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语短情长的《夜雨寄北》,就是李商隐在三台出任东川节度使判官时写得。另外,李白、陈子昂、王勃、苏轼、薛涛等众多文学大家都曾在三台留下文化烙印,这里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诗歌之城。
不仅如此,素有“书法国宝”之称的国家一级文物——宋刻“颜氏干禄碑”,就保存在三台县琴泉寺内,成为为数不多留存至今的颜真卿真迹实物载体。
很多人认为,三台不再叫梓州甚是遗憾。三台县,因城西三台山而得名“三台”。三台山位于县城西大约1公里,海拔493.5米,“城西五里,突起三级,状如层台”,这座山似乎叫作“小丘”更为合理。其实不然,以三台山为中心的三台地区,其文化属于三星堆文明中心第三期文化的产物。
“三台”之名,是时台、灵台和囿台的合称。史料记载,“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三星堆遗址所在处有一段百米长的土梁埂,上有三个被当地人们称为“梁子”的巨大土堆,状似星辰,故名三星堆。“三台”之名与“三星堆”或存在某种联系。
相比成都高校林立,三台县也一样有故事。这里可以作为影响西南和东北的教育高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沈阳沦陷,东北大学不甘被奴役,辗转北平、西安后,由陕入川,迁至四川三台县,先后借用县旧试院、草堂寺、潼属联立高中部分校舍等多处地方。
东北大学在三台八年,演绎了一段文脉延续的小城大学传奇。东北大学在三台县,从有文、法、理、商四个学院,增设了外文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工商管理系、法律系等,陆侃如、冯沅君、杨荣国、姚雪垠等一批名师齐集东大,师生们还举行义演,捐赠前线,支援抗战。
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在原址上诞生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后改为川北大学,即四川师大前身。四川师大校歌中的“白山黑水,形胜天然”,正是出自于此。
这就是三台,有故事的地方。
(来源:光说、三台文旅)
谨防非法集资炸弹,共建和谐平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