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形成时的温度非常高,完全就是一颗火球。之所以没有变成恒星,是因为质量不够大,无法催生核聚变反应。
地球形成之后,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温度就开始不断下降,形成了固态地壳,它们像棉被一样覆盖在地球表面,而地壳之下,则是地幔和地核,温度非常高,但由于地壳的存在,地幔和地核的能量并没有快速释放出去,相反它们释放得非常慢。
地球诞生到现在接近46亿年,这些能量的耗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
地球的能量主要还是依靠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是人类对于太阳辐射的使用率也极其低,如果把太阳的功率比作是钱,那么太阳在单位时间内向宇宙撒70万亿的钱,抵达地球的能量大概相当于3万块,而被人类所使用的能量大概相当于3块。
我们不要忘了,地球内部还有大量的能量,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太阳的能量会通过光合作用被固定在生物圈,进入到生态链,养活大量的地球生物,它们死后还会被埋入到地下储存起来。因此,在研究地球时,科学家提到“三深”指的是深海、深空、深地,其中深海和深地都蕴含着大量的能源。
从某种程度上说,地球不仅自身能量充沛,还在被太阳不断充电,现在正值壮年时期。人类如果能够善于开发这些能源,其实根本不需要担心能源危机的问题。
尤其是地热,曾有人估算过,即便地球走向生命尽头,人类也根本用不完这些地热资源。那地球的尽头是什么样的呢?
这要从太阳说起。太阳属于黄矮星,主序星时期大概有100亿年前,所谓的主序星时期指的是可以稳定持续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的阶段。当太阳主序星时期结束后,太阳内核的氢元素会被烧完,这时候需要开始转换成燃烧氦元素,会有一次换挡的时间,此时的太阳会膨胀开来,按照现在的估算来看,太阳的大气会淹没地球,地球有可能就此走向生命尽头。因此,留给地球的时间也就是40-50亿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