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_ 避暑山庄 局部
三、园林和民族特色建筑, 增强各方依附感
当然康熙帝建造避暑山庄不止满足于现实的需求,他还为清朝做了长远的打算。彼时,满汉关系尚未十分和谐,边境也不安定,康熙帝、试图不断完善避暑山庄,让其成为文化大观园,增强各方依附感。而他的后继者乾隆等也为避暑山庄增添了不少新光彩。
- 1.汉人园林文化
康熙帝吸收了汉人的园林文化,运用汉人的园林技法去构造避暑山庄的景观。
《园治》谈园林构造,称“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以接房廊……楼阁碍云霞而出没……亭台突池沼而参差”。
曲折参差之间,水、山、楼、云巧妙地融为一体。
而康熙建造避暑山庄景观“芝径云堤”时也是“夹水为堤,逶迤曲折。径分三枝,列大小洲三,形若芝英,若云朵,复若如意……虽无峻宇有云楼”。
可见“芝径云堤”取了《园治》山水曲折之魂,又用不同的形状诗意地构造三洲,体现了汉族特色的园林之妙。
康熙《芝径云堤》诗句又言“气和重农紫宸志,烽火不烟亿万秋”,故芝径云堤还暗含社稷之志。
上图_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之一须弥福寿之庙里的“五塔”
上图_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之一普陀宗乘之庙
- 2.少数民族特色建筑
提到避暑山庄里面的少数民族建筑就不得不提康乾时期修建的独具各民族特色的“外八庙”了。比如说溥仁寺是蒙古贵族庆贺康熙寿诞而建,有些安抚蒙古的味道。安远庙是仿新疆建筑而建,所以清人也把它称作伊犁庙。普陀宗乘之庙与布达拉宫十分相似,极具西藏特色。
仅仅几座建筑,就已经隐藏着蒙古族、维族、藏族等文化习俗的影子,可见康熙期盼民族团结之心,甚至已经融入到建筑的角落。
另外值得一提还有外八庙的排列顺序。外八庙排列整齐,大有八方来朝之势,凝聚着帝王期盼天下和平一统的野心。
除此之外,万树园里的蒙古包等也是民族团结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