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德英法意四国在慕尼黑签署了一份“和平协定”,活生生地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也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在欧洲政治词汇中,“慕尼黑”成为懦弱与出卖的代名词。
欢呼和平的声音极其短暂,一年之后,连那些亲手签定协定的人也深深感到了那份耻辱。
法国总理达拉第回到巴黎前,他感到羞耻,准备接受媒体和民众的抨击,但巴黎市民用掌声和鲜花迎接了这位带来和平的“英雄”!
英国首相张伯伦远比达拉第坦然,捷克斯洛伐克是什么?张伯伦说:一个我们极不熟悉的遥远国度。
如果能让大英帝国避免倾家荡产,那出卖有什么大不了的?
张伯伦是《慕尼黑协定》主要推手,英国不认为自己违背契约,因为布拉格不是伦敦盟友,英国没有义务出兵保护它。
更可耻的是法国,巴黎和布拉格有同盟条约,随后莫斯科与布拉格有同盟条约,但苏联出兵的前提条件是法国先履行承诺(下面再讲)。
结果法国什么也没有做,斯大林完全有理由相信,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不完全是出于懦弱,而是付给希特勒酬劳,换来德军锋芒转向东方。
绥靖主义,并不是在1938年才出现的,而是一直存在。
世界是如何一步一步被拖向全面战争的?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联合国)坐视不管。
1932年,日本侵略中国内蒙,并进攻上海,它们轻描淡写。
1933年,希特勒上台,疯狂迫害德国共产党和社会党人,它们保持沉默。
1934年,奥地利成为半法西斯政权。
1935年,德国宣布废除《凡尔赛条约》并夺回萨尔地区,退出国联。
1936年,意大利也跃跃欲试,进攻埃塞俄比亚,追随德国退出国联。
同年,德国收复莱茵失地,并协助西班牙军队发动政变,掀开了西班牙内战序幕。
1937年7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英法签下了《慕尼黑协定》,希特勒轻轻松松笑纳了苏台德地区,第二年,全面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德军进攻波兰,欧洲陷入全面灾难,希特勒将《慕尼黑协定》撕成碎片扔在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脸上。
……
一边是野心勃勃,得寸进尺的德国,一边是既懦弱惧战,又精于算计的英法。
在英国眼中,欧洲危机最佳解决办法是诱发德俄开战,无论谁死谁活,都是一件好事,所以,无论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如何呼吁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英国都置之不理,今天欧洲集体安全成了它们口中念念不忘的东西。
英法不必去抱怨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所有外交努力彻底失败后,斯大林唯一选择就是自保。
《慕尼黑协定》的本色,早在918事变时就已经出现了,中国作为国联成员,相信有国际公理存在,结果呢?调查团只是逢场作戏,在上海设宴款待他们的是日本人(我连宴会的中英文菜单都有)。
英法有许多妥协理由,比如一战之后的社会恐战情绪,民主世界嘛,恐战说成“反战”就高大上了。
英国说自己不能再打了,法国寄希望于马其诺防线,它们觉得血条只剩一格,追求和平没有错,但面对一个疯子还抱着和平幻想,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战争的降临。
《慕尼黑协定》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足以警示今天的欧洲,甚至全世界。
欧洲与苏联
苏联是欧洲威慑纳粹德国最强大力量,但西方一再拒绝与苏联结盟,搬掉了希特勒心里最大一块石头。
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历史事件的脉络,稍微梳理一下:
1934-1938年,斯大林在寻求欧洲集体安全。
1935年,苏联加入国联,预示着苏联外交政策出现重大转变,主动向西方示好,根据列宁思想,国联是“强盗窝”,是帝国主义分赃之地。斯大林应时而变。
1936年-1938年,西班牙内战英法保持中立,任凭德国干涉,同时又警惕苏联态度,接着《慕尼黑协定》出台。
1939年3月,苏共18大上,斯大林向英法发出最后呼吁,并准备与德国缓和的后手。
8月2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罗甫在克里姆林宫达成《苏德互不侵犯协议》。
1940年3月,斯大林拒绝希特勒发出的访问柏林邀请。
1941年5月6日,斯大林成为苏联政府总理,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
纳粹上台后,斯大林在头一年,没有公开评论过德国一句话,他在观察:
一,纳粹政权是否稳固?
二,希特勒是否继承俾斯麦首相不与俄国为敌外交方针?
三,纳粹的极端思想是否会成为德国总理希特勒的政策?
1926签定的两国中立友好协议,还在生效,希特勒成为总理后,1933年5年批准延长该协议。
斯大林这时候决不会刺激德国,因为他有重大的外交举动--与美国建交。
1932年当选总统的罗斯福正式承认苏联政府,1933年11月美苏建交,大大提高了苏联外交力量,日本在关东军不敢过度挑衅苏联远东地区。
1934年苏共17大,斯大林讲话发出重大信号,他对《凡尔赛条约》的评价有了微妙变化,十月革命以来,苏联一直是反对这个帝国主义条约的。
随后,德国与波兰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印证了斯大林的怀疑,直到波兰的毕苏斯基元帅同意延长《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他稍微安心了点。
这时,斯大林试探希特勒,建议苏德共同保证波罗的海各小国安全和独立,这里是进攻苏联的走廊,但希特勒拒绝了。
斯大林在外交上变得更积极,但军事警惕大大提高。
1934年,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建交,然后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之前,布拉格,布加勒斯特,索菲亚对莫斯科是抱有敌意的,所以,如前所述,巴黎才是布拉格的保护人,而且莫斯科愿意以法国出兵为前提,保护布拉格,已属不易。
因为纳粹德国兴起,每个欧洲国家都受到了神经折磨,一方面,幻想战争可以避免,一方面,又模模糊糊知道不可避免。
大国都害怕被孤立,苏联担心英法跟德国结盟,反过来也一样。苏联跟英法最大的不同的是:积极和平与消极和平。
斯大林希望建立一个联盟,共同压制希特勒。
张伯伦希望将战争爆发时间往后拖,用空间换时间,拆盟友的台,拆朋友的台,努力保持引诱德国进攻苏联的机会。
苏联吹响了集结号,英法相信绥靖红利。
苏联在1935年加入国联,表示它认可了凡尔赛体系,因为纳粹德国比凡尔赛体系更坏,英法假装听不懂。
接着,斯大林建议先成立东欧互保联盟,苏联,德国,东欧各小国签定多边协议,保证任何一国受到攻击时,其它国家自动发起援助。
法国外交部长巴都,认为这是好事,法国又不用承担责任,必须支持,没想到波兰跳出来反对,而且是与德国一起反对。
1935年,东欧地区性防务体系建议失败后,斯大林寻求与英法结盟。
3月,英国内阁大臣艾登来到莫斯科,当时还不是外交大臣,只是一位低级别大臣。斯大林却极为罕见为英国人亲自主持了欢迎仪式,《天佑吾王》首次在苏维埃俄国奏响。
但英国人只是探测一下苏联对德态度,没有任何积极回应,同时,访问柏林的是高级别大臣西蒙爵士。
5月,希特勒实行征兵制。
法国嗅到一丝不祥的味道,赖伐尔总理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来到了莫斯科,法国与苏联缔结了盟约,同时苏捷也缔结盟约。
苏捷盟约履行条件是法国出兵,然后苏联出兵,这样捷克就安全了。
但法国人算计了斯大林,赖伐尔只是想用两个盟约吓唬希特勒,他根本不想履行盟约。
签了约,又不想履行,怎么办?法国议会不批准条约,因此法国军队也不用跟苏联商谈具体军事防御计划。
政府签约,议会拖着,这成了“民主”国家玩弄外交把戏的一惯套路,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希特勒会被吓住?事实上他根本瞧不起这些诡计多端的政客。
当希特勒执意要收割苏台德地区时,法国原形毕露,《慕尼黑协定》来了。
同时,英国怀疑苏联真诚度,它用自己的逻辑去推测苏联要扮演一战的美国角色,要下山摘桃。
斯大林结盟努力是真诚的,不是出于对英法的友好,而是他已经感到德对苏联的严重威胁,这是一位政治家必须做的外交调整。
1936年6月,希特勒发表纽伦堡讲话,公开说乌克兰是德国的生存空间。
年底,德国,日本,意大利共同发表反共公约。
关东军开始屡屡挑衅苏联军队,爆发多次冲突。无论是西还是东,苏联成了欧洲最孤立最有可能被夹击的国家。
这个形势英法心知肚明,所以,它们认为绥靖政策是完全对路的。
赖伐尔下台后,达拉第上台,但苏法同盟仍是一纸空文,希特勒重装武装莱茵兰,法国居然忍了。
法国是因为短视吗?
德国大企业,普鲁士主义的将军们,纳粹份子拧成一股绳,它们不仅要雪耻,而且野心在不断扩大,谁在为他们的野心加油?绥靖主义。
历史评论家从英法的软弱和敌视入手剖析《慕尼黑协定》,但斯大林绝不会这么看问题,他必须采取行动,避免英法成功地引诱德国进攻苏联。
对西方国家而言,本质上纳粹德国是防御布尔什维克影响的最强大屏障,当德国军事力量急速提升时,它可以变成一把利斧劈向红色堡垒。
张伯伦,达拉第,屁颠屁颠跑到慕尼黑帮助希特勒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后,斯大林的集体安全思路,变成了一个笑话。
捷法有盟约,捷苏有盟约,苏法有盟约,这三个盟约是捆绑的,法国却忙着用盟友讨好德国,达拉第一出手就毁掉三个契约。
英国,从法律角度看,它没有任何义务保护捷克,但张伯伦是交易发起人,这是英国的历史耻辱和尊严伤害。
斯大林在法国按兵不动情况下,不可能出兵捷克,但他马上严厉警告波兰人,不要入侵捷克,否则就是与苏联为敌。
但是波兰军队还是入侵了捷克,拿走它们的赃物。
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还有一条没有公开写入的原则,就是要把苏联隔绝在欧洲之外。
不仅英法排斥苏联,连东欧小国也在对大毛熊高喊:呆在窝里别动。
《慕尼黑协定》协定之前,波兰已经断然拒绝苏联军队过境援助捷克的可能性,不是因为害怕苏联,而是讨好希特勒。
六架苏联战机飞越罗马尼亚上空,想对德军施压,法英都没说什么,罗马尼亚也没有说话,跳出来抗议的是波兰外长贝克。
很长一段时间中,波兰一直在用闲言碎语辱骂苏联,直到1939年9月。
1939年5月19日,英国下院举行辩论,当时,大家都已经知道,单单一个捷克根本满足不了希特勒的野心。
张伯伦在讲话中仍然不愿意跟苏联结盟,前首相劳合.乔治严厉批评张伯伦的政策,他警告,跟一战一样,同德国开战离不开俄国军队。
张伯伦反击说,当时没有波兰,德俄接壤,现在有了波兰,如果让苏联直接参战,就会让波兰被苏联控制。
丘吉尔站了起来,他用无懈可击的逻辑质问张伯伦:如果战争爆发,我们将肯定与苏联结盟,那么现在结盟就可以防止战争爆发,首相大人你为什么不提早这么做呢?我不明白你的奥妙所在,以及拖延不决的原因。
巴黎和伦敦都错过了最后机会,8月19日下午,希特勒向斯大林伸出友谊之手,他接受了斯大林在苏共18大报告中的暗示--苏德开战,两败俱伤。
8月23日黄昏,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与斯大林举行最后会谈,深夜,《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协议书签定。
希特勒摆脱了两线作战的恶梦,斯大林要抓住一切时间提高苏联军力,他们决斗是迟早的事情。
接下来两年,德国横扫欧洲,法国溃败,英国依靠英吉利海峡和皇家空军苦苦挣扎。
《慕尼黑协定》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甩在英法脸上,出卖盟友,最终报应在自己身上。
《慕尼黑协定》是欧洲的耻辱,也是对今天欧洲的警示。
耻辱,是因为英法两国将一份廉价的胜利恭恭敬敬的给希特勒送上门。
耻辱,是因为英法两国将责任和义务抛之脑后,向恶魔献祭。
耻辱,是因为英法两国出卖弱者,回家却心安理得,如释重负。
耻辱,是因为英法两国人民都在为可耻的出卖而吹呼,
警示,是因为这个世界还有霸权主义存在!仍然威胁着欧洲安全!
有兴趣,再写写波兰被灭后的欧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