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全食是怎样形成的,月全食是由什么形成的

首页 > 科学 > 作者:YD1662023-02-03 22:33:26

在月全食时,太阳光线首先会从太空中进入地球大气层中,发生一次向内折射,折射后的光线又从大气层中传播到太空中去,又会向内折射,有点像凸透镜那种原理。两次折射的光线向内(向地球本影内)很多,所以基本上一些光线会照到月亮表面上,这和在地平线时看见的“假”太阳位置类似。

因为太阳光中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穿透力”强,基本不受大气层中(颗粒分子等)散射影响而直接穿过地球大气层照射到月面上,其它波长颜色基本散射了,无法到达月面。我们熟知的蓝天就是容易受分子颗粒散射的短波长蓝色光线造成的。因此,太阳的红色光线就照到了月面上,使得月面呈现暗红色。

不过,有时候由于地球大气层影响的复杂条件而使得照射到月面上的颜色有所不同,如深红色、橙色等不同颜色。这个复杂条件,有当时大气层的天气空气条件等,如阴天,雾霾等等,都会影响月全食时月亮表面的颜色。

月全食是怎样形成的,月全食是由什么形成的(9)

类似的模拟,动画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月食的神话

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殷商的卜辞载“六日甲午夕,月有食”,“旬壬申系,月有食”,《诗经‧小雅》载有:“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小雅·十月之交》篇“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微系指月食。《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食,风雨之不时。

古代中国民间认为月食是“蟾蜍食月”,在月食出现时人们便会顶礼膜拜、祈求天神驱走蟾蜍。“蟾蜍食月”是来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蟾蜍,俗称“癞虾蟆”)。”,唐朝李白《古朗月行》:“蟾蜍食圆影,大明夜已残”。

在中国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认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前3世纪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都提出过通月食来测定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

古代就有“天狗食月”此词,如刘炳的〈承承堂为洪善初题〉:“天狗食月岁靖康,血战于野龙玄黄。”、李氏朝鲜黄玹〈李忠武公龟船歌〉:“天狗食月沧溟竭,罡风万里扶桑折。”中国古代“天狗”是月中凶神的名称。古籍《协纪辨方》卷四引《枢要历》:“天狗者,月中凶神也。其日忌祷祀鬼神,祈求福愿。”,同书又引《历例》:“天狗者,常居月建前二辰。”

考资料

1.有趣天文奇观

2.NASA-Planetary Fact Sheets

3.WJ百科

一切观赏以安全第一以及防寒保暖为重!

【选择视野开阔之处观赏,注意保暖以及安全】

文章作者:零度星系(天文在线)

审核人员

最终审核

编辑用时:2018年08月28日-2018年09月02日

审核用时

最后更新:2019年3月19日星期二

注意:所有信息数据庞大,难免出现错误,还请指出错误所在好加以改之。

月全食是怎样形成的,月全食是由什么形成的(10)

结束,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线(零度星系)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