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在汉中之战中,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此战,刘备占据汉中,疆域得到扩张,进而称王。
因为汉中之战持续了两年之久,双方还都调集了众多的名将,这促使其还包含了多场战役。其中,就下辨之战、定军山之战、汉水之战来说,无疑是汉中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决定了汉中之战的最终走向。
一、下辨之战
公元217年,已据有益州之地的刘备欲集中兵力攻取汉中,继而窥伺中原,进军洛阳,拉开了汉中之战的序幕。此战,刘备兵分两路:一路令张飞、马超、吴兰进攻武都(甘肃最南端,南邻四川,东接陕西),占领下辨(今甘肃东南成县一带),阻挡关中曹军增援汉中;另一路由他亲率黄忠、赵云等,带领主力部队进攻曹将夏侯渊据守的阳平关。
在公元218年,刘备采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他的主力部队都去对付夏侯渊,派给张飞、马超、吴兰的兵力不多,只是让他们去阻断曹操一方的援军而已。张飞会意,便采用虚张声势的战术,摆出大战的态势,却没打算大打,但气势很骇人,还真的把曹洪给震慑住了。此时已是公元218年春,曹洪军队抵达下辨,因不知虚实,担心大军深入后会被张飞截断退路,于是勒马不前,左右徘徊,弄得军心浮动。
下辨之战中,曹洪不敢进军,这让战机可谓稍纵即逝,在这关键时刻,曹休挺身而出,说:“张飞是在虚张声势他若真的去断我军归路,应当伏兵潜行才对。先造声势,说明其必然不会去断路。我军应趁其大军尚未云集武都,扔掉一切顾虑,急行奔袭下辨,吴兰军破,则张飞、马超自然退兵。” 于是,曹洪同意了曹休的建议,率军直袭下辨。对于当时驻守下辨一带的吴兰,因为张飞声称要切断曹休大军的后路,所以根本没有想到曹休会主动出击,派遣精锐大军进攻自己。
在此背景下,曹休率领的虎豹精骑兵,突袭起来猛如虎豹,吴兰大军因为缺乏必要的防备,稀里糊涂就被曹军骑兵击溃,部将雷铜、任夔虽拼死抵抗,却同样战死沙场。吴兰率领的部队全军覆没,张飞、马超率领的大军也因此失利,只能引兵而退。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下辨之战中,刘备一方损失了吴兰、雷铜、任夔这三位将领。
二、定军山之战
对于定军山之战来说,爆发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这一年的正月,刘备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彼时,刘备军乘夜先攻东围,张郃军首战不利,夏侯渊分兵帮助张郃。于是刘备用法正计策,命令黄忠数次鼓噪而不攻,使夏侯渊松懈戒备,而后突然进攻南围,势不可挡,夏侯渊军大败,黄忠刀劈夏侯渊于定军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