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抗日故事,白洋淀敌后抗日小故事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4-05-10 22:12:05

序章:鬼子残酷盘剥,雁翎队决心为民除害

在河北省保定、沧州等市的交界处,星罗棋布着140多个大小湖泊,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习惯性地把它们统称为“白洋淀”。

白洋淀绵延达370平方公里,湖中盛产鲤鱼、黑鱼、鲫鱼、草鱼、鲂鱼、鲶鱼等经济鱼类和青蟹、河虾,它的丰饶养育了周边数十万人口。

1938年中,侵华日军占据了白洋淀,这些豺狼在湖区一带大肆烧*抢掠,使这个鱼米之乡成了“无村不戴孝,遍地是狼烟”的人间地狱。

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勤劳善良的河北人民不甘心当亡国奴,开始在中共河北省委的领导下组织起来,武装反抗日本鬼子的殖民统治,一时间,白洋淀到处燃起抗日烽火,令敌人焦头烂额。

其中,有一支八路军领导的被称为“雁翎队”的水上游击队,他们凭借着对周围河湖水情和地势的全面掌握,神出鬼没,出手如电,打得日寇和伪军胆战心惊。

白洋淀抗日故事,白洋淀敌后抗日小故事(1)

今天的白洋淀

那是在1941年初秋的一天,在大清河和白洋淀相接的十二连桥附近来了一个头戴蘑菇草帽,光着脚,一身渔民打扮的年轻人。

他划着一艘叫做“鹰排”的小船,载着几只鱼鹰,缓缓地接近了鬼子盖在湖边的据点“税收楼”。

其实,这个年轻人是雁翎队的分队长赵波,他此次冒险深入虎穴,就是为了琢磨如何拨除“税收楼”这个卡在白洋淀人民嗓子眼的鱼刺的。

十二连桥是白洋淀通往大清河的必经之路,走水路从此过可以到天津,而从天津往内陆的船只可以到保定,日本鬼子正是看中了此地的紧要,所以在这里驻扎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和两中队的伪军。

同时,鬼子在十二连桥南边修了一个三层高的水泥房子,专门向过往此处的商旅、渔民收税,无论是走水路还是旱路,到此必须交税,因此俗称“税收楼”。

白洋淀抗日故事,白洋淀敌后抗日小故事(2)

白洋淀渔民传统的“鹰排”

由于鬼子和伪军收税根本没有规则,今天十税五,明天十税六,今天渔民多就交“鱼税”,明天农民多就交“粮税”,几乎就是赤裸裸的敲诈勒索,因此民愤很大。

当时乡亲们编了一首顺口溜唱道:税收楼,吃人楼,敲断骨头榨干油,眼中铁钉肉中刺,十人见了九人愁。

对于八路军来说,另一个“税收楼”非端不可的理由是这里的日伪军每天盘查过往人员,导致我军急需的药品、军火等不能顺利地进入白洋淀,相当于掐住了游击队的喉咙。

赵波一边划着小船,一边仔细地观察“税收楼”周边的环境,心想要动这个鬼子的摇钱树真是谈何容易:

这里距离赵北口鬼子大据点不过两三里路,说白了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所以要想在白天动手几乎是不可能的。

白洋淀抗日故事,白洋淀敌后抗日小故事(3)

1943年的雁翎队战士

晚上呢?鬼子和伪军的巡逻队每半小时一圈围着这里打转,可是只有半小时的话行动时间根本不够!

敌人戒备森严,要想进去侦察情况都不容易,除了交税的,其他闲杂人等一概不能入内。

想到这里,赵波的眼睛忽然一亮:对啊,既然交税的可以进入,那我何不就去“交一趟税”呢?

这时,在桥上站岗的伪军已经看到了赵波的小船,他们提着枪大声吆喝道:“那边带着鱼鹰的,快靠过来!”

赵波心想:就等你这一出了!他心中暗喜,表面上却装着愁眉苦脸的样子,慢吞吞地把小船撑到岸边。只见两个尖嘴猴腮的伪军,正探头探脑地向着他的船舱里张望,想看看他打了多少鱼。

白洋淀抗日故事,白洋淀敌后抗日小故事(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