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诸葛亮在“蜀中无大将,廖华为先锋”的情况下,全然不知道北魏不仅有了张邰这样的大将,更出了司马懿那种智勇双全的人才。不知己不知彼,可谓是犯了兵家大忌。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依靠秦岭天险,据守天府之国,抵御魏国侵略,休养生息,发展农业,富国强民,以保持天下三分的大势。何必急于求成。不审时度势,一味求战,如何不败。
而且,诸葛亮原本应该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辅佐后主刘婵呀。
223年,刘备退至白帝城,感觉到自己的大限将至,急忙差人去蜀地招来诸葛亮托孤。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
要诸葛亮自己称帝,他肯定是不愿意,那么辅佐后主就应当是最终的工作。
刘备托孤
刘禅这小子,要不是当年赵子龙抱着他*出千军万马,他早就不存在了。这条命既是刘备多少部下救下来的,又承载着殷切的希望。可诸葛亮一心打仗,无心教育刘禅,以至于他,文不能弄墨,武不能使枪,整日只会吃喝玩乐。
后来更是宠信宦官黄皓,任由一个太监随便施与极刑,剥人脸皮等。邓艾进攻蜀地,刘禅竟然迎出十里只为投降。
被虏到洛阳之后,司马昭哄着他各种玩,三问他思蜀否,人家说:“此间乐,不思蜀。”
对于刘禅的教育,身为相父的诸葛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回到他一心征战这个问题上,原本一路北伐,是顺利的,但是偏偏在用人上,诸葛亮又犯了大忌。
用人之误误失街亭,是诸葛亮一生中的一大败笔。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讨论这件事情,往往会认为是马谡华而不实,觉得是他纸上谈兵导致的失败。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但其实,街亭失守更重要的原因是诸葛亮错用马谡。
马谡作为一名参谋,确实是有才华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受到诸葛亮的赏识。
刘备临终前曾明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却硬是要把他推上主帅的位子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如此偏爱马谡除了因为他的才华,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
在蜀汉政权当中,有着两大“山头”:一个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襄势力,一个是李严为代表的益州势力。虽然知道马谡的缺点,但仍然冒险,命他镇守街亭。因为他需要让初来乍到的荆州势力站稳脚跟,甚至不惜*了李严。
以至于,街亭失守,诸葛亮只能挥泪斩马谡。
在同样的人才任用上,关羽镇守荆州也是一大问题。
关羽
关羽此人性格本就刚愎自用,不服管教,本是联吴抗曹的策略,只需要与吴国维持表面的和谐,以防止吴国与曹联手,或者使蜀国腹背受敌即可。但关羽偏偏与东吴交恶,结果导致败走麦城,身首异处。
兵败如山倒,想要再挽回大势就不容易了。
诸葛亮选用人才,是依据他特有的“七观法”,看人是否可用,主要看此人的品德如何。但古往今来,君子从来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君子与小人各有所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点上曹操就与诸葛亮完全相反,著有枭雄之称的曹操就是任人唯才,举贤不避亲。
说到这里,*在中共七大时就曾力荐王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