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你应该去女孩所在地跟他好好谈谈,聊聊,学会倾听他的心声,然后你们再找到根本原因和解决问题即可,毕竟他说累了,你也应该好好反思下自己用实际行动证明和挽回她
想挽回之前,你要搞清楚,她为什么会说“累”?
异地恋,除了一个月见一次面,你们只能通过手机来维系感情。而异地恋在感情中会面临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她产生“累”的感觉:
1、无法正常捕捉彼此生活,导致双方有信息差
两个人不在同一个地域,彼此的日常生活只能依靠微信、电话来表达,没办法及时把控对方的生活作息时间,导致产生信息差。
如:她想让你陪他聊天,你工作忙回复了句好,然后就消失了。于是她开始胡思乱想,一直等你电话。结果第二天你说你工作太忙,忘记了。
这种情况偶尔一次半次还好,多了,就会影响你们的感情。
2、异地情侣的情绪感知能力会有延迟
如她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跟你聊天的时候抱怨一句“今天好累”,而你则会本能的把她的感受视为当下的情绪发泄。
因为异地,你无法很直观的了解他的眼神及情绪,你甚至都不知道她的情绪已经积累了很久,而你可能因为敷衍的回复,成为她要跟你分手的直接原因。
而挽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结束异地”,但如果你短时间做不到结束异地,还想挽回的话,不妨这么做:
1、趁热打铁,奋起直追
她跟你说累了要分手,很大程度上是介于假性分手和真性分手的阵痛里犹豫不决,你必须赶紧抓住挽回黄金期,持续输出自己的能量,把对方一步步拉回来。
虽然她把你的微信删除了,但是其他的社交网络平台,电话,陌生号,家庭住址你总会有。我建议你直接去到她的城市。
在对方在犹豫徘徊时,你必须要给出这个态度,不要再继续给对方一种不坚定的感觉,相反
要奋起直追,在安全感的铺垫上多下一些功夫。
比如异地可以给对方叫外卖,买东西买花买吃的等等,刷存在感,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可
以时刻关注到她,异地陪伴她的。
2、在这段感情中,你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如优势:我们有一年的感情基础、我了解她的兴趣喜好,我知道她最讨厌我的哪点
劣势:她现在对我比较排斥,拒绝沟通,她对我的信任度不高,积累了太多矛盾
最好你能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分清,同时分一下轻重缓急。
其次,你们之间没有出轨劈腿等原则性矛盾,综合考量,你们只是异地相处中,对方没有足够的舒适感,只要你能够好好解决你们之间的矛盾,复合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3、做出对未来的具体规划,并付诸行动
比如给对方扎一个心锚,或者写一封复合信,真情实感的表达自己对感情的不舍,最重要
的是做出具体的未来规划,并付诸行动。
比如见家长,通过中间朋友说和等等。两人在一起一年,很多共同回忆都可以拿来刺激对方产生一种依恋和怀念的感觉,要合理去发挥自己的这个优势。
4、最关键的,提升对方安全感,重建信任
异地恋之所以会走向分手,是因为有太多未知的因素。
比如在距离遥远的时候,对方会因为一点风吹草动而感到敏感,进而产生控诉。本来异地恋就只能靠沟通来维持,但唯一的这点时间,却用来吵架,这样还怎么能好好相处?
举个例子,我有个女性朋友在和男友异地恋的时候,发现男友的微博和一个女生互动太频繁。扒了女生的微博发现他们一起去同一家餐厅吃饭,而该女生的微博里都是一些暧昧的文字,但貌似没有得到她男友的回应。
她想直接去质问那个女生,被我制止了,毕竟没有现场抓住,只会把男友往那个女生怀里推。
我建议她半开玩笑的问男友:“最近刷你微博,发现你异性缘挺好啊,都有小女生默默关注你呢!”男友回答:“你想多了,我们就是同事”。
“没事儿,就算有那证明我眼光好,量你也没胆子!”
当天晚上,她男友就在朋友全宣誓主权,发了两人合照并表白。
所以这种情况下,适当表达自己的信任,同时默默输出危机感,效果会很好。挽回也是同样的道理,别对方一说要分手就很悲观和绝望,要相信自己。
5、注意文字聊天时,给对方产生的情绪感受
你发出的消息,不能带有冷淡的负面情绪,比如你回复对方在工作“嗯嗯,我在忙呢~”和“嗯,在忙”前者较为亲切和舒适,后者会让人不高兴。记得,多采用积极情绪的语调。
可以多采用表情和文字辅助搭配着来,没表情的文字,让人看不出你的情绪波动。
适当运用叠词“嗯嗯、好呢、可以呀”,让人感到更加舒适。
类似“呵呵”、微笑的微信表情等带歧义的文字或表情不要发,这种文字和表情已经不是原来的意思了,如果你发出来,会让人感到被讽刺。
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发简短的语音消息给对方,会比文字表达更让人感到亲切。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但只要你有挽回的勇气,就要尽全力去做,感性的基础+理性的挽回方式,多输出自己正向的情绪价值,复合自然水到渠成。
最后还想对你说一句,不管异地不异地,对伴侣的忽视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看似异地是感情的一道墙,其实更深层次的矛盾只不过是情感投资的不足罢了,希望你能对感情多些投入,祝你早日挽回成功!
@福尔摩昔,专注于亲密关系修复
一个相对入流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耕8年,被载入《中国心理工作者人才库》
编辑于 2022-02-16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