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10大名将,北宋八大名将排名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2-03 13:41:36

南宋初年,经历了靖康之耻后,是中原王朝最暗淡的时期,却是整个宋朝时期在宋太祖以后军力最强大的时期,诞生了诸多名将,可惜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未能收复中原,下面就来盘点南宋初年的七大名将:

北宋10大名将,北宋八大名将排名(1)

李显忠

一、李显忠(1109年-1177年),本名李世辅。绥德军青涧(今陕西清涧)人。南宋抗金名将。

李显忠自幼从军,胆略过人,武艺超群。宋高宗初年,北方都被金国占领,李显忠一路辗转南下,全家老幼不幸遇害,历经万险,回归南宋。可谓是忠君爱国。此后二十年间,李显忠数次率军抵御金军入侵。

绍兴三十一年(1162年),金帝完颜亮统大兵进犯淮西一带。李显忠临危受命,主持淮西战事。李显忠带军渡江,奋力*敌,将淮西州郡全部收复。此次战役让南宋朝廷转危为安。宋高宗封李显忠为淮西制置使、宁国军节度使等职,升为太尉。

隆兴元年(1163年),李显忠奉命和邵宏渊出师北伐,李显忠进攻灵璧县(今属安徽)。李显忠率宋军奋勇*敌,大败灵壁金军。之后李、邵二军会合,收复宿州(今安徽宿县),中原震动。但因为李、邵失和,最终大败,导致北伐失败。

此后,李显忠退休在家赋闲。淳熙四年(1177年),李显忠去世,享年六十九,谥号“忠襄”。

北宋10大名将,北宋八大名将排名(2)

虞允文

二、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南宋初年名臣,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

虞允文乃文官出身,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 ,可惜当时,奸臣秦桧当权,虞允文不获重用。之后升官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大举入侵至长江,金军如入无人之境。宋高宗命令虞允文督视江淮,抗击金军。十一月,完颜亮领大军逼近采石。虞允文到采石后,形势危急,亲自督师鼓舞,宋军士气大振。虞允文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与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此战过后,金军内部发生矛盾,金帝完颜亮直接被部下所*。

采石之战后,虞允文在南宋朝野上下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之后,虞允文任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璘收复陕西数处州郡。乾道五年(1169年),成为丞相,大力提拔贤良之士。乾道八年(1172年),虞允文封爵雍国公。

淳熙元年(1174年),虞允文去世,年六十五。累赠为太师,谥号“忠肃”。虞允文出将入相近二十年,史称其“战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义勇,为南宋第一”。

北宋10大名将,北宋八大名将排名(3)

杨存中

三、杨存中(1102年-1166年),本名杨沂中,字正甫。代州崞县(今山西原平)人。南宋初年名将。

杨存中年少时机敏多力,娴习兵法,善于骑射。北宋末年,杨存中从军。绍兴二年(1132年),杨存中升任神武中军统制,开始掌管宿卫亲兵。

绍兴六年(1136年),杨沂中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密州观察使。杨存中率众一万,与伪齐军刘猊所部数万贼兵战斗,最终大破敌军。

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兀术亲率大军南下,杨沂中率领三万禁军北上迎战。金朝大军来势汹汹,双方在柘皋遭遇,金军大部队为拐子马。双方在交战之际,杨沂中让万人手持长斧,大破金军。这场柘皋之战,金军死者以万计。

绍兴二十年(1150年),杨沂中受封恭国公。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颜亮南侵时,杨存中反对议和,并督军防守。乾道二年(1166年),杨存中去世,年六十五。追封和王,谥号“武恭”。

北宋10大名将,北宋八大名将排名(4)

吴玠

四、吴玠(1093年~1139年7月18日),字晋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县)人。南宋名将。

吴玠少年时性格沉毅,知晓兵法善于骑射。北宋末年入伍从军。靖康初年,西夏犯边,吴玠率百余人追击,斩获颇多,因其英勇晋升为第二副将,在军中初露锋芒。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兵进犯陕西。吴玠受命率军迎击,击退金兵,后又奉命东进,收复华州(今陕西华县)。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秋,金兵大举进攻南宋,江淮形势异常紧张。富平之战后,吴玠受命与弟吴璘扼守和尚原(陕西宝鸡县西南)。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金兀术亲率十万之众,对扼守和尚原的宋军发起攻击。吴玠命别将绕后,断敌粮道。再派遣弟吴璘引骑兵三千设伏。果然不出吴玠所料,没过几天金军因粮道被袭,退军至神岔沟,吴璘率兵夜袭,连破金营十余座,金兀术身中流矢,仅以身免。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秋,金兀术再次率师十万长驱南下。吴玠为了防止金兵深入腹地,命弟吴璘放弃和尚原,退守仙人关。吴玠、吴璘兄弟乘金军疲惫,挥师反击,直捣敌营,金军死者无数,连夜逃遁。

吴氏兄弟因屡胜金军,声威大震,名扬陇蜀。之后,吴玠改任定国军节度使、川陕宣抚副使。吴玠与金人对垒近十年,使金人始终不敢窥视蜀地。为了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员,紧缩开支,实行屯田,又开发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深得陇蜀人民的拥戴。

绍兴九年(1139年),吴玠病逝,时年四十七岁。追赠少师,谥号“武安”,追封涪王,位列七王之一。

北宋10大名将,北宋八大名将排名(5)

刘锜

五、刘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省静宁县)人。南宋初年名将。

刘锜自少随父征战。南宋建立后被授为陇右都护,多次战胜西夏,颇著威名。之后受名臣张浚提拔,参与富平之战。又扈从宋高宗,两任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

绍兴十年(1140年),金兀术已经撕毁合约重新开战,向南宋大举侵犯。刘锜预先率领三千人死守顺昌,阻止金兵继续南犯。金兀术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刘锜组织一支队伍,人人手持长柄斧和长把标枪,排在阵地的前列,专砍敌人首先冲过来的骑兵的马腿。而待骑兵倒地后,再用标枪刺*,大破金军的“铁浮图”和“拐子马”(骑兵军),使其损失过半。此战,宋军大破金军。经此一战,刘锜的威名远扬。

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兀术再次率大军南侵,宋廷也再次命令刘锜率军迎战。刘锜出兵至柘皋,与十万金军相遇,刘锜仍然运用顺昌战役的打法,首先大破金军的铁骑,一经接触,金兵便抱头鼠窜逃命。此役金军大败。

此后被罢去兵权,两知荆南府。晚年再获起用,率军抗击南下侵宋的金帝完颜亮,但因老病而无功。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刘锜去世,获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武穆”。宋孝宗时追封吴王,加赠太子太保。

刘锜性格豪爽、深沉果断,有儒将风度,对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起到重大作用。《宋史》称“(张俊)与韩世忠、刘锜、岳飞并为名将,世称张、韩、刘、岳”。

欢迎关注我,看更多历史内容。

【原创声明:本文由作者编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