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料记载来看,当时发掘的情况十分不乐观,因为在铜马车出土的时候,其自身结构已经完全被打散,并且呈现出严重的破碎状,几乎很难被组合在一起。可是谁也没想到,考古专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是加班加点,靠着顽强的毅力与丰富的修复经验,最终成功将其复原,复现了两千多年工匠们炉火纯青的工艺,实在是令人啧啧称奇。
谈到此处,可能已经有不少读者朋友开始对铜马车的造型十分好奇了,那么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铜马车的外形。从整体来看,铜马车的通长为317厘米,通高为106厘米,总重量达到了1241公斤。铜马车的车厢共有两截,分为前室和后室,前室较小,为马车车夫乘坐的空间,而后室的空间较大,共有三窗密门,是主人乘坐的区域,有趣的是,车夫们都身佩长剑,手里紧紧握着马的辔头。由此可见,车夫们的工作不仅仅是驾驶,同时还兼具保护主人的保镖工作。
在铜马车的车身、伞盖之上,还密布着各种彩绘类的纹样,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此类工艺应该就是大量使用错金银工艺的结果,其所使用的颜色分别以蓝绿白三色为主,并且其上的夔龙夔凤纹十分逼真,其上的流云纹也极为考究,堪称是古今纹样之经典。当然,铜马车上令人不解的地方也有很多,如车轮与轮毂之间的接合方式,以及镶嵌花纹的手法等等,都是日后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不过有趣的是,即便是看过铜马车出土专题报告的读者,也几乎很少有人知道铜马车的内部装饰场景,它几乎成为了馆方的不宣之秘。直到后来,一张秦兵马俑铜马车内部照片的流出,才让这个谜团彻底被揭开。在此之前,人们一直对铜马车内的装饰和陈列进行了猜测,甚至还因此而进行过激烈的辩论,直到此次照片的公开亮相,双方才彻底偃旗息鼓,共同欣赏来自于两千年前的工艺。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在铜马车的后车室之内,是没有配置武器的,车厢内部只有铜方壶与铜折页各一件,而就在车厢的底部位置,铺设一种类似于古代软垫性质的文缨方形大铜板。值得一提的是,在车厢的后室正前和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窗户,且窗户都刻制有菱形的镂空纹,相互之间还是对称的状态,表明二者可以自由开闭。由此可见,铜马车内完全可以进行人为的换气与调节温度,故此,时人才会将其称作是“温凉车”。试想一下,若是能坐在如此精致的铜马车内,其惬意之感自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