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祭拜先帝顺序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28 13:14:39

这座大殿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其实应该是面阔九间,进深四间,四周有一圈封闭的檐廊。从中间往两侧数就是明间、一次间、二次间、稍间、尽间和封闭的檐廊。明间和次间开四扇六抹隔扇门,稍间、尽间和封闭檐廊是灰砖槛墙加四抹隔扇窗。隔扇都是三交六椀棂花,门上的格芯是如意纹木刻,门窗上都没有金锁面叶。大殿上面是斗拱抬梁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九只脊兽,和宫内的保和殿一样,仅次于太和殿。来看看正脊上的鸱吻。

皇帝祭拜先帝顺序,(29)

这是清式鸱吻。你注意看背上插的许逊宝剑,清代是这样稍显瘦高的;明代是稍显矮胖,而且略微向内倾斜。说明此殿在清代有过修葺。你再看那许逊宝剑,下面是有铜鎏金吻钩勒着的,然后拴上吻索用索钉固定在坡面瓦上。这一套大金链只有等级最高的皇家大殿上才有。

另外一条,你从正面看太庙享殿和戟门庑殿顶,它们的正脊长度和屋顶长度比例有点不一样。戟门正脊显得稍短,享殿正脊显得稍长,这是享殿屋顶有推山,而戟门屋顶没有的原因。古时候庑殿顶的正脊更短,秦汉时期通常小于屋顶长度的三分之一,甚至只有四分之一。宋代的庑殿顶正脊开始加长了,到明代的标准是戟门那样的庑殿顶。再大的屋顶时,为了屋顶比例更协调,就实行了推山结构。推山就是把屋顶的山面向外推,正脊就加长了。到清代时,庑殿顶推山已经成为标准,所以清代的庑殿顶看上去就是正脊更长,通常超过屋顶长度的三分之一。有推山的庑殿顶垂脊在平面上不是直的,而是弯的,要站在高处才能看出来。

看完了大殿外部,可以买票进殿参观。从东一次间大门进殿,这次可是走左门了。看看大殿内部。

皇帝祭拜先帝顺序,(30)

殿内金砖墁地。

皇帝祭拜先帝顺序,(31)

你看那地上有一排铁篦子,就像是排水沟上的铁篦子。这条沟不是排水沟,而是古代的地暖系统,原装应该是封闭的,下面有热气通过,相当于靠山屯他二大爷家土炕的烟道。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冬天曾经使用过太庙的这座享殿,其后修葺时没有墁地的金砖了,只好架上了现在这些铁篦子。宫内大殿也都有这样的地暖系统,因为无清之后再没用过那些大殿,而且近些年重修时又重启了明代金砖厂,所以宫内的大殿地面都是完好的。

享殿进深四间加封闭檐廊,殿内只有三排大柱子,就是前后檐柱和中柱,减去了前后两排金柱,廊柱变成了墙柱,殿内空间非常大。这些柱子都是素面的,为什么用素面而不是红漆金柱?因为这座大殿所有木结构都是金丝楠木的,要展示木材本质才显高级。金丝楠木贵在木料纹理中隐约可见的闪亮丝线,就像金丝一样。这些金丝应该是树脂的结晶体,新剧开的木料会有特殊的树脂香气。享殿里的这些金丝楠木最初应该是有很特殊的表面处理,要涂上一层蜡。既要显示出那些金丝的纹路,又要保护它抗得住岁月那把*猪刀。几百年后,现在已经看不到那些金丝,而且表面也暗淡了很多。

看看明间。

皇帝祭拜先帝顺序,(32)

上一页45678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