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马山详细介绍,天马山上海陆上最高点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2-11-19 15:20:31

主要景点

已开放的东佘山与西佘山,是佘山的东西两峰,青(浦)松(江)公路穿越于两峰之间。佘山古来多竹,笋有兰花味,又名“兰笋山”。

在九峰中,西佘山高度仅次于天马山,海拔97.2米,东佘山以海拔72.4米列于其后。

佘山山地面积约116.7万平方米,其中西佘山约60万平方米,东佘山约56.7万平方米。佘山竹木葱茏,又有泉石之美,胜景甚多,徐霞客曾五度来此游。宋代在山下建三座寺院,明代建的山庄别墅更多,知名的有遂高园、东佘山居、西佘山居、白石山房、白石山庄等。这些古迹和胜景在清初以后逐渐湮没。1993年开始修复了部分旧景点,并建了一些新景点。

东佘山园

山体呈东南---西北走向,有南北两峰,主峰在北,西南山脚临河。山上原有的木鱼石、骑龙堰、沸香泉、眉公钓鱼矶、白石山亭等历史景点已整修,新建观光塔、森林浴场、仙人洞、骑龙亭、龙潭、滴水观音等景点,并建造了竹楼、竹迷宫、竹牌楼、竹径、竹桥、竹亭、竹筒街等,以体现佘山地区的竹文化。

南大门

为东佘山园的正门,设于南高峰西南的山脚下,门似“山”字,三跨尖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高14米,宽34米。门内是一片宽敞的水泥地坪,一条宽8米、368级的花岗岩梯道直上南高峰。梯道两旁林木高大,在近终点的南侧有白石山亭,是游人登梯道后小憩及浏览南部山景的佳处。

眉公钓鱼矶

位于南大门内东山麓临河处。明末文学家陈继儒(号眉公)晚年在南麓筑东佘山居,闭门著书治学,攻金石书画,有60卷《陈眉公全集》传世。首都故宫博物院、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均收藏了他的诗画。陈闲暇时以垂钓为乐,此矶石为眉公垂钓处,故名。

观光塔

位于海拔65.5米的南高峰顶,为高20多米的原森林防火望塔改建而成。塔圆柱形,观光平台覆盖塔顶呈蘑菇状展开。游人可从塔外螺旋扶梯登上平台一览九峰胜景,晴朗天气可在望远镜中见东方明珠塔及杨浦大桥、南浦大桥。

沸香泉

位于南北两峰间的半山麓。泉自石蕊中出,清惠可口,而带温性,泉旁石上刻有篆文“沸香泉”三字。

骑龙堰骑龙亭

骑龙堰系沿南北两峰之间的西山谷越过山口循东山谷而下的石径,以整齐的块石砌就,宽约1米,两旁树木浓荫蔽日,西山谷下路旁立“骑龙堰”石碑。石径跨山口处建混合结构方亭,名骑龙亭,沿山脊而建的联结两峰的小路亦穿亭而过。

黄巢洞

位于西面山腰林木深处。民国25年《佘山小志》载:“山有黄巢洞,凡八所,今多崩坏,间存瓮砖,相传为黄巢之乱避兵者。”现在还存有残穴,每洞可容数十人。

木鱼石

位于北峰北面山脊西侧,是一堵形若游鱼的石壁。古人传说天阴时倚石聆听,隐约有木鱼声或歌声细语,其实是竹林中所发出的竹啸的回声。

西佘山园

西佘山园是佘山九峰中环境最好,面积最大最具特色的森林公园,它以秀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宗教文化、茂密的竹林、峻峭的山峰和雄伟壮观的山顶建筑吸引着中外游客。东佘山园内建有百鸟苑,这是目前最大的一个集科普、观赏为 一体的鸟类景点。百鸟苑依山矗立20根高达20-40米的钢柱,近3万平方米的聚乙烯网覆盖整个鸟苑。苑内鸟类有50余个品种,5000多只鸟。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近十种。

天主教堂位于西佘山山顶北部,占地70余亩,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1925年翻造扩建,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从堂基到十字架尖顶高38米,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内设座位3000个,被称为“远东第一教堂”,是佘山的标志。整座建筑造型独特,南长北短,东宽西窄,内圆外尖,内石外砖。大堂融多种建筑风格于一炉:拱顶、甬道为罗马式;廊柱为希腊式;尖顶为哥特式;橄榄形钟楼为以色列式;东端小圆顶为西班牙式;清水壁、斗角地砖、琉璃瓦为中国式。堂内采光极好,各个空间光差很小,依靠拱顶的回音,不用电声设备也能使全堂人清晰地听到布道声。

上海天马山详细介绍,天马山上海陆上最高点(13)

佘山天文台位于山顶南部,由耶稣会神甫集资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圆形拱顶及0.4米天文望远镜均订购于法国。解放后隶属于紫金山天文台,1962年起改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佘山工作站。1987年在天主教堂西侧建新天文台,安装了国产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旧天文台供游客参观。

上海天马山详细介绍,天马山上海陆上最高点(14)

佘山修道院位于西南山麓。此地原有宋治平二年(1065年)建的宣妙讲寺,毁于抗日战争前,1985年在此建修道院,成为专门培育中国天主教神父的摇篮。修道院占地约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具有哥特式风格,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清静。

天主教中堂位于南侧山腰部。同治二年始建时仅有五间平房,为传教士休养憩息之所。以后不断扩建,现今的中堂重建于光绪二十年,可容500多人,堂前圆形广场西侧有3亭,亭内分别供耶稣圣心、圣母及亚瑟的塑像,合称“三圣亭”。

佘山地震基准台坐落在竹树掩映的西佘山东麓边的佘山地震基准台,前身是上海观象台,已有百年历史。佘山地震基准台属国家地震局一类台,配有各种先进的观测仪器和专门人才,为国内外提供高质量的地震资料和数据,曾多次参加过国际地球联测。

其他景点

护珠宝光塔俗称“斜塔”,位于天马山中峰之右,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由横山乡人许文全建,距今已有923年之久。塔七级八面,砖木结构,高20余米。塔身虽小,但屹立山间,显得挺拔秀丽。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高宗赐五色佛舍利藏于此塔内,故时显宝光。到了清代,天马山香火仍极旺盛。据清人诸联的《明斋小识》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里演戏祭神,燃放爆竹,因而起火,烧去塔心木及扶梯、楼板等,塔梯、腰檐、平座也都毁坏,仅剩砖砌塔身。塔身上截西南角留有残木一段,便是明证。后有人在陈砖缝中发现宋代元丰钱币,遂不断拆砖觅宝,使塔底西北角砖身渐被拆去,形成约2米直径的大窟窿。由于地基变动,使塔身逐渐向东南方向倾斜6°51′52″,塔顶中心移位2.27米,故俗称斜塔。据《人民日报》报道:护珠宝光塔比意大利比萨斜塔还倾斜1度多,可称世界第一斜塔。1983年3月,此塔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位于小昆山镇荡湾村北,整座墓园由牌坊、碑亭、墓基组成,高2米多,占地近3亩。1961年陈毅同志亲笔题写墓碑,1980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说到这儿,屏幕前的你是否心动呢?欢迎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表达出你的见解吧! 喜欢的话记得点赞收藏 关注哦!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