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都喜欢唤起人们的地方感,这种努力和实践又被称为造乡,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通过重构空间,让地方被看见。
从历史的维度观察,邛崃是如何以探索者的姿态进行“造乡”,通过空间的重构传承文脉、延续荣光、唤醒人们的地方感?故事要从全国唯一一条以“文脉”命名的街巷到西南首个拥有建筑师建筑群落的城市更新项目说起。
文脉坊规划效果图
PART 01
“新文脉”,连接当下与传统
水是天府之国流转的血液,自古以来,邛崃就是一个兼容高山、丘陵和平原、五河纵横的润泽之地,南河、䢺江河、斜江河、蒲江河、玉溪河5条河流在这里形成水网纵横。
临邛先民充分利用北高南低的地理条件,探索出由城西北向城东南流向的引水入城规划布局,四条大街的水道向四城门延伸,同时,从西北方向引西河水进城汇入下水道,最终流向南河。从初建时起,临邛便是一座被护城河环绕与拱卫、能够自给自足的城池,当地居民至今流传着临邛古城“关着城门可以吃三年”的说法。
位于临邛古城区核心区域的文脉巷,是中国唯一一条以“文脉”命名的街巷。因汉唐修建文庙引水入城开挖文脉堰,形成因水而居的川西古城巷院雏形。明代的临邛文人希望家乡文脉流芳,挥毫写就“临邛文脉”四个字,刻石立碑于文庙附近。文脉堰引西河水进城流入瓮亭的荷花池,经杨天官花园的池塘,过文脉巷,最后流入文庙泮池,就是让当地人颇为自豪的“一脉灌三池”。
这里,人杰地灵、精英荟萃。清代以来,不仅本地望族连外来文人雅士、官员商户均会选择文脉巷造园建房,一时成为临邛古城文人墨客、商贾官员聚集地,被视为临邛文化之源,城市之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