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邑古城的来历,巴林左旗古城的来历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2-12-09 04:27:30

洛邑古城的来历,巴林左旗古城的来历(1)

请您关注洛阳事

文峰塔,位于洛阳老城东南角,柳林街南口。据塔下原石碑记载:始建于北宋,元、明重修过。明末被李自成农民军炸毁后,清初又重筑。塔建在此处,是根据古代阴阳五行风水之说,为求洛阳城地势平衡,填补缺陷。因洛阳城北高南低,落差几十米。筑塔地为全城最低洼处,原为唐代新潭和货运码头,后荒废常年水笼罩,人称水蒙坑。清代以前,从南门往东,三复街、文明街、柳林街、操场街一南全为低洼的农田和大小坑塘,少有人居住。因地势太低,常被雨水淹没,百年来人为导引雨水,故留下一些大坑集储雨水。古人认为不致城池翻覆,故在此修筑文峰塔,以求平衡。

洛邑古城的来历,巴林左旗古城的来历(2)

文峰塔,呈四方形,上小下大,基层直径7米见方,顶层3米见方,塔高近30米。塔基用长条青石铺筑,用铁销相互连接。之上用大青砖通体砌成。塔身为九层,一至八层面北开一砖券弧形拱门;第九层四面开窗,为战时居高临下便于了望。每层木柱为粱,铺厚木版为地,盘旋木梯。各层拱门之上有砖雕门额“文昌赐弟、奎星献禄、文笔耸秀、高瞻远瞩”等。

塔顶呈四方锥形,四角各悬一大铁铃。锥形尖上竖一铁轴直通塔下为避雷之用,轴上连串三个圆形宝珠。每个直经70厘米,以黄、白、绿色相间,似唐三彩质。古塔 雄伟壮观,古朴优雅,有西安大雁塔之风貌。

塔名“文峰”,是椐塔中供奉“文昌”和“奎星”二神所命名,二神是道家和民间广泛崇奉主掌文人命运之神。一层奉祀“文昌帝君”泥塑彩绘坐像。二层供奉“奎星”泥塑彩绘坐像。古人说,把神请到就能将天上的才气聚过来,兴旺一方,保佑一方。

“文昌”本为星名,也称“文曲星”。古代传,文昌为天上主管功名、利禄、文章兴衰的神君,名梓潼帝君。元代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皇帝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世间有“天上文曲星,地下状元郎“之说。“魁星”为天文学二十八星宿之一,后来科举制兴起,文人考取“五经”之第一名,称作“经魁”,又称“五经魁“。因魁与奎同音,又有首之义。后人即将主管文运之奎星改为魁星信仰,予以神格化,有魁星点状元之说。相传魁星用笔点中者,即为举人。这是古老民俗风情文化之一。

李自成攻克洛阳城后,到处搜查福王朱常洵和福王儿子朱由崧,发现文峰塔,塔上守军拒不投降,并将塔一二层门洞封闭,怀疑福王藏在上面,于是就调来几百名义军和五门红衣大炮,将塔包围,用大炮轮翻轰炸文峰塔。傍晚时分,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塔,轰然倒地,塔内守军全部阵亡,后也没在此找到福王朱常洵下落。

洛邑古城的来历,巴林左旗古城的来历(3)

清顺治年间又在原地按原样重筑文峰塔。今老城文峰塔就是清代重建的。

文峰塔下的水蒙坑还有一段淹死鬼的传说;乾隆年间,一年轻媳妇夜间赶路,到水蒙坑不幸落水而亡。以后时常有一女子半夜哭泣,十分可怜。后被府城隍威灵公知道后,问明原由,得知该女子善良、礼孝,就告诉她:“要想还阳,必有人替死”。这个善良的女子,想还阳,却怕害了好人,于是就在此又苦等了数月,终于等到一个家住塔北一孙姓无赖,常坑蒙拐骗,欺负邻里,借钱财不还。他今天刚在潞泽会馆坑骗一人,正兴高采烈往家跑,到水蒙坑时,忽 见坑中有一装金银的锦盒,不由分说就急忙下坑去拿,一下就滑入水深处,在水中挣扎。此时文峰塔上,一只老鹰脚抓一块砖头猛冲下来,砖头正砸在这个无赖头上,沉入水中。从此,水蒙坑半夜没了哭声,塔前却多了一祭拜的女子。这正是,世事翻腾似轮转,眼前凶吉谁都知。要积公德亦不难,天道何曾负善时。

洛邑古城的来历,巴林左旗古城的来历(4)

1948年解放洛阳战斗中,塔中有国民党青年军驻守,后来塔中国民党守军投降,才保全了古塔。

1965年夏,东大街一男孩,钉大铁钉为梯爬上塔顶,掏了老鹰窝,并将塔顶四角大铁铃摘去。从此,人们虽然再也听不到风吹塔铃那美妙之音了。而耸立的文峰塔,亦然代表一 种丰富内涵的文化高度和古老的民俗文化。

然而,经历了几百年风雨侵蚀的文峰塔,现已伤痕累累,条条裂缝,塔基裸露,风化和人为原因造成。几百年了,应该加以维修和保护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