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是康熙序齿的皇三子,自幼善于文学书法和骑射,可以说在众皇子当中也是较为突出的一位。康熙看到这个皇子对科学有着很好的挖掘潜力,还曾经亲自去传授他几何学,为的就是让他的科学才能会越来越突出。
后来,胤祉也参与到夺嫡之中,在康熙复立太子的时候,他还曾被晋封为和硕诚亲王爵位。雍正帝即位后,先是被派往景陵担任守陵大臣。后因缘事先被革爵,后又复立为亲王爵。但是在怡亲王胤祥的葬礼上表现的没有伤感之意,再次被夺爵。雍正十年去世,按照郡王的规格来殡葬。那么,后世子孙都按照多罗郡王的标准来降低承袭。来看一看诚郡王胤祉的世系:
第二代:七子爱新觉罗弘璟(1703-1777年)康熙帝皇孙,胤祉第七子。生母是胤祉的侧福晋,外公是朝廷一位七品笔帖式。
雍正五年,恩赐奉恩镇国公;
雍正八年,晋封为固山贝子。
按理来说,弘璟是在雍正朝办差得力,因此被晋封的爵位,因为晋封为鼓山贝子的时候,父亲胤祉还没有去世。
但是父亲胤祉在两年后去世,按照多罗郡王的规格来殡葬,可能与第七子弘璟是有关系的。毕竟儿子已经是固山贝子了,父亲只能按照郡王来完成丧事了。因此,弘璟的爵位并不是承袭父亲的,而是被四叔雍正所晋封的。
弘璟于乾隆四十二年去世,享年75岁。
第三代:孙子爱新觉罗永珊(1746-1797年)永珊是弘璟的第三子,但是生母只是个庶母。他在乾隆年间,在诸多宗室成员中应该还算很不错的一位。
乾隆三十三年,23岁的永珊被授予朝廷的三等侍卫,一直在宫里面当差。
乾隆四十二年,父亲弘璟去世,按照惯例,永珊承袭爵位,递减为奉恩镇国公,当月还授予了散秩大臣。
乾隆五十六年开始,永珊担任八旗都统职务。先后授予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官居正二品;调任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官居正二品;后授予正蓝旗护军统领。
嘉庆二年去世,年仅52岁。
第四代:曾孙爱新觉罗绵策(1780-1800年)绵策是永珊的第三子。
嘉庆二年,父亲永珊去世,长兄和二哥都早年夭折,因此第三子的绵策承袭了爵位,递减为奉恩辅国公。那么,在当月还授予了散秩大臣。只可惜,他活到了21岁就英年早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