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铲 长14厘米 宽7.5厘米
二、夏商西周时期到了夏代,农业工具相较最开始时,逐渐完善并有初步发展。商朝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发达,也出现有青铜农具,但其主要是用于铸造兵器、祭祀用的礼器。又因为青铜器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仅供王公贵族使用,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许使用的。同时青铜器冶炼技术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硬度较低,不适于制作农具,所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数量较少,仅在极少部分地区出现。这个时期,石斧、石刀、石铲被更广泛使用,同时还出现了耒耜。
木制耒耜
耒耜是神农氏发明的一种农具,木质制成,由“耒”和“耜”两部分组成,耒是耒耜的柄, 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 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 便可轻松挖土铲土,提高了翻整土地、播种庄稼的效率。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兴起,铁制农具开始出现并逐渐代替石制、木制农具,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这个时期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被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当时的铁农具种类有锸、锄、耙、镢、犁等。铁制农具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在我国农业科技史和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引起了巨大变革,同时加速了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是一种划时代的农业工具。
1.铁锸
铁锸 长17厘米 宽15.5厘米 高3.5厘米
铁锸是翻土开沟的重要农具,凹字形弧刃和尖首铁口锸是其的主要形式,常与、锄、铲以及镰等同使用。凹字形锸,其锸体扁平,长条形的竖銎,銎部与刃部大致等宽,能够增加翻土深度,更好地提高农作效率。
2.铁耙
三齿铁耙 长13.5厘米 宽12.5厘米 厚2厘米
铁耙为整地农具,主要作用是除杂草、碎石块、平高低、掩肥料,以便播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耙主要用于起土破土之时,可横向安装手柄。根据齿的多少,耙可分为二齿、三齿以及五齿耙三种。耙的大量使用正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反映。
四、秦汉至隋、唐、五代秦汉以来,冶铁业进一步发展,铁农具种类更加丰富完善。在当时,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被进一步广泛运用,西汉时期,政府曾在全国设立49处“铁官”管理冶铁生产。由于冶铁和炼钢技术的进步、生产率的提高,既提高了铁器的质量,也降低了铁器的成本,因而汉代的铁农具就非常普及。在当时,除西南部分地区,铁农具的使用已在全国大范围普及。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是汉代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后来,汉代出现的耧车、唐代出现的曲辕犁,更是这一时期农具上的重要发明。
1.耧车
耧车是汉代农具上的一新发明,耧车又称耧犁,由耧斗和耧足组成,由人或牲畜牵引,下端有3个耧脚,即3个开沟器,中间装有盛贮种子的漏斗。在播种时用牛拉车,即可边开沟边播种,其工作原理相当于播种机,只需一人一牲畜即可操作。耧车对提高播种质量与播种速度,有着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播种耧车的出现,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