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者,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04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年幼时的*接受了私塾、中学的良好教育,并在1919年时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并以此历史契机留学法国。在留法期间,*结识*等人,学习马克思主义,自此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在归国之后,*便投身中国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并发动百色起义,支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与刘伯承互为搭档,在抗日战争时开辟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时期则挺进大别山,并参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数次人生的起落波折,但他的内心却依旧坚定着自身的革命理想,并立志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20世纪70年代,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方针政策,国家再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上了改革开放的繁荣富强之路。晚年时的*,继续积极推动国家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理论飞跃,让中国从站起来,实现到了“富起来”。
第五位:钱学森钱学森,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被视为“两弹一星”工程的元勋,更是国际科学界“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1911年,钱学森出生于上海,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后考入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导师的指导下,钱学森有机会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专攻空气动力学,自此踏上学术之路。
在美国留学期间,钱学森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并最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式教授。在此期间,钱学森不仅积极培养各路英才,更为液体火箭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后来他能够为中国火箭科技发展奠定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放弃美国优渥条件,携家远渡重洋,回到祖国怀抱。在归国之后,钱学森便主持中国的各项科研工作,尤其是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科研工作,他最先提出了“火箭军”的现代军事概念,并且积极推动中国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最终使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实现了两弹一星的科研成就,在现代国防事业的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晚年的钱学森,不仅依旧心系科研,更为中国的科研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提出过诸多建议,为新中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
第六位:邓稼先邓稼先同样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是两弹一星工程的元勋,尤其是在原子弹的研发领域,邓稼先所做出了历史贡献更是不可磨灭,被人称作“中国原子弹之父”。1924年,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是清朝文学家邓石如的后人。自幼年时,邓稼先便受到过良好的教育,随后于1948年前往美国留学深造,专攻物理学。学成之后,邓稼先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的怀抱。
归国之后的邓稼先,迅速被我国吸纳到核理论和核工业的相关研究部门中,担任重要职务。由于研究原子弹的科研项目,事关国家未来的百年命运,因此邓稼先只能隐姓埋名,到茫茫戈壁大漠之中,从事着艰苦的科研工作。在多次核试验中,邓稼先不惜危险,亲临现场进行考察,甚至捡起核试验中的弹片。在邓稼先领导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最终于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原子弹、氢弹试验的成功。
然而,长期在核辐射环境下工作也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这使得他于1986年便早早离世。张爱萍称赞邓稼先“视名利如粪土”,而杨振宁则称邓稼先为“中国和世界的伟大科学家”。
第七位:袁隆平袁隆平,是我国伟大的农业科学家,他研发的籼型杂交水稻,使中国人端稳了自己的饭碗,更让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从此免受饥饿之苦,因此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1929年,袁隆平出生于江西德安的一户贫困家庭,在求学的道路上,他逐渐对农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考入重庆相辉学院和西南农学院,学习农业理论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20世纪60—70年代,袁隆平率领科研团队,多次进行杂交水稻试验,并最终成功发明出代号为“南优二号”的籼型杂交水稻,令世界为之惊叹。自此,中国人民端稳了自己的饭碗,免受历史上的饥荒威胁。而随着袁隆平和科研团队对杂交水稻的不断改进,也有越来越多的衍生型高产水稻被逐渐发明出来,并推广至世界各地。进入21世纪后,袁隆平则又成功培育出多种适合恶劣环境的沙漠水稻、海水稻,更进一步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2021年,袁隆平因病逝世,享年91岁,但是他的功勋却永远被人民铭记在心中。
以上便是七位中国历史伟人盘点的全部内容,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更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更会因为他们的精神鼓舞而书写华夏新的历史篇章,在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道路上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