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什么关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意味着什么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12-04 07:32:03

民法是一部权利法,讲究“权利本位”,赋予我们很多的权利,权益与义务相比,权利更重要,所以,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享有权利。比如,税法规定,每个月工资达到5000元,要依法纳税。为什么我们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因为以后可以享受更多地福利待遇,履行义务最终还是为了保障权利得到更好地实现。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什么关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意味着什么(1)

什么是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什么是自然人?自然人就是依照自然规律出生的人。

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资格,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只要出生就享有这种资格,死亡就丧失这种资格。

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一个人有能力独立实施一个有效的行为的能力。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能够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不一样的,所以,关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和精神状态进行划分。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什么关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意味着什么(2)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不满8周岁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7周岁的甲与人签订买卖合同,这个买卖合同无效。

②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需要其法定代理人在1个月内追认,如果其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未追认或者拒绝追认,那么这个民事法律行为就变为无效。

注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以下四种行为有效:

①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

②经过法定代理人代理;

③实施的与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比如,买零食;

④纯获利益的行为。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什么关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意味着什么(3)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18周岁以上的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如果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视为完人。

③完全能够辨认自己的行为的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④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以上就是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不是同步的,一个人出生了就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一定享有民事行为能力,还要看其年龄和精神状态有没有达标,如果一个28岁的人是一个精神病患者,那么,他是一个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文种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