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对秦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秦国的崛起就是在商鞅变法之后,然而,商鞅最终却被秦惠文王以叛国罪车裂而死。那么秦惠文王为什么要*商鞅呢?
01 支持商鞅的秦孝公寿命太短。商鞅变法造就了秦国的富强,但如果商鞅变法没有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历史上也就不会有商鞅变法一说。
商鞅本来就不是秦国人,而是卫国人。他在卫国不受重用,感觉自己一身抱负无法施展。而秦孝公却在天下招贤纳士,广招天下人才,才有了商鞅入秦为相的机会。这就为商鞅日后被处理埋下了伏笔,中国古代一直就秉承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商鞅变法在秦国本来就只得到了秦孝公之内的少数人的支持,然而秦孝公却是个短命鬼,公元前338年,44岁的秦孝公就因病去世。秦孝公前脚刚走,商鞅后脚就被刚登基的秦惠文王抓捕,并处以车裂。
02 商鞅得罪了当时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在商鞅变法初期,因变法伤害了朝中大臣及上层阶级的利益,变法变得阻力重重,当时身为太子的秦惠文王也是利益受害者之一,反对变法的皇宗贵族就唆使太子跳出来触碰变法内容,当时太子还很年轻,年轻气盛的太子于是知法犯法,便带头触犯了商鞅法。
商鞅变法实施后,“刑不上大夫”的规定已经被废除,而是实施新法“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太子犯法也应受到处罚,但商鞅肯定无法动太子,于是就拿太子身边的人动了刀子。
商鞅命人将太子的两个老师抓来,分别是公子虔和公孙贾,并将他二人,一个割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刻了罪字。在这里也为商鞅日后惨死埋下另一个因果,那就是这个公子虔,在秦孝公在世时,一直忍辱负重,隐藏自己的冤屈和愤怒,在秦孝公死后,第一个跳出来对商鞅发难。
所以,商鞅得罪太子及其身边人,是商鞅必死的另一个原因。
03 商鞅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人物,为人狠辣,刻薄之致,民愤四起。商鞅变法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上对皇宗贵族狠辣,下对平民百姓酷刑。
商鞅的朋友赵良曾劝过他要给自己留后路,然而他却依旧我行我素,估计也是秦孝公给了他太大的自信,而他也没想到秦孝公如此短命吧。
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这样评价商鞅的“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商鞅的这种作死的性格也注定了要得罪天下人,而引起公愤。对于秦惠文王来说,*一个与自己有过节的商鞅来平民愤,这是一个不难的选择。
04 商鞅变法已经实施,商鞅本人作用已经不大。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犬烹”
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商鞅变法已经实施得很彻底,也培养了一批执行商鞅法的人才,人们也都适应了新法。此时,商鞅已经没了存在的价值,他的天赋才能已经完全被挖掘,不能再为秦国创造价值。
就像我们工作上班一样,当你对公司没有了价值,却还在公司倚老卖老的时候,就是你被公司裁员的时候。
综上所述,商鞅惨死就是必然的了。
作者:粗茶淡饭
创作不易,请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