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阮籍传》记载:“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竹林七贤之首的阮籍到底是说楚汉相争时期“无英雄”,还是说他身处的时代“竖子成名”,恐怕只有本人才知道了。这句话也成了千古之谜。
然而,此前约半个世纪,东汉末年三大名将皇甫嵩、朱儁(jùn)、卢植才德都胜于大枭雄董卓,却无端被历史湮没了。正是因为三人的品格与操守限制了他们的“胡作非为”,才让心狠手辣、厚颜无耻的大军阀董卓得以掌握东汉权柄,最终遗臭万年于后世。与三位英雄相比,董卓小人形象毕现。可谓时有英雄,使竖子成名!
《太平清领书》相传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
汉灵帝(刘宏,157年出生,168—189年在位)时期,张角接受并宣传方士于吉《太平清领书》的思想,创立了一个宗教组织——太平道。张角和他的弟弟张梁、张宝按照军事化组织模式,把全国各地的太平道徒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立一名首领,号令部众。
184 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为农历甲子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从黄河北岸到江淮腹地,从东海之滨到河西走廊,到处都是裹着黄色头巾的起义军。战事初起,黄巾军在各个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攻城略地,势头很猛,给东汉王朝的地方机构带来重创。
黄巾起义
冀州告急 ! 颍川告急 ! 南阳告急 ! 一批又一批的奔命驿马疾驰在通往洛阳的官道上。大敌当前,汉灵帝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国舅何进被任命为大将军,统率所有的京畿卫戍部队。在京师洛阳的周围设置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个关隘,防止黄巾势力进入。
同时任命卢植为北中郎将,负责讨伐京师北面的黄巾军;任命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负责讨伐京师南面的黄巾军。朝廷还下诏,鼓励地方官府、豪强地主招募武勇,协助官军平乱。
东汉政府的官军虽然数量不到十万人,但是都属于精锐部队,训练有素,皇甫嵩、朱儁、卢植等又都是久历沙场的名将,再加上地方豪强大族的支持,战斗力并不弱。且看三位名将的表现。
卢植(139—192年),东汉末年著名经学家和将领
卢植身长八尺二寸,声如洪钟,性格刚毅,品德高尚,常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的志向。他年少时,拜大儒马融为师,并引荐郑玄为同门。卢植博古通今,喜欢钻研儒学经典而不局限于前人界定的章句。马融是外戚豪族,家中常有歌女表演歌舞,而卢植在马融家中学习多年,从未为此瞟过一眼,马融由此对卢植非常敬佩。
卢植学成之后,返回家乡涿县教学,门下弟子有刘备及公孙瓒。州郡屡次征辟卢植,他都不应。直到建宁(168—172年)年间,被征为博士,才开始步入仕途。熹平四年(175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朝廷认为卢植文武兼备,于是拜他为九江郡太守。卢植到任后,很快便平定叛乱。
黄巾起义后,卢植率领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的将士,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卢植连战连胜,张角率军退守广宗县,据城死守。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县城,并挖掘壕沟,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