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是在盛唐还是中唐,高适受宠于唐玄宗还是唐肃宗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02 22:23:06

唐玄宗见从潼关前线赶来的高适,马上接见了他,并询问前方战况。

高适的回答很是精彩,且十分客观,他对皇上讲:

“凉国公虽兵败,然其忠心可鉴。奈何其病重,不能事视。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一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

高适的话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说主帅哥舒翰虽然兵败被俘,但是他对皇上的忠心不用有疑。由于其病重,不能亲临指挥;二是此次兵败,监军李大宜其责不可推御,李大宜终日醉于美酒音乐,至使后勤粮食都跟不上,将士们连饭都吃不饱,自然谈不上战斗力;三是安慰了唐玄宗,认为此次皇上西行去蜀中,这是一次战略转移,不必担心人言可畏,更不是什么耻辱的事,这是一次以退为进的行动。

唐玄宗听后深以为意,并纳之。

讲完这些后,高适又详细分析了反贼安禄山的形势,认为安禄山必败,其叛军已处强弩之末,势不会长久。

听了高适的分析,唐玄宗眼前一亮,想不到眼前这位诗人还是一位长于军事的人才。玄宗对其赞誉有加,并升其为侍御史,留在身边。

不久,太子李亨在甘肃灵武宣布登基,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可是唐玄宗贪恋皇位,并不想退位,于是分封三子各节度数州,用以削弱制衡太子李亨的实力。

在这个关键点上,高适不顾个人进退得失,再次上谏唐玄宗,认为不可。高适认为这样,只会形成兵力分散,导致皇子之间为争夺权利内斗内耗,不利于快速平定安史之乱,让大唐回归和平。

后来的事实再次证明了高适的政治远见。

果不其然,永王李璘拥兵自重,据四州节度之兵力,名为勤王,实则叛乱,欲与唐肃宗李亨一争高下。唐玄宗到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当初未能采纳高适劝谏的过错,颇为后悔自责,于是派高适前往李亨处,助其平叛永王。

来到唐肃宗李亨行营后,李亨大喜,问其平叛永王之策。

高适再一次展现了其并非只是诗人的头脑,而是一位杰出军事家头脑的一面。他在向肃宗详细分析永王李璘的情况形势后,给出了四字结论:永王必败。

唐肃宗李亨闻其有理有据的分析后,深感欣慰,对高适大为期许,并任命其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即刻统兵平定江淮永王之乱。

至此,高适终于成为了统兵一方的主帅兼朝廷大臣。

这一年高适53岁。高适从49岁进入仕途,从一个从九品下的基层官员,只用了短短四年的时间便一跃成为淮南节度使、御史大夫,成为朝廷重臣并统帅一方将士。这能说仅仅是高适的机遇与运气好么?

答案自然是否则的。

高适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沉着冷静,耐得住寂寞,不像李白、杜甫、王昌龄等人在遇到挫折与失败时,只是发发牢*,什么实际问题也解决不了。他能脚踏实地,以精准的政治眼光作出事物的判断,并且能快速执行并实施具体的方案。

这些是高适作为著名诗人之外,远远高出其同时代诗人的地方。

四、李白身陷囹圄,救与不救,让高适陷入了两难;

高适出任淮南节度使后,迅即着手平定永王之乱。在这一过程中,高适展现出了其高超的政治谋略与军事才华。

高适是在盛唐还是中唐,高适受宠于唐玄宗还是唐肃宗(9)

高适采取攻心为上之策,先是大量写信给永王李璘手下的将领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之以利。很快,永王手下的将领纷纷倒戈归向朝廷,永王李璘兵败后被其手下皇甫侁所*。

永王之乱是平定下来了,作为平叛首要功臣的高适却面临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好友李白参与永王之乱被捕后投入了浔阳监狱,并且李白也向自己发出了求救信函,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救还是不救?怎么个救他法?

李白是一位顶级的诗人不假,但是纵观其一生,在政治仕途上李白几乎是个小白,志大才疏(注:这里指政治才华),对政治与官场的事看不清拧不透,却又极其热衷于官场,还梦想出将入相。这就造成了其一生命运的悲剧性结果。当然了,这也与李白的个性极其相关。一句话,他适合做一位纯粹的文学家、诗人,不适合做一位大唐的官员。

高适是在盛唐还是中唐,高适受宠于唐玄宗还是唐肃宗(10)

李白后来因贺之章、玉真公主等人的举荐运作后,也有机会来到了唐玄宗身边当一个“翰林待诏”。如果李白拧得清,摆正自己的位置,也许后来能做个御史大夫或中书省秘书什么之类的官,但他太嘚瑟轻狂。一会儿什么“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一会儿又是什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这种个性,在官场仕途上谁也救不了他。于是被唐玄宗“赐金还乡”,给了不少金银路费,让其远离了朝廷。

但是李白这个人自信心向来爆棚,老是认为自己有“管鲍乐毅之才”,有出将入相的才华,所以在“赐金而还”后,仍不能认清自我,总在寻找机会以图东山再起。

安史之乱爆发后,正在安徽游历的李白似乎又看到机会。本来这次也确实是个机会,如果他去投奔太子李亨的话。

可惜,这一次他又跑错了门,匆匆忙忙的连东南西北方向都没看清的情况下,去了永王李璘那儿报到,军中效力。

这一去把自己直接送进了火坑,同时也再次向后世展示了,他李白本人真不是一位能“出将入相”的材料。他是诗人中的诗人,但决不是一位可办实事的为政之才。

呆在浔阳监狱中的李白,一听说淮南地方军政长官正是自己十二年前在河南商丘之地纵情高歌、引马狩猎、竟夕豪饮的老朋友高适时,李白仿佛看见了救命稻草似的,连忙买通狱卒后,托人为其给高适带去了一封求救诗信《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高适是在盛唐还是中唐,高适受宠于唐玄宗还是唐肃宗(11)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信函的诗中,李白借古之张良把高适猛夸了一顿:“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在诗的结尾,才仍不失矜持地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求救的信息:说我李白呀,倒并没有什么冤屈之感,历史上玉石俱焚是常常会发生的事情。我在事情发展的关键时刻有什么要表达的呢?也许面临歧路时泪水的流淌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白对自己犯下的错误,仍然没有认清事物的性质,说什么“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这是玉石俱焚吗?

永王李璘的起兵,已经被新登基的唐肃宗李亨定性为了谋逆叛乱,怎么是玉石俱焚呢?所以说李白终其一生只是一介书生,与其好友高适在政治才华上不是差一二个身位,而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接到好友李白的求救信函与所赠之诗歌后,高适陷入了沉思。

救还是不救?若救怎么救?若不救,李白会不会被以谋逆之罪被*掉?

一连串的疑问,在高适脑海中飞速地旋转。

经过反复思考后,高适决定自己不能亲自出面营救,但要把风吹出去:李白犯有罪,念其实乃一时糊涂附逆永王,罪不当至死。新皇初立,宜收天下人之心,以宽大为怀,盛世不可*文坛国士,宜免其死罪。

主意拿定后,高适烧掉了李白的来信。

后来事件的发展,再一次证明了高适过人的眼光与对事物的预判是十分正确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高适看来,如果其当时亲自出面向皇上唐肃宗李亨说情,不但救不了李白,弄不好在唐肃宗李亨的盛怒之际,会给李白来一个斩立决。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

为什么呢?原因有两点:

其一、因为作为平定永王之乱的主帅高适,如果因私枉公包庇一位定性为谋逆之罪的叛乱之人,高适的立场与性质就完全变了,不但救不了李白,弄不化高适自己本人还会搭进去;其二、时机不对。正值唐肃宗大怒之际,好不容易平定了永王之乱,安史之乱远未结束,如果再来一个永王之乱怎么办?所以高适如果说情只会激化矛盾,于事有害无益。高适不亲自说情,李白或许还有活路,若亲自出手营救,则李白必死无疑。

后来的历史证明了高适不亲自出手营救李白是对的,尽管这件事会让高适背上了见死不救、不仁不义的道义包袱(关于其中历史细节,笔者考虑就此再写一篇文章加以说明)。

不久后,在大将郭子仪、御史宋若思、崔涣等人的说情解围下,李白的死罪终于被改判为流放川贵边境的夜郎国。幸运的是,当李白被以待罪之身行至四川奉节白帝城时,遇新皇帝大赦天下。于是兴喜若狂的李白在奉节城挥笔打卡写下名动后世的《早发白帝城》诗篇后,再次回到了安徽。

只是可惜的是,高适与李白再也无机会见面,李白对高适的误会,历史也没有了机会让高适来消除。

公元762年李白去世,3年后高适带着满身的荣耀功业也走了。

高适与李白,二人一生中除了于公元744年在河南梁宋一带相聚了三个多月外,从此没有再相见。

二人一生中互有诗作相赠,李白前后为高适写过9首诗,高适前后为李白写过3首。这些诗见证了两位大诗人一生的友谊。

五、结语:高适一生能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人生大赢家,决不是偶然的;

高适的一生,在大唐众多的诗人中能独树一帜、一枝独秀,出将入相,最后还被封为了渤海县侯,这决不是偶然的。

高适是在盛唐还是中唐,高适受宠于唐玄宗还是唐肃宗(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