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清凉山景区,延安清凉山景区参观示意图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4-15 07:47:46

延安清凉山景区,延安清凉山景区参观示意图(1)

从《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再与《今日新闻》合并,延安时期的第一份综合性报纸《解放日报》诞生了。在延安清凉山上的窑洞内,新华社、《解放日报》的记者新闻战士们,向世界诉说传播着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百余家报刊聚集在陕甘宁边区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1945年,中共七大开幕时,陈毅元帅曾赋诗一首,评价被誉为“新闻山”的清凉山上燃起的新闻之火。

自从红中社正式更名为新华社,并于1938年3月迁到清凉山上开始,这座承载着佛、道文化的清凉山,就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中枢,并作为新中国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摇篮,向世界发出中国之声。

延安革命纪念馆红色基因库工作人员冯延宁介绍:“清凉山是文化和新闻的集中地和首发地。据统计,中共中央驻扎在延安期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共有上百家报纸和杂志。”

“当时无论从内部条件,还是外部因素来看,都为延安新闻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最终形成了这样一种百家争鸣的新闻事业。从业内人才来讲,党内很多成员同志都曾参加过甚至创办过报纸或杂志,这些经验是延安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基础。中央从瑞金转移到延安,获得了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积极有利的外部条件的转变。”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郭小良介绍。

没有发电机,就用改造汽车引擎;没有印刷纸,就用马兰造纸;群众里95%都是文盲,那就开展识字运动。

在党中央的努力下,延安建立起了一张从中央到区县的五级党报体系,这个体系沿横向、纵向交织,织成一张严密的新闻宣传网,覆盖整个陕甘宁边区。

“清凉山上一棵松”

《解放日报》的第一任总编辑杨松,因其对党的忠诚,以及对新闻事业的认真负责,年仅35岁就因病累倒,后葬在清凉山上。因此,他被亲切地誉为“清凉山上一棵松”。

10岁,杨松曾受教于革命英雄陈潭秋;13岁,他考入武汉中学,在董必武的指导下,参加青年读书会,参加学生运动、支持工人斗争……到达延安,他成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并多次作为俄语翻译,为党中央和共产国际成员的会议架起沟通桥梁。

“陈力丹先生的一篇文章里曾提到杨松,说杨松很少参加公开活动,非常低调务实,但他作为延安《解放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在新闻史上的地位却举足轻重。”郭小良说。

在《解放日报》成员的一次会议中,杨松表达了自己对于新闻工作的要求:办报就是要让文章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使他们有兴趣看。为达到这个目的,文字上要生动活泼,使人读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无论是通讯或消息的宣传都不要公式化。

他深知,作为一名党报工作者,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上起到模范作用,发扬自我批评精神,表扬好的,揭露坏的,要有朴实的作风,来提高党报的威信。因此,他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充分掌握国际、国内知识,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在技术上刻苦学习。

“《解放日报》成立后的一个月内,共发了29篇社论,全部是杨松撰写的。他因过度劳累而去世,是新闻界的重大损失。作为革命延安时期的报人代表之一,他对于新闻作品的要求极高,他严谨认真的编辑工作作风对于现在的新闻从业者,依然有重要的借鉴和警示作用。”郭小良说。

用油纸包着稿子游过延河

“现在是晚上8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与报刊同步发声的,还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0年春天,*从苏联带回来了一部10千瓦的发射机,广播电台终于有了设备基础。同年12月,延安新华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了,位置在今天延安安塞的王皮湾,人民广播事业从此起步。

在安塞的王皮湾,战士们挖了几口窑洞,作为播音室和宿舍;没有隔音设备,播音员就用毛毯裹起4面;发射天线,则是用几根大木杆子,连接起来搭成了木塔天线。

“把敌人扔到毛屎坑里去!”1940年12月30日晚,18岁的播音员徐瑞璋在话筒前播报新闻。当时,恰逢百团大战取得胜利,蒋介石密令数十万军队向华中区域的新四军发起进攻,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就在这危急时刻,徐瑞璋用清亮的声音,播报了皖南事变的新闻稿。

“起初,广播内容只有新闻,而这些内容都来自报社。通讯员为了拿稿,不仅要步行30里路,还要用油纸包着稿子游过延河。”郭小良说,随着广播事业的逐步发展,不仅播报时间变长、频次变高,1941年,播报的内容里还有了文艺节目。“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黄河大合唱》,这是延安鲁艺成员的作品。但也有不少节目没有唱片,播报员就亲自上阵唱起歌来。后来,*还给广播电台送了几张自己珍藏的唱片。自从有了文艺节目,边区的文化氛围也活跃了不少。”

帮中国抗日的日本播报员

一位日本女性,和延安时期的广播事业有不解之缘。

出生于日本贫困家庭的原清志,与一位中国留学生相爱并结婚,之后,便随丈夫来到中国。她目睹过日军侵略中国的场景,也随八路军一起,迎来百团大战的胜利。

1941年,彭德怀同志找原清志谈话,党中央想调她到八路军总政敌工部工作。原清志欣然服从组织安排,与丈夫一起奔赴延安。

“‘这里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这是广播电台日语广播的第一声,也是由原清志播出的,开创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先河。”郭小良说,1941年12月3日,在一间6平方米的窑洞内,原清志用日语向世界播报中国。也正是在这一年,原清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即使子弹从她的头顶呼啸而过,她始终坚持信念,她说:“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是最不明智的选择,这也迫使我不得不离开日本,帮助中国人抗日,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我这步走对了。”

不只是原清志,战争年间,共有20多位归国华侨,从东南亚来到延安,用流利的英语参与新华通讯社的译电工作,对世界讲述中国,被形象地称为“千里眼”“顺风耳”,确保了党中央在延安“耳聪目明”。

“当时,国外的媒体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政权,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污名化很严重,所以,这批华侨播音员就是千里眼、顺风耳。*主张‘请进来、发出去’,邀请了不少外国记者来延安,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政权,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时局的主张。”郭小良说。 专题报道组记者 李新怡 周晶 贺秋平 张益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