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伴侣图》
他的山水画融合了南北画派之所长,同时将南宋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兼收并蓄。这幅《春山伴侣图》笔法干净利落,看起来给人一种特别宁静婉转的感觉。画面的布局渐走渐高,树不偃仰,山不迂回。
在唐伯虎的众多山水画中,景都是特别宏大,而人都显得特别渺小,一般都是小小的窝在角落里。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唐伯虎一样。
给人一种天地虽大,却无处容身之感。
嘉靖十二年,53岁的唐伯虎病逝,去世前他写下了这首《临终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04
身后形象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在唐伯虎的眼里,阳间和阴间没有什么区别,都只不过是漂泊的异乡,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唐伯虎如此悲惨的一生,怎么就成了后人眼中妻妾成群,玩世不恭的风流才子呢?
孙丹林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讲到:“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笔记体小说中,其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的《耳谈》中叙述的“风流才子点秋香”的故事情节,和我们所知道的“唐伯虎点秋香”基本吻合。
但是主人公并不是唐伯虎,而是同时期一个叫陈元超的风流才子。
因为唐伯虎的名气更大,所以后人便把这个故事嫁接到了唐伯虎身上。
到了明朝末年,小说家冯梦龙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题,将这个故事编进了他广为流传的《警世通言》中。
之后故事又由“一笑”发展到“三笑”,情节也更加复杂化。
就这样,一生清贫,孤苦伶仃的唐伯虎却一直在别人的幸福故事里,过着遥不可及的幸福生活。这何尝不是历史又跟他开的一个玩笑呢?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的一生,笑过,哭过,疯癫过,只是他人都未看穿。
参考资料:《警世通言》、《共山堂外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