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王朝更迭中,儒家的“正统”观念,和统治的合法性被绑定在了一起。“正统”观念源于《春秋》,也称法统、道统或者礼仪之统,意思是以宗周为正,尊先王法五帝,为天下一统。所以从儒家学说被历代统治者采用开始,“正统”就一直在朝代更迭中延续。从汉、晋、南朝、隋、唐一直到北宋,正统问题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然而到了“靖康之变”之后,这个问题开始成了问题。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军抵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在满足领土和赔款要求后退兵。同年闰十一月,金军再次南下并攻克汴京,太上皇宋徽宗、皇帝宋钦宗被金军押往北方,后世认为宋朝自此灭亡。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作为赵宋皇室的唯一男性幸存者,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
在后世的看法中,宋高宗虽然也是宋徽宗的儿子,但北宋南宋之间也的确无法完美衔接。北宋都城沦陷、皇帝被俘,所谓的“正统”也可以认为已经转移到了金国的那边。所以南宋时期的正统问题,一直被后世所探讨。对于这种问题探讨的结果,自然是服务于后世王朝统治者的统治需要的。那么金和南宋,究竟谁才是那个时代的正统呢?清朝与金同属一族,乾隆又为何要以南宋为正统呢?
大家知道,清朝的前身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而“后金”这个叫法也是后人为了区别于灭亡北宋的那个金。金国是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权,努尔哈赤也是女真人,只不过后来皇太极将“女真”的族名改成了“满”。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也将完颜部纳入了自己的麾下。按说清朝与金都是女真人建立的政权,清朝对金国更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政治好感,并且南宋与金谁为正统本就存在争议,所以清朝有足够的理由以金为正统。
对于这个问题,清初包括康雍两朝,一直都是比较暧昧不清的,不说金是正统但也没说南宋不是正统。直到乾隆帝下令编修《四库全书》时,才最终拍板:
至于宋南渡后偏处临安,其时辽、金、元相继起于北边,奄有河北,宋虽称侄于金,而其所承者究仍北宋之正统,辽、金不得攘而有之也。至元世祖平宋,始有宋统当绝、我统当续之语。
在乾隆看来,哪怕是南宋对金称侄,也终究是北宋的继承者,更何况宋高宗和宋徽宗血浓于水的父子关系。
乾隆以金为正统我们很好理解,但是以南宋这个偏安江南半壁的汉人王朝为正统,就的确有点耐人寻味了。而乾隆之所以会如此盖棺定论,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不妨倒过来推一下。
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乾隆帝自然希望大清的正统性是不会受到任何质疑的。当初李自成逼近北京时,崇祯帝自缢殉国,清军就是打着“给崇祯帝报仇”的名义入关的。所以清朝这个非汉人建立的王朝,如果说具备正统性,那么这份正统必然是来自于明朝。而自古以来,只有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点最低,是从社会的最底层爬起来的帝王。
作为推翻元朝统治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明朝的正统性,认定元朝为正统王朝。毕竟元朝在传统的汉地统治了近百年,如果连元朝都得不到正统地位,那么明朝的正统又从哪里来呢?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也同样面临着金和南宋之间的正统问题。同为汉人王朝,朱元璋当然是以南宋为正统。
所以上文的正统传承,在北宋之后就应当是:南宋、元、明、清。如此,乾隆以南宋为正统的目的就很明确了,毕竟这种所谓的“正统”问题,本就是为封建王朝服务的。作为一个推崇汉文化的帝王,乾隆自然要为清朝争取到汉文化体系中的“正统”地位。
更多有趣历史,尽在历史百晓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