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柳树什么意思,夕阳下的黄叶是什么意思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10-25 17:51:14

古人写咏物诗,当中都有深厚的情意表达。他们所写的并不单单是现实存在的物品或者自然现象,而是更加侧重于感慨这些意象本身的象征意义。比如写菊花,就代表了诗人的高洁;比如说写莲花,就是为了赞美她人格的出淤泥而不染。

夕阳下的柳树什么意思,夕阳下的黄叶是什么意思(1)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文学史上鼎鼎大名。虽然他的人生相当悲苦,却让他的诗歌因此而受益。也正是因为本身柔弱敏感的性格、生活的坎坷经历,才成就了他如此精美的诗篇。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这首古诗是李商隐的经典之作,题目只有一个字,就是《柳》。但是全文并没有任何一个字写到“柳”字,只是借助春天的柳和秋天的柳加以对比,表达出诗人对不同季节柳树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抒发自己的生不逢时、命途多舛。

夕阳下的柳树什么意思,夕阳下的黄叶是什么意思(2)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你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苑中游玩。春天的柳树枝多美啊,随着春风轻轻的摇动,和舞台上歌女柔软的腰肢甚至分辨不清。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那是灯红柳绿的岁月,那是人世间所有的美好,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朝气。

那么你为何就不能和春天的那些花朵一般?绽放之后就凋落呢?“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以至于到今天,现在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看到眼中的全都是萧瑟,让人感慨这个秋天是多么的苦涩。

夕阳下的柳树什么意思,夕阳下的黄叶是什么意思(3)

​这首古诗中的对比意味让我们很容易想起贺铸笔下的荷花。“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意思是说(荷花)不肯在春天开放,以至于在今天秋风当中受尽凄凉。

李商隐同样也在表达出一种生不逢时的苦涩。写的是柳树,春天享受到了美好,还要在秋天受尽凄凉。不也是在写他自己吗?少年得志,满腹才华。但却生不逢时,在晚唐时期受尽刁难到处漂泊。

那秋日夕阳下的柳树,就是生在晚唐的李商隐。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