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最经典的段子,董仲舒为什么那么有名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1 00:52:03


董仲舒最经典的段子,董仲舒为什么那么有名(5)

董仲舒最经典的段子,董仲舒为什么那么有名(6)

有板有眼,有引证有出处,甚至有理论体系,但是唯独没有什么?唯独没有证据。

先不说后面接的那些话一看就是近现代白话文,单单就凭董仲舒的身份,他可能站在平民这边吗?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些所谓的“经典补遗”其实都是后人附会之作,说直白点儿就是意淫之作。

​按理说,这么多作者都在强调董仲舒和《春秋繁露》,那就应该拿出最直接的物证:《春秋繁露》这本书,指出是哪个版本哪一页第几行,但最重要的物证居然没有被展示。

​这个环节其实揭示了一个最根本的互联网写作乱象:作者瞎编乱造,读者人云亦云。长期缺乏质疑精神,习惯了被灌输,就是这样的结果。

​即使没有拿到这本书,我们看看行文之中的“子奔他乡”、“妻可改嫁”这样的措辞和句法,是否符合汉代文言文的句式?我不是语言学者,不敢妄言,但我对此心存疑虑。

​文章开头指责我乱喷的那位读者显然没有看过《春秋繁露》,没看过原著就敢拿着微信段子当真学问,这种荒唐现象其实一直都在上演,尤其在一些爱国大V的公号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粉丝几乎是对大V绝对无底限的信任,包括我以前提到的一位白云先生的忠粉,公开告诉我:白云先生的每句话他都信。​

​我们讨论一件事,本该秉持的原则是摆事实讲道理,但是他给你上升到宗教信仰般的虔诚,那就没办法讲理了。

​你们可以看到,我回复这位读者的时候已经很克制,也暗示他我对传统文化略知一二,但他浑然不觉,并挑衅、激将我敢不敢将他的留言上墙,好吧,我先拿最重要的证据。

董仲舒最经典的段子,董仲舒为什么那么有名(7)

再推荐一本书:《三纲五常的形成和确立--从董仲舒到白虎通》,网络有卖,也不贵,建议买正版。

​嫌看书麻烦的,直接看我的文字好了——我是看过书才写下的这些文字,不是凭空捏造的。

​其实只需要稍微琢磨一下就知道:董仲舒是什么人?皇帝的御用文人啊,他能写出危害皇帝利益的东西?这逻辑简单的不需要逻辑,但就是有人拿着胡萝卜当人参,再次说明逻辑课的重要性。

​再其次,“可改嫁”、“则休之”这个句法是在搞笑,就像前几年出土的孔子遗嘱《子寿终录》一样,全特么五毛钱特笑,我一看孔子遗嘱的第一句就不淡定了:“子声微而缓,然神烁”,典型的“打不死的中国人”镜头语言么!再往前还有后人伪作的《心之力》,0.5们奉若珍宝的愚蠢令人喷饭。

​不啰嗦,进入主题。

论据一、《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一节,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这其实不是孔子的发明,这只是当时的成语,但可以视为三纲中的两纲。而且这成语的意思是:君要尽君道、臣要尽臣道,父要尽父道、子要尽子道,《论语·八佾》也记载了孔子的对君臣之道的一个观点:“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的各自都要“尽道”,并没有要求一方必须无条件服从另一方。

​​孟子的说法更激进,具体参见《孟子·离娄下》。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所以我认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儒术”和孔孟的“儒学”,不是一回事儿。

​论据二、韩非子最早提出了具有“三纲”雏形的思想基础:“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并且认为如果不这样就会天下大乱。

董仲舒最经典的段子,董仲舒为什么那么有名(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