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蒙古骑兵算是十三世纪最重要的一股力量。蒙古人正是依靠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部落变成了横扫欧亚大陆的彪悍民族。
此外,蒙古骑兵还涉足了遥远的南方,但是,却在安南这里遭遇了三次败仗。1252年,蒙古军队远征大理。这些习惯陆战的兵马,竟然能乘坐筏子顺利渡过水流湍急的金沙江进入云南境内。所以,双方军事力量的差距是很明显的,大理军队很快败下阵来。
第二年,蒙古军队的统帅抓住了大理国王段智兴,将大理纳入了蒙古版图。
那么,蒙古帝国为什么要远征大理呢?
原来,他们在南征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顽固势力:南宋王朝。这股势力他们一直攻占不下,使得蒙古的统治者只能采用围剿的方式,对南宋王朝形成合围之势。但是,他们攻占大理后,还有一个安南。只有取下安南,蒙古帝国才能将南宋王朝包围起来,占据有利之势。
所以,为了尽快攻占安南,蒙古帝国决定采用“先礼后兵”的方式,先派人去劝降。当劝降遭拒后,他们委任兀良合台为主帅,发兵三万攻打安南,正式揭开蒙古帝国与安南战争的序幕。安南军队第一次面对强悍的蒙古军队,虽然,摆出了步象骑兵的混合阵势,但还是被轻松击溃。
之后,蒙古大军很快攻取了安南的首都升龙,入城后却发现城内早已空虚,没有任何粮食。所以,蒙古军队仅待了九天,就因为断粮撤退了。但是,在退军途中,他们却遭到了安南军队的伏击,损失惨重。此战告捷,对于安南人来说可是一场大胜。为此,陈仁宗还写诗赞美:“白发老头兵,常谈元丰事。”
后来,蒙古军队忙于征讨南宋,便没时间顾及这个小小的安南。等到忽必烈统一中原后,他再次注意到了这个小国家,决心将其占为己有。1285年,元军兵分六路进入安南。在这次讨伐的军队中,特意增加了善于在南方作战的将领,比如:李恒,他担任过张弘范的助手,协同指挥过崖山战役。
而且,元军的人数比上次还要多,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这次的兵马足足有五十万。在正面战场上,安南军队自然不是元军的对方,他们很快被击溃,元军占领了首都升龙。但是,坚守城池并不简单,“安南军虽数败散,然增兵转多;元军军困乏,死伤亦众,蒙古军马亦不能施其技。”
之后,元军忍受不了安南军队的偷袭,只能再次退兵。在撤退的过程中,军队遭受了安南军队的伏击,李恒身中毒箭,毒发身亡。而主帅脱欢只能躲在铜管中,避免敌人的乱箭。
由此可见,元军撤退得十分狼狈!
然而,忽必烈并不甘心,他再次集结军队,重新南征。
这一次,他集结了江淮、江西、湖广等省份的军队共七万人,还有云南兵六千人、黎族兵一点五万人,于1287年12月再次征讨安南。
这一次的统帅还是脱欢,他兵分三路进入安南,其中两路从广西、云南境内出发,沿着白藤江进犯安南。而安南军队还是沿用前期的作战方略,主动放弃升龙,将战场转移到郊外,切断元兵的粮食供应,迫使他们断粮而退。
因此,白藤江战役是此战的关键。安南军队早早做好准备,他们砍伐了沿江两岸的树木,将他们削尖,插入江水中。当元兵的船只驶过时,安南军队进行出其不意的攻击,将他们的船只赶到暗桩位置。等潮水下落时,船只撞到了暗桩,被困其中。
之后,安南军队再次发动攻势,全歼了元朝水军。此役安南军队大获全胜,成为了安南人相互传颂的壮举。安南大将张汉超在《白藤江赋》中,称赞其为“再造之功,千古称美”。由此可见,白藤江战役证实了一件事:安南能够击败庞大的蒙古帝国。
其实,对于蒙古人来说,安南确实很难对付,这跟安南政府的规定有关。
安南政府曾要求臣民:“凡国内郡县假有外寇至,当死战;或力不敌,许于山泽逃窜,不得迎降。”而且,安南虽然也有投降派,但总体却比较强硬,可以跟同一时期的日本幕府相比较。日本幕府依靠“神风”阻挡了蒙古人的进攻,而安南则依靠实战赶跑了敌人。
此外,蒙古骑兵除了输在安南人拼死抵抗上,还输在“天时、地利、人和”上。西方著作《多桑蒙古史》中就有记载:蒙古骑兵第一次撤退是因为“热不能堪”,第二次撤退是因为“盛夏霖潦,军中疾作,死伤者众”,第三次撤退是因为“军中将士多被疫不能进”。
都知道,安南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湿度大、雨季明显。每年的五月到十月为雨季,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四月为旱季。而蒙古骑兵多生在北方,他们不喜欢雨季,所以,出兵时机会选在下半年,即:安南正处于冬天旱季的时候。但是,战事一旦焦灼,就会被拖延至次年的雨季。
这时,蒙古骑兵就要忍受疾病的困扰,吃尽苦头。
然而,我们不能说蒙古骑兵的失败完全来自于天气,但他们“逆天而行”的行为却是不可取的。还有,安南的地形比较复杂,有很多山地、高原,这里不是一马平川的大草原,不是骑兵作战的理想场所。所以,蒙古统治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出征的将士没有以骑兵为主,而是以步兵为主。
正因为如此,蒙古军队的粮食供应只能依靠国内,且必须做到“粮草先行”,而不是“羊马随行”。但是,这条漫长且脆弱的补给线,必然会成为蒙古军的软肋,制约着蒙古军的发展。此外,忽必烈是崇尚穷兵黩武之人,他强行征民兵去打仗,导致很多土地荒废,根本生产不了多少粮食。
仅剩的一点粮食被送往前线,使得国内情况很不乐观,就连最富饶的江南一带,都是“群生愁叹,四民废业,贫者弃子以偷生,富者鬻产而应役,倒悬之苦,日甚一日。”因此,百姓没有粮食吃,肯定会起来反抗。从至元二十年到至元二十六年,境内出现的叛乱不少于四百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之后,元朝政府看到如此多的叛乱,不得不抽调部分兵力前去镇压,因此,削弱了南征安南的军事力量。而且,安南屡战不下,朝廷内部早已有了反对的声音。
后来,直到忽必烈离世,新任统治者才立即停止南征,专心改善国内民生。
因此,小小的安南硬是抗下了蒙古军队强大的进攻,一次次化险为夷,直到蒙古人主动放弃进攻。当然,安南国内也并不乐观。史料记载,此时的安南存在“往年大军在此,烧毁屋舍,开发先人坟墓,骸骨零露”的情况。但是,在强大的蒙古军队面前,能够保持自主统治,已经很了不起了。
参考资料:
【《元史·卷四至卷十七:本纪第四至第十七》、《大越史记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