中经常变奏变调成为欢快的背景乐
用在诸如“刘姥姥嬉游大观园”“姐妹们搬进大观园”等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