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有何关系,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关系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11-13 09:52:17

文 | 朱荣林

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有何关系,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关系(1)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咨询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上海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嘉兴发展规划院名誉院长。

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有何关系,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关系(2)

图一,天然氧吧武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之说,既是对“健康是金”的正确銓釋,又是对旅游资源品质内涵与配置效率关系的深刻解读。

旅游活动的客体,也是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旅游资源,旅游者就不可能被吸引前来参观、访问,也就意味着不存在市场需求,就无旅游业可言。旅游资源又是旅游业创收的依托和基础;旅游资源价值越高,旅游业也就越发达,旅游目的地收益就越大。

我国旅游业的需求现状证明,游客偏好个性化景点而非泛化的景点;偏好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偏好原生态景区,而非生态劣化的景区。

人们认识浙江武义,始于其旅游资源的生态景区。这里有被国家授权《中国溫泉之城》据知,这是我国唯一被授牌“城级”的天然优质温泉之乡。

其出水量巨大,微量元素含量高而著称华夏;由于森林高覆盖率和良好植被的共同作用,“全域式天然氧吧”的原生态环境令人流连忘返;还由于南宋文书大家徐谓礼这位历史文化的重大遗迹的发掘,提高了武义在全国宋代文物保护中的地位;更由于后陈村率先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国先行地位,和九龙山为全国”下山脱贫“树立典范的历史作用,终使武义成为国内难得的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学术旅游、商业旅游和政治旅游之大成的旅游名城。

在疫情常态化的历史条件下,武义必将成为全国养生防病,並兼具文化享受、历史熏陶、理念升华和投资获利的旅游集散的首选之地。

名至实归,是武义的本色。“全球绿色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萤石之乡”、“世界养生旅游胜地”、“中国天然氧吧”、“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等称号的落地,是武义原生态优质保护当之无愧的佐证。

与之相对应的事实是,在国土面积仅为1577平方公里,且呈现“八山半水半分田”特殊地理资源格局,户籍人口34.6万,常住人口50万的武义县地域内,竟有4个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年游客突破2000万的旅游市场。

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有何关系,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关系(3)

图二,武义,中国《温泉之都》。

旅游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融合度强、生态资源保护率高的特点,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乘数效应。这就是武义通过旅游做好“产业融合”文章的基础。

原生态,历史文化,天然溫泉是武义发展旅游的“三剑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当这种优势资源的挖掘配置时,武义人注意到一个高度:即注重旅游业的乘数效应。旅游业直接效应(门票收入)是引发乘数效应(门票外消费和投资)的”入场卷“。换言之,获取收益的主攻方向不应是门票,因为票价只是衡量乘数效应门槛的高低,门票越贵门槛越高。

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失当之处在于,高价门票和乱收费将政府投资的预期收益,转化为非政府利益主体的短期收益。它消蝕了景区的品牌效应,阻碍了地区经济规模的有序扩张,降低了政府的还贷能力,进而压抑了地方政府投资的积极性。

随着我国环境质量事实上的退化,健康水平的实质性下降和治疗费用的大幅度的上扬等三大趋势的集成,原生态旅游产品供不应求将是一个为期不短的常态,它必将为武义全域旅游的游客趋之若骛的态势,提供了需求保障。

从2003年的非典起,旅游业成为大规模疫情传播年代的“季节性”行业,在当今新冠疫情肆虐的年月,旅游业成了防控成效和社会预期的风向标,从而为旅游城市转变一业独大,走向多业并举构筑了倒逼机制。

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有何关系,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关系(4)

图三,温泉四溢的武义

武义的发展历程告诉世人:行业一时荣,生态千日好。保护了生态,就是稳定了内需,也就保护了城市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


--END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