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几个县在大别山,大别山片区贫困县名单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4-17 23:49:13

有人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靠两座山:一座是井冈山,一座是大别山。

位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山川壮美,气势雄浑。这里是一片红色热土,孕育了著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走出了340多位将军,新中国十大“将军县”中,仅大别山地区就有红安、金寨、新县、大悟、六安,占了半数之多。

有意思的是,金寨、新县、大悟三个县,都是国民党当局为了“围剿”中国工农红军为新设立的县。为了占领鄂豫皖根据地,国民党军队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重划行政区,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分设立煌县、经扶县、礼山县。

不过老蒋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一波操作,却在中国革命荣誉史册上,增添了三个著名的革命老区。

湖北有几个县在大别山,大别山片区贫困县名单(1)

大别山雄踞江淮之间,东瞰南京,西扼武汉,南北往来交通便利,革命的种子很早就在这里传播。

从1927年11月到1929年11月,大别山地区相继爆发了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并以起义建立的三支红军和鄂豫边、豫南、皖西三块根据地为基础,建立了统一的鄂豫皖苏区和红一军。

鄂豫皖苏区的创建与不断扩大,引起国民党集团的仇视和恐慌。蒋介石深恐鄂豫皖苏区威胁武汉的安全,从1930年冬至1931年11月,对鄂豫皖苏区进行3次大的“围剿”。由于我红军英勇善战,军民团结,一心对敌,国民党军处处挨打受阻,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正式成立,成为仅次于中央红军的第二支主力红军。红军主力部队发展到4.5万余人,地方武装也发展到20余万人。根据地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余万,并建立起26个县的革命政权,这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展的极盛时期。

湖北有几个县在大别山,大别山片区贫困县名单(2)

蒋介石万万不能容忍鄂豫皖苏区的壮大,必欲除之而后快,1932年7月,国民党再次集结30万大军,蒋介石亲自到武汉坐镇指挥,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史无前例的第四次大“围剿”。蒋介石企图用重赏破解困局,承诺各路大军谁先占领苏区政治军事中心金家寨,就用先占领者的名字命名。

当时在鄂豫皖苏执掌大权的张国焘,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一开始是盲目轻敌,在战事不利时又惊慌失措,给了国民党“围剿”军队以可乘之机。

1932年9月20日,中路军第六纵队指挥官卫立煌率部抢先占领金家寨。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喜过望,他兑现先前的承诺:将安徽省的六安、霍山、霍邱及河南省的固始、商城5县交汇地带,各划拨出一部分地方,设立一个新的县的建制,以卫立煌之名,命名为“立煌县”。这是国民党在大别山区新增的第一个县。

湖北有几个县在大别山,大别山片区贫困县名单(3)

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卫立煌

就在卫立煌部向蒋介石报捷的同时,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新任鄂豫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的刘峙,也集结重兵与红四方面军交战,红四方面军主力损失较大,被迫撤离。

1932年10月,刘峙率部占领光山县南部的重镇新集,蒋介石大喜过望,遂将河南光山及湖北麻城、黄安3县交界地带各划出一部分地方,设立一个新的县,以刘峙之字命名为“经扶县”。这是国民党在大别山区新增的第二个县。

蒋介石赏了手下两员大将两个县的名称,似乎感觉还不过瘾。在蒋介石看来,大别山区是共产党的“老巢”之一,受到的赤化很深,到处都有共产党组织组织农民武装,打土豪,分田地。并且大别山地区山水相邻、人文相近,邻省、邻县交界处距城远、控制不便,政令不及。

根据《新收复区设县纲要》,蒋介石于1933年1月下令将湖北省的孝感、黄安、黄陂及河南省的罗山、信阳5县交界地带,各划出一部分面积,新建立一个县,以当地礼山之名,命名为“礼山县”。这是国民党在大别山区新增添的第三个县。

湖北有几个县在大别山,大别山片区贫困县名单(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