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民俗文化资源对文化旅游的意义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12-29 14:16:36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入成为了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地方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独有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特色的资源,它不仅是地方的文化遗产,更是吸引游客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探讨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能够引起人们对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视,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自2018年国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以来,“文旅融合”一直是行业的热点和趋势。在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再一次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大众的旅游热度和旅游需求明显高于2019年同期,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超过了1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1万亿元,诸多旅游景区游客爆满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文化旅游已然成为旅游市场的方向标,旅游者越来越青睐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形式,但与文旅市场的快速成长不相适应的是,旅游管理专业从业人员的培养仍然是沿用以往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根据市场的新变化而及时更新和转变,因此,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能够提高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宗旨之一,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及其有关专业更应密切关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与地方的良性互动,而这之间的一个重要媒介就是地方的文化资源。通过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推动学校所在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对地方的贡献可刺激地方政府对服务地方的教育、文化等人才的需求,并大力支持学校的发展以及与地方密切关联的特色专业的建设,从而使得地方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得以传承。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每个地方都有一定的文化资源,地方院校应高度重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应根据市场需求改变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将地方文化渗透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当中,促进课程建设及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革,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现代文旅市场需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以面向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旅游行业人才的重要途径,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其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树立“寓地方文化于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需求的趋势,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完善与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增设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产业策划、地方文化保护与利用等具有文化旅游特色的课程,并以勇于创新、保证质量、体现特色的思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方案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将情景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学方式运用于课程教学之中,实现课堂教学与基地教学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学生的历史场景感受,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构建层次化、模块化、立体化的教学体系。构建并完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多元一体化的教学新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这一体系的建设旨在通过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打造校内外多元互动对接的教学新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首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设置一系列地方文化类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地方文化。通过将地方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地方历史、传统艺术、民俗习惯等方面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感。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城市馆、纪念馆等平台,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学校可以与这些机构合作,举办文化展览、主题讲座、艺术表演等,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并激发他们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最后,在社会实践开展方面,可以建立依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系列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按照计划分批次到这些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和宣讲。通过亲身参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方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同时也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相互紧密衔接,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校内外多元互动对接的教学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体验,而社会实践则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地方文化,同时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师资教学团队。为了使旅游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地方文化素养,教师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在旅游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地方文化素养。为了实现“寓地方文化于教育”的目标,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在地方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和讲解,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传统活动,如民俗表演、手工艺制作等,以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其次,教师应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旅游人才培养中,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最后,在“寓地方文化于教育”的人才培养环境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培养具备地方文化素养的复合型旅游师资队伍,教师们应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学校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平台,激励教师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创新和突破。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估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奖励,倡导教师们积极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

搭建资源丰富、技术先进的教学条件平台。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组织专业教师建设校级、省级开放课程是一项重要的举措。首先,组织专业教师建设校级、省级开放课程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授课。这些专业教师不仅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能够提供最新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他们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建立地方特色文化资料库、案例库等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案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地方特色文化资料库可以收录与当地文化相关的书籍、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底蕴。案例库则可以收集各种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和研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通过组织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收集地方文献资料为学生学习、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同时,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通过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问题和需求,为学习和研究提供实际案例和素材。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入对于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地方文化资源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地方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旅游管理人才来说至关重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将地方文化资源纳入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要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和挖掘,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档案,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案例。要加强与地方旅游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和实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具备地方文化资源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机会的提供,以及加强与地方旅游企业的合作,可以促进地方文化资源与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作者:石家庄学院 杨莉虹副教授;宋晓华副教授;陆相林教授,本文系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编号:220900621200429];2021年石家庄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XM-202118P]研究成果。)

来源: 光明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