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三杰是谁,辛亥革命功臣是谁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27 02:13:15

针对“辛亥三杰”这个历史性表述,史学界并无专门考证其来源的文章,其原因大概是难度太大。笔者通过检索收录民国时期报刊和书籍的文献数据库,包括“晚清民国报刊数据库”“大成故纸堆”数据库、“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在上述数据库中以“辛亥三杰”词条进行检索,均未有任何结果。目前,各类数据库的确为信息检索提供了便利,但是,文献数据库也存在缺陷即是很难将所有文献搜集齐全(著作、报刊、档案等),更不可能实现所有内容的全文检索。随后,笔者又尝试用“辛亥三杰”这一词条在“读秀学术搜索”“超星发现系统”和“百度学术”(含百度网页检索)中进行检索,发现“辛亥三杰”这一词组全部出现在当代学者的表述中,这就促使笔者产生了探究“辛亥三杰”到底指谁以及何时产生这种表述的兴趣,进而着重分析章太炎与孙中山、黄兴一起被誉为“辛亥三杰”的成因。

辛亥三杰是谁,辛亥革命功臣是谁(1)

孙中山

“辛亥三杰”指代颇为广泛

从字面含义理解,“辛亥三杰”是指对辛亥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且人数限定在三人。通过对检索系统的检索,可以发现文章和著作中出现“辛亥三杰”这一表述的时间全部在2000年之后,且在2010年之后刊发和出版的居多。通过检索还可以发现,“辛亥三杰”这一表述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地域不同和贡献侧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人物指代。

首先,因地域不同所指代的“辛亥三杰”人物各自不同。目前,从学术检索中可以看到绍兴“辛亥三杰”的表述出现频率最多,主要体现在与绍兴历史文化相关的著述和文章中,绍兴“辛亥三杰”是指徐锡麟、秋瑾、陶成章,他们三人不仅是属于绍兴地方,也同样是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辛亥革命杰出人物。此外,地域性的“辛亥三杰”还有四川贡井“辛亥三杰”吴玉章、谢奉琦、雷铁崖;福建福鼎“辛亥三杰”周忠魁、朱腾芬、潘雨峰。当然,各地应该还有不少属于自己地方的“辛亥三杰”人物组合,只不过三大学术检索系统中并未收录而已。

其次,按照杰出人物对辛亥革命贡献的分工不同,“辛亥三杰”也有不同组合,一个组合是孙中山、黄兴和宋教仁,侧重他们三人在革命党中的影响力,另一个组合是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侧重他们代表各自的政党,三人分别代表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最后,因为女性对辛亥革命的特殊贡献,“辛亥三杰”也有指代女性的组合,即尹维峻、尹锐志和秋瑾。

除上述所列关于“辛亥三杰”的组合之外,还有一例人物的组合较为少见,在北京瀚海2012春季拍卖会上有一组古籍手稿拍品名为“辛亥三杰信札”,这里所谓的“辛亥三杰”是指于右任、张默君、费景德,由此可见,只要对辛亥革命做出过较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还是在地方具有影响力,皆可以称为“辛亥三杰”,地域性的“辛亥三杰”则在表述前加地名作定语,以示其区别。

通过前文的分析,由于文献数据库收录和检索存在的缺陷,并不能确定民国时期是否出现过“辛亥三杰”这样的表述,而通过学术检索系统发现这一表述是在2000年之后才陆续出现。如果暂且不考虑“辛亥三杰”这个表述出现的时间问题,而仅考量历史人物对辛亥革命的实际贡献大小,从革命党人的视角,孙中山、黄兴、章太炎和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这两组三人组合是“辛亥三杰”最为恰当的指代,当然,第一组合在学界中出现的频率要更加频繁。

辛亥三杰是谁,辛亥革命功臣是谁(2)

黄兴

孙中山、黄兴、章太炎这一“辛亥三杰”组合的形成

学界将孙中山、黄兴、章太炎并称为“辛亥三杰”皆见于研究章太炎的相关著述中,章念驰在其所著的《我的祖父章太炎》一书前言中称:“先祖父作为一个‘有学问的革命家’,在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中,被誉为‘辛亥三杰’——孙中山、黄兴、章太炎。”华强在其所著的《章太炎大传》中这样描述:“章太炎与孙中山、黄兴并称‘辛亥三杰’。时人公认孙中山是革命家,黄兴是军事家,章太炎是宣传家。”林少阳在《鼎革以文:清季革命与章太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一书中进一步解读了章太炎被人誉为“辛亥三杰”的原因,他指出章太炎是“文”之革命家、“文”之革命导师,章太炎的文章既有推动武装起义的作用,又引发一场思想革命。学者们认为章太炎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在革命宣传和民众的思想启蒙方面,这也是他区别于孙中山和黄兴的地方。受到学界的启示和影响,杭州章太炎纪念馆和章太炎故居分别陈列了“辛亥三杰”的浮雕和雕塑,三杰的雕像皆以孙中山居中,黄兴居左,章太炎居右的设计呈现。学界用“辛亥三杰” 指代孙中山、黄兴、章太炎三人大约出现的时间在2000年之后,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大概与研究章太炎的学者试图更加公允地评价章太炎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有关。

众所周知,在辛亥革命史上孙中山和黄兴作为革命领袖总被并称为“孙黄”,在民国之后的新闻舆论和时人记载中亦常见“孙黄”的称谓,可见,人们对他们两人的革命功绩是充分肯定的。但是,人们对章太炎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的认识却是存在分歧的。章太炎对他自己在辛亥革命宣传过程中的作用有过评述,他在《自定年谱》中曾记载:“国内学子以得《民报》为幸,师禁之,转益珍重,化及全域,江湖耆帅皆愿为先驱。”1912年底,政府有“授勋”之议,章太炎对他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也是非常自信的,他在给王揖唐的信中表示不会接受二等勋位。章太炎将自己与黄兴、孙武、段祺瑞和汪精卫并列。由章太炎积极争取一等勋位的陈述可以看到,他自认为自己对辛亥革命和开创民国的功绩是不比孙中山和黄兴逊色的。

辛亥三杰是谁,辛亥革命功臣是谁(3)

章太炎

但是,章太炎由于性格耿直,长期以来,在革命党内部也积下不少旧怨;民国初年,以监督政府为职志评论时政,逐渐为袁世凯政府所不满。1913年5月,袁世凯下令授予章太炎勋以示笼络人心,但这二等勋位对章太炎来说已成鸡肋。由此可见,在北洋政府看来,章太炎对于辛亥革命和开创民国的功绩并非如章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大。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5月至6月,章太炎被指为第一名学阀遭到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通缉,章太炎则蛰居家中作民国遗民。由于章太炎和国民党的旧怨,加之,他对国民政府所持的批判和不合作态度,使得章太炎这位革命元老更加边缘化,1928年余牧人写了一本《党国名人传》,内中列举了孙中山、陆皓东、胡汉民等93位对革命做出贡献的名人,章太炎因为不在国民党内,所以自然不被该书所收录。所以,在民国时期,章太炎对辛亥革命所做出的贡献,因为章太炎个人的原因,并不能获得比较客观的评价,所以,官方的话语体系中很难将章太炎的功绩与孙中山、黄兴等而视之,在名和实两个方面,官方的历史书写都不太可能出现将章太炎与孙中山、黄兴并列称为“辛亥三杰”的情况,就可以理解了。例如,在由教育总署编审会1939年发行的《高中本国史》中并没有记载晚清的排满革命经过,只对狭义的辛亥革发起过程做了交代,除了孙中山之外,黄兴和章太炎的名字并没有出现。与此相类似,由教育部1945年审定的《新编高中本国史》在记述“革命思潮之勃兴与孙中山先生”一节时,提到黄兴等人所组织的华兴会和章太炎等人所组织的光复会是革命团体,指出孙中山与黄兴等谋集中革命势力,成立中国同盟会于日本之东京。主要凸显的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将章太炎的革命宣传功绩与孙中山等视的意思。

但是,在民间学者眼中和民间历史著作里却可以看到章太炎与孙中山、黄兴的并列地位。1936年秋,余为农在给章太炎所写的挽联里这样描述,“继黄梨洲顾炎武而兴著书自足传千古,与孙中山黄克强并起建国谁能没大勋。”在周予同所撰写的《本国史》(出版于1947年)中,当讲述现代史部分“孙中山先生和革命运动”一章内容时,分别列出了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的画像,以表达同盟会建立时由三股力量组成,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分别代表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这种安排即表达了作者对革命阵营三位领袖的肯定。周予同在《本国史》中的表述,与章念驰对读小学时的记忆是相吻合的,据章太炎的嫡孙章念驰的回忆,“我从小就知道爷爷与孙中山、黄兴是并驾齐驱的‘辛亥三杰’,直到我念小学,课本里还是这样讲的,还印了他们三个的画像,画的都是一样大的。”

新中国建立后,学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过起落,对章太炎的研究和评价受到诸多干扰,未能展现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客观面目。1979年,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出版,开创了章太炎思想和学术研究的新篇章,学界对章太炎的研究领域和范围逐步扩大,对章太炎的生平、思想与学术等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为更加客观地评价章太炎奠定了基础。新世纪以来,学界频繁出现“辛亥三杰”的表述,进而又有研究章太炎的学者将孙中山、黄兴、章太炎并称为“辛亥三杰”的表述重新提出,这是对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和开创民国之中贡献的客观评价,肯定章太炎在革命宣传(包括思想启蒙)和民国肇建中的作用并不逊色于孙中山和黄兴。

今天,学界已经认识到对辛亥革命做出贡献的不仅有革命党人,前清的一些官员、起义将领、立宪派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章太炎曾经也承认黎元洪和段祺瑞等人的贡献。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辛亥三杰”这一表述之“名”的出现肯定要晚于杰出历史人物对辛亥革命贡献之“实”,不同时间、不同派别、不同喜好的人们对“辛亥三杰”的理解应该都会有不同,这大概与顾颉刚所概括的“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说有类似之处。当代学者提出章太炎与孙中山、黄兴一起构成“辛亥三杰”的这一表述,可谓是他们为了恢复历史真实和历史记忆所做的一种努力。

(作者:王磊,单位: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