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 潘福达
在京郊的民宿小院里吃到了地道的墨西哥taco(卷饼),让前来游玩的张女士感到惊喜。
老木匠二店给住客提供了可以用餐和休憩的大厅。潘之望摄
上个周末,怀柔区渤海镇的“老木匠”民宿异常忙碌,一店、二店全部满房。中午饭点,阳光洒进二店开阔的大厅里,柔和的光影映衬着客人们兴奋的笑脸。张女士翻看菜单,被一道道西式菜品吸引。
“以为只有传统的农家菜,没想到不仅有咖啡、牛排、提来米苏,还有墨西哥taco。”这道菜品勾起了张女士曾经去墨西哥游玩的记忆,“来一份,我尝尝地不地道。”
肖彤和严师傅一起研究西式菜品。潘之望摄
菜单传下去,厨房里的严师傅忙活起来。肉是一早刚卤好的,放进薄薄脆脆的taco饼里,加上配菜,最后浇上精心调配“灵魂酱汁”,一份墨西哥美味就上桌了。“这酸酸辣辣的味道,还真地道!”张女士的肯定让民宿主理人肖彤笑逐颜开。原来,这道菜正是民宿因疫情停业期间潜心“修炼”的成果之一。
时光拉回至5月中旬,“老木匠”民宿院落内静悄悄的,只有风吹着板栗树叶沙沙响的声音。平日总是忙碌接待游客的肖彤有些不习惯,她坐在树荫下的餐桌前发了条朋友圈:“虽然延缓营业,但我们不断‘修炼内功’,相信久别之后的重逢更令人惊喜和感动。”
入住民宿抬眼望山。潘之望摄
肖彤的姥爷就是这家民宿名字中提到的“老木匠”。如果说,一店的设计灵感源于这位乡间的老手艺人,那么今年新开张的二店,则处处透出肖彤这个第三代“新农人”的巧思和新理念。二店大厅里的一面照片墙,展示着这个姑娘行走世界各地的瞬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是肖彤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在家里开起民宿后,她跑到美国留学专攻酒店管理专业,“希望把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以及国外的文化和风情,带到乡村民宿里。”小小的民宿,藏着这个24岁小姑娘的大志向。
“二店我们叫它‘老木匠 ’,这个‘加’就是希望能融入一些新的、西式的风格。”疫情停业正好给了肖彤静下来“修炼”的时间。她跟着严师傅一头扎进厨房,一次次想要复刻自己在异国记忆深刻的美味。牛排、意面、提拉米苏……在解锁了一道道美食后,他们在一道墨西哥taco上犯了难,一次次尝试总是无法还原那个熟悉又遥远的味道。
肖彤觉得还是原料出了问题。她开始在网上搜寻墨西哥原产辣椒,终于从一家位于广州的小店订到了货。辣椒到货后,她又一次与严师傅尝试多种配比,终于做出了想要的味道。“还原度能够达到90%以上吧。”如今,这道菜成了特别受欢迎的招牌菜品之一。
“修炼”不仅仅停留在厨房,还延展到客房里、院落外。不少客人带着停课的孩子来民宿“放风”,客房里提供的一套小桌椅和小台灯正好供孩子上网课使用。针对客人露营需求,民宿与怀柔当地一家露营营地合作推出体验券,客人可以免费体验一次露营。
恢复营业后,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释放,民宿业很快重迎黄金季。
刚刚过去的周末,京承高速、八达岭高速出现久违的堵车场景,特别是临近昌平、怀柔、延庆等旅游目的地的出口处排起长队。记者提前一周通过网络平台搜索老木匠、大隐于市、向外、泰莲庭、君澜等知名民宿、度假酒店品牌,均显示已然是“一房难求”。
“做民宿不只是卖客房,还要向游客推广乡村生活方式。”肖彤认为,京郊民宿的未来大有希望,摆脱农家乐模式的精品民宿,将给游客带来精神共鸣和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记者手记:
激活“微度假”消费潜力
北京此轮疫情以来,京郊民宿业一度“停摆”超半个月,但和肖彤一样积极“自救”的从业者并未停下脚步,在业务盘整中思考着民宿业的未来。
在加强防疫的基础上升级民宿体验,是各家民宿维持旺盛人气的“法宝”。
门头沟梁家庄村的创艺乡居,20多套院子周末基本满房,孩子们在生态菜园和高山芦笋基地撒欢奔跑,沿途山边空地支起了五颜六色的帐篷;延庆张山营镇的“大隐于世”民宿也找到了“流量密码”,向游客们提供琳琅满目的精致露营装备;更多民宿则在“上新”特色餐食、增加周边徒步、溯溪、非遗手工制作体验等方面为游客“微度假”添彩。
疫情影响下,旅游业发展整体遭遇重创,民宿业却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周边游、近郊游的需求替代了长途游、跨省游,人们逃离城市、奔赴田园生活的愿望越发强烈。
据多家民宿平台的数据,6月份以来京郊民宿不论是预订量还是搜索量都有明显增长,北京成为今年上半年全国独栋小院儿预订最火爆的城市之一。携家带口而来的游客们还更加“慷慨”,愿意在居住品质上多花钱,近期北京民宿每间夜预订均价已突破1174.65元,同比涨幅20%,恢复至2021年同期水平。
在民宿从业者看来,民宿业代表着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北京乡村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市民“微度假”消费愿望不断提升,民宿经济将持续复苏。
但传统“农家院式”的粗犷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消费需求,更温馨、更个性化的民宿才具有竞争力。面向“微度假”新需求,着重开发特色餐饮、文化体验等附属产品,将是乡村民宿赢得口碑脱颖而出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