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古墓深度,战国古墓结构特征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20 18:36:22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从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来看,中国的中原地区,最初墓葬是没有坟丘的。

坟丘式墓葬的普遍推行是在战国时代。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晚期,和春秋战国之际发生的社会变革有关。

1、殷周时期的墓葬

殷周的墓葬是没有坟丘的。

《易·系辞传下》说: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藏)之中野,不封不树。”

“不封”是说没有封土堆,“不树”是说不种树木。

战国古墓深度,战国古墓结构特征(1)

西汉末年刘向具体指出:

“殷汤无葬处,文(周文王)、武(周武王)、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库(指后来西汉国都长安的武库所在),皆无丘垄之处。”(《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

东汉崔寔《政论》也说:

“古者墓而不坟,文(周文王)、武(周武王)之兆(指墓地的兆域),与平地齐。”

从现在考古发掘和调查的结果来看,刘向和崔寔的说法是事实。

殷代的武官村大墓和妇好墓,都不见有坟丘。至于在今陕西咸阳以北毕原上坟丘很高的所谓“周王陵”,是出于后人的张冠李戴。这原是战国时代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前311)、秦武王(公元前310—前307)的公陵和永陵。

三国时代编辑的类书《皇览》和唐代编辑的地理书《括地志》早已指出这点,清代顾炎武《日知录》更进一步辨明这点:

古代渭水流域有两个地名叫毕:一在渭水以南西周国都镐的东南杜中,即在今西安东南,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的墓地;

另一在渭水以北咸阳,这是战国时代秦惠王、秦武王的公陵和永陵。

魏晋到隋唐间,已有人把公陵、永陵误为周王陵的,但是当时学者尚能辨别清楚。

例如《皇览》就指出:“秦武王冢在扶风安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一以为周文王冢,非也。”

《括地志》也说:“秦武悼王陵在雍州咸阳西十里,俗名周武王陵,非也。”

至于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如安徽屯溪,江苏句容、金坛等地,发现一些西周墓葬,筑有坟丘,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这些墓葬有个特点,在平地铺上一层卵石,或加上一层红烧土、木炭,作为墓底,堆成圆形或馒头形的坟丘。

战国古墓深度,战国古墓结构特征(2)

因为这一带地势低下,向地下挖掘墓圹容易出水,在当时缺乏防潮材料的条件下,采用从平地上堆筑起坟丘的办法是比较合适的。

因此我们不能把这类坟墓和中原地区出现的坟丘式墓葬相提并论。

2、坟丘墓的出现

中原地区出现坟丘式墓葬,开始于春秋晚期,正当孔子在世的时候。当孔子把父母亲合葬在防的时候,曾说:“古也墓而不坟。”

因为他是东西南北奔走的人,为了便于识别,于是“封之,崇四尺”,就是说筑了四尺高的坟丘(《礼记·檀弓上》)。

当孔子去世、将要举行葬礼的时候,子夏说:

从前孔子讲过,看到四种坟墓的不同式样,有的四方而高,像建筑的“高堂”一样;有的狭长而高,像“坊”(堤防)一样;有的四方广阔而两旁向上尖削,如同“覆夏屋”(覆盖的大屋顶)一样;有的狭长而从两旁向上尖削,如同斧的刃部一样,这种形式又像马鬣(马颈上的一排刚毛),叫做“马鬣封”。孔子赞成的是最后一种式样。

从考古调查结果来看,春秋晚期中原地区确实已出现坟丘很高的大墓。例如河南固始侯古堆的宋墓,属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坟丘高达7米坟,直径55米。

3 坟丘墓的普及

到战国时代,就普遍流行坟丘式的墓葬,所有统治者的墓葬都有高大的坟丘。

《墨子·节葬下》说:

当时王公大人的墓葬,“棺椁(椁指棺外的套棺)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丘垄必巨”。

现在全国各地对战国墓葬的发掘和调查,证实了这点。例如今湖北江陵西北的楚都郢的周围,就有大小许多个坟丘墓,多数属于战国中后期。又如河北易县燕下都邻近的墓地,有二十多座方锥形大墓,高达10—15米,每边长40—50米。

战国古墓深度,战国古墓结构特征(3)

《水经注·淄水》记载:

“淄水又东径四豪冢北,水南山下有四冢,方基圆坟,咸高七尺,东西直列,是田氏四王冢也。”

战国古墓深度,战国古墓结构特征(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