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到底是陶器吗,兵马俑是用真人烧制的吗为什么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5-05 18:18:53

今天要为你介绍一本讲“兵马俑”的书。

说起兵马俑,你应该不陌生,它是秦始皇陵墓系统的一部分,位于秦始皇陵封土的东部,大约两公里。七千多件武士俑,数万件青铜兵器,这支所向披靡的帝国之师,被定格在地下长达两千一百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支神秘军队才重见天日。在中国人看来,兵马俑是古代中国第一个统一帝国的缩影,也是古人技术和政治权力的伟大结晶。一位外国学者这样说,“如果说汉字蕴藏着的是显性的中国文化的基因和密码,那么秦俑所蕴藏的则是隐性的。”在外国人眼中,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探索和破解中国文化的第一站”。

兵马俑到底是陶器吗,兵马俑是用真人烧制的吗为什么(1)

四十多年来,伴随着考古发现,兵马俑的神秘面纱被一点点揭开,但关于的它的很多谜题,并没有被破解。比如,在那个战争仍然不断的年代,秦始皇为什么要耗费财力、人力修建兵马俑?秦朝只存在了十多年,这个浩大的工程是怎么完成的?在兵马俑以前,古代中国并没有可考证的大型人像雕塑传统,这个创意是怎么来的?另外,兵马俑不仅没有佩戴头盔,而且留着花式多样的发型。他们代表的真的是战场的士兵吗?还有,兵马俑沉睡在地下,两千多年都没有被人发现,最后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他们穿越时空走入现代人的视野呢?

今天这本书就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这本《秦俑两千年》的作者,是一位英国著名作家。他叫爱德华•伯曼,英国肯特大学、利物浦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虽然伯曼不是中国人,但他从2003年开始就长期定居中国,并担任西安市国际顾问。为了完成一部介绍兵马俑的作品,他争取了陕西省文物局的支持,用多年时间查阅了200多部文献,并结合不断出现的最新研究,写出了这本《秦俑两千年》。这本书经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严格审定,被看作是“西方世界介绍秦俑的最权威作品”。

接下来,我就从历史、谜团、发现这三个关键词入手,和你一起走进兵马俑的世界。

第一部分,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看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建造兵马俑。

提到兵马俑,我们的第一个疑惑可能是,秦始皇为什么要建造兵马俑?难道只是为了炫耀功绩吗?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秦朝才刚刚建立,一方面各项事务百废待兴,另一方面,刚刚统一的土地起义不断,国家并不稳定。在这个时候,秦始皇为了炫耀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就费尽力气搞个超大型雕塑展,确实不像是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的实干作风。

对于这个问题,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平衡”。

我们把时间从秦朝再往前倒腾两千年。根据考古发现,商朝有一种传统叫“殉葬”,贵族死后,特别是国君死后,为了让他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养尊处优,人们会把战俘、奴隶*死,让他们在死后服侍死者。甚至有的时候,死者的近亲,以及宠信的仆人,也会被送去另一个世界,让他们在那边陪死者聊聊天。因为人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殉葬品,所以,这种制度叫“人殉”。根据甲骨文献记载,商朝的人殉数目大约一万三千人。

这种人殉制度流传下去,在周朝逐渐制度化。后人经常褒奖周朝,说文王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一个令后人向往的美好时代。其实,这里的礼乐,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美好,活人殉葬也是其中的一个内容。比如,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就有人殉的考古发现。

秦国是周天子分封的一个小诸侯国,也继承了活人殉葬的传统,并发扬光大。《史记》记载,公元前678年,秦国国君秦武公死后,有66人陪葬。50多年后,秦武公的侄子秦穆公去世,有177人给他陪葬。

我们可能会觉得,对于那些被*死殉葬的人来说,突然被要求“随主人而去”,必然是被迫的、痛苦的。但是在有殉葬传统的社会中,可能并不是这样。有一位研究中国宗教的荷兰学者,叫高延。他提出,“殉”在《尚书》里,有“*、寻求”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上古中国,与高贵的死者一起埋葬是一种恩惠。所以,死者的仆人和宠幸之人,在接到殉葬的消息后,很可能会对死后世界充满期待。在他们看来,只要对君主忠诚,他们的地位和财富就能获得永久保证。只是为了在阳间多苟活一段时间就放弃永生,那太因小失大、太不理智了。

从这儿我们就能感受到,殉葬的文化传统对人的毒害有多么可怕。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逐渐废除了人殉制度。这并不是说,当时的人们科学认识水平提高了,或者说人们感悟到了活着的意义。人殉逐渐被抛弃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太浪费资源了。在古代,人意味着生产力,可以抓去当苦力当士兵,还能收缴人头税。

位于西部边陲的秦国,虽然长期落后于东边的国家,但秦国人也开始反思人殉制度。秦献公就下令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不过,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不可能因为一条法令就彻底消失。

前几年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芈月传》,芈月就是历史上的秦宣太后,她生活在战国后期。关于她有这样一个故事,宣太后临终前,下令要她的情人魏子陪葬。魏子急忙找了一位大臣替自己求情。大臣对宣太后说:“您认为人死后还有知觉吗?”宣太后说,“没知觉”。大臣说,“太后您可是无所不知的人,既然您都知道人死后不会有知觉,为什么还要把自己活生生的爱人和无知觉的死人埋在一起呢?死人如果有知觉的话,您在先王死后竟然宠信别的男人,先王知道了一定会大发雷霆。”

我们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到战国后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死后可能并没有知觉,活人殉葬制度,无论是从经济成本,还是实际功能来说都已经站不住脚了。但作为一种传统,它还时时被人提起。

这种传统与实用之间的矛盾一直持续到了秦始皇时期。到底是顺应潮流放弃落后制度,还是继承古老传统呢,万一死后真能升天怎么办?怎么平衡这种矛盾呢?

通过兵俑来替代活人,就是秦国统治者想到的一种平衡办法。如果你有观察过秦始皇陵的各个兵俑,你就会发现,目前出土的七千多件兵俑,他们的相貌是各不相同的。澳大利亚一位考古学家用面部识别技术进行了详细排查,结论是,兵俑的相貌重合率非常低。这是因为当时的工匠水平有限,生产不出完全一致的流水线产品吗?

兵马俑到底是陶器吗,兵马俑是用真人烧制的吗为什么(2)

但如果你继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兵马俑的相貌虽然各具特色,但整体风格是统一的。统一风格下,根据兵俑的面貌、发型,还可以比较清晰地联系到当时全国各地的装扮,比如北方的中原人、东南部的楚国人、东北部赵国、燕国人、南部四川巴蜀人,还有甘肃以西的游牧民族。这显然是高超技术加持下有意为之的。

有这样一种猜测,这些人俑是受人之托制造的真人替代品,目的是为了代替真人殉葬。也就说是,这些兵俑其实是有真人作模板的。如果这种设想是真的,那也能进一步证明,在现实面前,秦国的传统做出了妥协。

不过,秦始皇自认为是千古一帝,陵墓作为自己的归宿,一定要空前绝后。兵马俑确实气势恢宏,但如果完全缺少了活人殉葬,仪式感总归差点。这时,现实的一面也做了妥协。秦始皇陵墓中仍然有数百名嫔妃和数十名工匠陪葬。但请注意,由于殉葬的人主要是妃嫔,而不是在当时担当主要劳动力的壮年男性,这也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某种平衡。另外,为什么墓葬中还有少量工匠呢?他们可是技术劳动力。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墓地的许多秘密,所以不能放他们出去。

到这儿,对于秦始皇为什么修建兵马俑,我们或许找到了答案。这是秦国统治者通过工艺技术在传统与实用之间艰难平衡的结果。由于有了制造兵俑的技术,传统获得了延续,凸显了千古帝王的不同寻常,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现实需求,避免*害太多劳动力,给不稳定的帝国统治雪上加霜。

既然说到技术,那庞大的“地下军团”是怎么快速建立起来的?秦代以前的中国,并没有大型塑像的传统,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古代工匠如何造出近万名陶俑大军?还有,看看那些兵俑各具特色的发型,他们代表的真的是上阵*敌的将士吗?

第二部分,我们就抓住“谜团”这个关键词,看看考古学家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答案。

目前,兵马俑开放了三个坑,坑中兵俑的身高大多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五之间,意味着这是一群高大威猛的精神小伙儿。兵俑的涂绘和色彩做得很棒,单说黑色的眉毛,就非常精细。在衣服颜色方面,有朱砂红、粉红、绿色、灰绿色、翠绿色、丁香紫和天蓝色。他们各具特色,但整体风格统一,就像是照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做出来的。

兵马俑到底是陶器吗,兵马俑是用真人烧制的吗为什么(3)

这里有个疑问,根据考古研究,秦代以前中国的墓葬中,只出土过几厘米高的微型雕像。当然还有一些是浮雕青铜器,像兵马俑这种栩栩如生的大型人像,秦朝以前是没有的。那兵马俑的灵感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技术显得那么成熟?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卢卡斯认为,兵马俑在秦朝的出现,可能和古希腊雕塑有关系。他提出,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曾经到达中亚地区,希腊文化以及一些希腊人就被带到那里。公元前3世纪,中亚一带出现了一个叫巴克特里亚的国家,它可能是中国的史书中记载的“大夏”。这个大夏王国和中国的新疆地区、甘肃地区有广泛交流。

而今天的甘肃天水,是秦国发源的地方。也就是说,崛起于甘肃的秦国,可能长期与西域、中亚有着比较密切的来往。在甘肃发掘出战国末期的文物中,就有装饰着金、银、玻璃珠的战车,具有鲜明的欧亚大草原风格。

卢卡斯凭什么说兵马俑和古希腊雕塑有关呢?卢卡斯提到,《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国为了防止民众反叛,收缴了民众的武器,在首都咸阳熔化,铸成“十二金人”,这里的“金”指的是青铜。这十二尊青铜雕像很可能和希腊传统雕塑有关系。古希腊有人像雕塑的传统,而且“十二”这个数字或许对应古希腊的十二主神。另外,一些出土的舞女和马戏杂耍雕塑,它们在运动时,骨骼、肌肉和肌腱结构与古希腊雕塑作品很接近。还有,考古学家也在西北地区的一些死者遗骸中检测到具有欧洲特征的DNA序列,卢卡斯猜测,他们或许是来自欧洲的技术工匠。

不过,一些学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首先,兵马俑和希腊雕像在制作材料、工艺上有巨大差异。希腊雕像多是以大理石雕刻而成,而兵马俑是用陶瓷制成的,是陶艺作品。另外,兵马俑的制造动机来源于现实需求。上一部分我们提到,上古中国有人殉习俗,秦国为了避开这种陋习,革新出全身像人俑,这是合理的演变。还有,虽然中国西北发现了具有欧洲遗传基因特征的头骨,但它们并不一定属于希腊人。毕竟,一些希腊人独有的遗传基因并没有在那些头骨中找到。

关于兵马俑的创意来源,我们已经获得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我们接着来看一件更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兵马俑中有军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俑还有马俑等等。作为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兵马俑的建造是跟整个陵墓工程共同进行的。据计算,秦始皇陵的整体面积是56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78个故宫那么大。这么浩大、繁重的工程是怎么完成的?

我们先算一笔时间账。秦朝只存在了十多年,这个工程显然不是秦朝建立后才开始的。据记载,在秦始皇嬴政即位那一年,他的陵墓修建工作就启动了,那时的嬴政才13岁。这个工程持续了39年,直到秦始皇去世两年后才结束。按照习惯,君王死后,陵墓工作要迅速收尾,当时的秦国正在风雨飘摇,全国各地爆发了起义。也就是说,这里有两个刹车,一个是秦始皇去世,陵墓需要迅速建好,一个是秦国政局动荡,大型工程需要尽快完工。就算是这样,秦始皇陵工程的收尾工作都用了两年。可以想象这个工程的规模有多大。

算完时间账,再看人力账。司马迁记载,参与这组大型工事的有70万人。当然,这70万人会被分为几波,分头负责不同的事情。比如,修建阿房宫,修建陵墓主体,制造兵马俑等。先不说别的,组织管理这么多人放在今天也相当困难。司马迁那寥寥几语,可信吗?

这本书的作者认为70万人工作是有可能的。根据汉代文献,秦始皇下葬不到20年,汉代第二任皇帝汉惠帝搞了个大项目,他在原来秦国都城咸阳的东南方造了一座新的城市,这就是长安。

汉惠帝把握了三个要点,第一,工程分阶段进行。比如营建新都,汉惠帝先下令在都城附近召集了14万劳役建造城墙,一个月内加急完工。修整几个月后,又调集2万囚犯,进行后续的工程。两年后再次召集14万临时工做接下来的事情。第二个要点是强化管理。比如,为了防止那些戴罪之人在干活的时候,趁乱逃走。汉惠帝下令把所有刑徒的头发、胡须剃光。这些人只要溜掉,就会被发现揪回来。第三个要点是统筹粮食,为了保证工程正常进行,皇帝下令“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咸阳三百里范围内不能吃谷子,把各郡县的粮食调集起来,供应工地需求。

秦始皇陵墓的修筑只比汉惠帝这个工程早了几十年,做法应该是类似的。当然,规模应该更大一些。作者进一步推测,因为秦始皇陵的建造是个漫长的工程。70万劳役中,有很大比例可能是女性,她们负责拾材生火做饭和纺织等后勤工作。另外《史记》记载,有三万户家庭被迁到陵墓区工作。这些人不仅全家搬过去,甚至他们的乡里乡亲都搬过去,秦国政府便可以通过户籍系统进行更低成本的有效管理。

说完了时间和劳动力的问题,还有一个更要紧的问题。制造兵马俑不只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甚至是艺术创造。这并不是说,秦国政府把70万人呼呼啦啦赶过去就能搞定的。

作者给出三个答案:学徒制度、模块化生产和质量抽检。秦代的法律文献记录,秦国有很多国有作坊,想要学技术的人可以申请,但通过率只有30%。通过后,他们有两年的学徒期,师傅会手把手教学培训。

在兵马俑的批量生产环节,作者认为最有可能的是模块化,比如一个站立式的兵俑可以分为七个部分 , 基座、脚、衣服下的双腿、包括衣服在内的躯干部分、手臂、手、头。每一部分都是单独制作的,最后再组装起来。

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呢?秦国的办法是定期定量抽检。从原材料到成品,从兵马俑各个部件的重量、尺寸都有巡检员检查。工匠被要求在完成的作品上签名,用这种办法迫使工匠谨慎负责。完工一年后如果发现质量问题,相关人员会遭到鞭刑或罚款的惩处。

就这样,成千上万的兵俑被造出来了,他们共同组成秦始皇的地下军团。秦始皇的陵墓在西边,军团在东边面朝东方,背对秦始皇陵,这既代表着秦国兴起于西陲,向东进发的魄力,也象征着秦始皇在死后,仍然要监视东方六国的决心。

兵马俑到底是陶器吗,兵马俑是用真人烧制的吗为什么(4)

但有人提出反驳,兵马俑名不副实,兵俑并不是士兵、不是军团。

陕西师范大学的刘九生老师有三个证据。先说兵俑的扮相,兵马俑的士兵都没有佩戴头盔,这显然不是在战场厮*时候的状态。而且他们的头发造型各异,看样子就很难打理。我们很难想象士兵们在战场上冲锋的时候,突然叫停三分钟,摆弄自己被风吹乱的头发。再看兵俑的武器。很多兵俑手中的武器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作战常用的弩、匕首、长矛,而是一些礼制武器。也就是说,其中有很多人可能是仪仗队。最后看兵俑的站位,兵俑距离秦始皇距离不算很远。秦始皇生性多疑,为了避免被刺*,他禁止任何人携带武器靠近他,甚至在各个宫殿修建了廊道,避免自己暴露。能够靠近他的都地位很高的贵族、大臣。所以,对于秦始皇来说,兵俑更像是仆人或保镖。

但这种观点的反对声也很大,理由是,兵俑中更多的还是携带武器的士兵。另外,秦国士兵作战时可能就不戴帽子。这是为了不给秦兵留后路,让他们拿出十二分的勇气冲向敌人,不把敌人的头颅砍下,就把自己的头颅留在战场。正因如此,秦国士兵被逼成一支虎狼之师。

对于这些谜题,人们众说纷纭,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其实,不只是今天的我们,两千年来,很多人都在谈论秦始皇和他陵墓的故事。只不过,由于这一切都被深埋在地下,无人知晓,甚至到四十多年前,很多人还都坚信,秦始皇陵的事情只是人们口中的传说。

那兵马俑在地下沉睡两千年安然无恙,它们是怎么穿越时光隧道,在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呢?

第三部分,围绕“发现”这个关键词,来简单看一下,兵马俑是如何被一步步发现的。

秦始皇去世一个多世纪后,司马迁写出了号称“史家绝唱”的《史记》。为了写这部作品,他翻阅了大量的古籍,并且四处走访,对一些他拿不准的重大历史事件,他记载了多方说法。但对于秦始皇陵这个工程,司马迁原本可以大书特书,批评秦始皇荒淫无道。但司马迁只提到很少的情节,比如有70多万人工作,他们把奇珍异宝和棺椁放在一起,然后装设了各种机关进行保护。全文中,没有提兵马俑半个字。司马迁应该是距离秦始皇时代最近的一位著名史学家,连他都对兵马俑一无所知,就更不用说后世的人了。

那兵马俑是怎么发现的呢?两个字,巧合。1974年春,陕西关中的一场干旱威胁着当地的水果收成。一群农民在陕西西安市外挖井,挖着挖着,他们发现了一些硬东西。刚开始,他们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古老的砖窑。几天后,他们挖了一个宽阔的深洞,里面甚至出现了一个陶器质地的红色头部,这可把农民吓坏了。迷信的村民认为,这些发现会带来灾难或厄运,纷纷烧香寻求保佑。这件事情后来传到了陕西临潼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的耳朵里。他在走访发现的地点后,把发掘到的东西带回博物馆开始进行简单的清理修复工作。

兵马俑到底是陶器吗,兵马俑是用真人烧制的吗为什么(5)

那个时候,交通、通讯非常不便,再加上处在一个特殊时期,这点小文物的发现并不会引起国家的重视。但恰好有一位驻北京的记者在临潼探亲。听到消息后,这位记者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份千字报告。这份报告很快引起了国家的关注,于是一个小组行动起来了。

那一年盛夏,有三位考古学家乘坐牛鼻式解放牌军用敞篷车来到了临潼,他们的任务是调查、测量遗址,然后撰写报告。他们原计划停留一周,所以,每人只带有一个帆布袋和一个蚊帐。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在遗址附近的大树下支上蚊帐。

团队中的一位考古学家叫袁仲一,当年42岁。袁仲一以“幸运”著称,他之前曾在发掘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时,发现第一批幸存的唐代壁画。而这次,他再一次撞了大运,他发现了一把闪闪发光的青铜宝剑,接下来是越来越多的兵俑和陶马。这个工作显然不是一周就能结束的。袁仲一的工作变成了一年、三年,后来因为当地建立了研究机构,他干脆留在当地搞研究工作,他成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第一任院长。这一干就是三十年,直到他2003年退休。到2020年,他即将90岁,但他仍然担任博物院的名誉院长,因为,袁仲一这个名字早就和秦始皇陵的发现永远地绑定在一起了。

图片来自网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