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听说:在宣威的地盘,“高不过黎山,长不过东山。”凭这句话,我想当然认为黎山是最高的。而从有关资料得知,黎山的最高海拔是2690米,东山的最高点滑石板海拔是2868米。东山既比黎山高耸,也比黎山绵长得多,从数字来说,东山完胜黎山。人们通常会说,宣威海拔东山第一,黎山第二。东山的长我是天天见到的,而黎山的高,我则是听的多,没有亲自去体验。在宣威境内处于“一山之下,万山之上”的黎山,最近才得以亲自攀登上去,圆了我的一个梦想。
沿杭瑞高速公路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前行,天气晴朗,一路风光尽在眼前。不多会儿,右旁的路牌提示,热水方向只有500米了,我心里也在提醒自己要注意了。忽然,右侧的热水收费站已然错过了。左侧的方向横卧着一长列山体,从山顶到山麓,覆盖着墨绿色的森林,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老黎山了。余光瞟一眼后,黎山的翠影在左窗竞走。几分钟后,车子进入海德隧道,再从海德收费站折回高速路。来回二三十公里,老黎山在旁边静静看着。“我看黎山多妩媚,黎山看我也如是。”这一去一返,同乘的2位群友和我把老黎山的主体长度丈量了一遍。
等回到热水收费站,情系山水的群友正在前方路侧等待。汇合大部队后,一行30余人,分乘1辆中巴,2辆小车向右折上一条水泥路,拐过架在杭瑞高速公路上的一座公路桥后,走近了黎山村。车子沿150米的狭窄陡峭的小坡,奋力盘旋慢慢挪动着,再拐上一条新修的水泥路,在靠近半坡自然村的2条小路的交叉口停下。下车,背上行囊,在青松密布的斜坡上,沿着土路前行。拐过树林,开阔之处,一座大体呈斜三角形的小山包就在远处铺展开来。刚才在杭瑞高速路上看来,还高大威武的峻岭一下子低矮下来。我暗暗思忖这能是宣威第二高峰吗?凯哥介绍说,他的家乡就是热水镇,黎山他来过很多次了,黎山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形态,黎山是呈南北走向的山岭,我们从北坡向黎山之巅进发。
正说话之间,大部队已到了黎山脚下,坡势陡起,刚才见到的小山包一下长高许多。太阳已升高了,身上暖和许多,路边一块水萝卜地长势良好,主人招呼群友来地里摘了吃,脆脆的,又水又甜,相当解渴。在左边的一块地里,类似包谷的植物,同行的朱老师说,这是高粱。叶片已萎缩卷曲,在阳光下发出灰白色的反光,迎风哗哗响着。顺着一股小水沟冲刷成的土坡直上。坡度呈五十度仰上。遍坡长满蕨科植物,禁不住秋风的扫荡,灰褐色的土坡,给人萧索的味道,像是蛰伏的平民英雄,等待来年春天的到来。山坡的一侧稀稀落落排着如艺术品般的碳酸岩石,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作品。群友们吃力地爬着,呼吸也急促起来。想想这宣威第二高峰也不是这么容易就上去的。
移步换景,上到一个台地时,眼前逐渐开阔起来,我不禁用双掌在嘴巴旁围成一个喇叭形,大声地发出宏远地“啊……”,声音扩散开来,随风消失在空中。再吹一个响哨,那脆声还是陡然向坡下滑去,向更远处逃逸了。视线越过刚才爬过的坡,才发现,一个长而倾斜的大坡就在脚下延展下去,周围一片苍翠,绿色的萝卜地和高粱地已落在下方。而空中的蓝,那是纯纯的蓝,不知哪个神奇的高人画出的。在坡两旁发出哗哗声的还是占据山头的姜子树林和那匍匐在地的蕨科植物,不知名的小花,在地毯似的草地上顽强地生长着,抗争着,似乎在告诉每一个徒步者,这里是它的地盘,这里它们才是真正的主人。
我的小腿隐隐酸麻,离山顶也越来越近了。队伍向右顺着布满荆棘丛中的一条狭窄小径向树林中穿行。突然有群友大声喊起来,“高速路!”,不觉间已走到黎山的东面来了,在一个弧形的陡崖边,在高大松树的中间,清晰地现出杭瑞高速公路的身影,老黎山的东面山麓长满高大松树,从近山顶一直下延山脚,而高速路就像一条美丽的小河,从热水收费站到海德村一段,呈一个近似直线略呈“s”形伸展,山脚下的黎山村静静地卧着,最容易分辨的就是黎山村完小的操场和大村子、上排村的密房,从山上俯视,小山村错落有致,和谐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