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长城,人们最先想到的大多是秦长城。那时,秦始皇统一六国,为防止匈奴南进,于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在古诗中,长城也多与秦始皇联系在一起。比如那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但其实,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比秦长城要早400多年。这段长城就是绵延六百多公里,途经山东17县(市、区)的齐长城。
作为“中国长城之父”,齐长城修建时间最早可推算至春秋时期,历经2600多年风雨,虽质朴无华,却仍横亘于齐鲁大地,处处彰显着古人的勤劳与智慧。齐长城因何建?又是如何建的?
诞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期。据记载,当时不到300年内,就发生过大小战争480余次。群雄割据争霸,以战争为手段,意图扩大各自领土,增强实力。
伴随着纷飞的战火,列国诸侯有的以河为堤防,有的沿山置障守,作为抵御邻国入侵的特殊建筑形式,长城开始出现。据记载,最早修建长城的是齐国。齐国自周初封国,经过西周时期的经营,到春秋时期已发展较好。齐国东临黄海,北靠渤海,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鱼盐业,为其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齐桓公时期,在管仲的改革下,富民被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农业,重视工商业,铸行刀币,齐国日渐强盛,首霸诸侯。
纵观当时诸侯实力,齐国南临的鲁国是个强敌。《国语•齐语》记载:“桓公曰:‘吾欲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鲁为主,……’”再加上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齐国最开始修建的长城位于与鲁国接壤处,常被认为是用来防御鲁国,这一段也就是后来齐长城的西段。对此,《管子》中记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
到春秋末期以及战国时期,楚国实力得到大发展,吞并了鲁国。山东境内仅剩下齐、楚两个大国南北对峙。受到威胁的齐国不得不把长城继续向东修筑,用来防御楚国。
齐长城具体是在哪一年开始修建的?根据《管子》记载,齐长城建于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5年之间,也就是春秋齐桓公时期。《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湨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说明在公元前555年之前这段长城就已建成。
战国时期,齐国向东展修长城,齐宣王时向东修至海滨,全部完工,使1000多里的长城衔接起来,作为齐国南境国防线。《史记·楚世家》中有:“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的记载。《山东省志·文物志》曾介绍:从筑城的客观条件需要和地理条件分析,整个城垣并不是成于同一时代,而是分期分段筑成。首先筑的应是泰山以西地段……泰山至穆陵关的中段亦当为早期防鲁国而建。东部从穆陵关至海滨一段,当成于楚灭莒,威胁到齐国安危之际。
建造
齐长城的修建横跨春秋战国时期上百年的时间,自西向东蜿蜒曲折,沿线城市包括济南、泰安、淄博等7市17县(市、区),蜿蜒600余公里,将泰山、鲁山、沂山等山峦连为一体,跨越上千座山峰,在当时无疑是个规模浩大的工程。
有统计称,齐长城动用土石方约为2970万立方米,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春秋战国时期,修建齐长城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可见一斑。在这项看似沉重的工程中,又处处透露着古人的变通和巧思。齐长城多依山势而筑,沿线也有平坦之地,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其整体建筑结构设计和城墙结构并无定数,而是随着地理条件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随山势而筑地段的齐长城,因为就地取石方便,城墙多为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石料采用当地的规整花岗岩、片麻岩或玄武岩、石灰岩石块垒砌。如泰山西的一段长城,现存城墙高2米左右,用石块垒砌,整齐高大、极为壮观。平原低谷地段所筑长城,因取石不便,则为砂土或黏土夯筑,有的为砂石混筑,或双面砌墙,内填砂土。如长清广里东城墙用土坯版筑而成,莒县境内的城墙则以黄黏土夯筑而成,博山凤凰岭地段的城墙系土石混合修筑。
据国家文物局认定,齐长城遗址的遗产总量为260处,其中墙体243处、壕堑1处、关堡8处、烽火台(烽燧)8处。经历了两千多年风雨的洗礼,部分齐长城已保存不太完整,但仍有迹可循。或石砌或土筑的城墙,上有垛口、瞭望孔,下设附墙、站台,沿途的关隘、烽燧、城堡、兵营和点将台等要塞如今仍随处可见。
在济南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一带,正是齐长城重要关隘防门关的所在。《水经·济水注》云:“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曰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仅在济南长清区境内就有7座大型古城堡和与之相关的兵营遗址及烽燧等50余处。
从防门一路向西,齐长城在济南市莱芜区跨越200余座山头,长勺之战、艾陵之战均发生在这里。再往西,途径锦阳关、黄石关、青石关,齐长城进入淄博,这里也是齐文化的发源地。再往西,经过临沂、潍坊、日照,齐长城来到青岛,最后在东于家河村入渤海。
穿越两千多年岁月,齐长城早已成为齐鲁大地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2001年,齐长城遗址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山东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推进构建“一廊、七段、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2023年,《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开始施行……多年来,山东致力于让齐长城文化被看见、被记住、被传承,做了多项工作。在保护传承中,齐长城也将继续盘踞齐鲁大地,诉说动人故事,散发其独有的文化魅力。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