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头的做法和发面全过程,发面火烧做法大全图解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1-25 07:24:34

走油,◆含油物滲出油脂。○《儒林外史》第四回:“那半隻火腿,吊在灶上,已經走油了。”○[周立波]《山鄉巨變》第二部四:“不榨,茶子越放越走油。”

重油,◆1.分餾石油時,提煉出汽油、煤油、柴油和一部分潤滑油以後所剩下的液態物質,供製潤滑油、石蠟用,也用做鍋爐燃料。◆2.從煤焦油分餾出來的,沸點在230°-300℃之間的部分。可提取化工原料,也用作木材的防腐劑。

中油,◆從煤焦油分餾出來的,沸點在170℃-230℃之間的餾分,黃色至褐色的液體,用來提取化工原料。

原油,◆從油井開采出來未經加工提煉的石油。徐遲《石油頭》:“從幹油泉,就是[老君廟]油田露頭的那兒滲出來的原油,順石油河水,漂流而來。”○[王榮輝]《拳拳寸草心》:“指揮部選擇了一個區塊實施了這個方案,結果原油日產量一下子提高了三百噸。”

魚油(鱼油),◆從魚體中提取出來的油。也泛指魚類和海獸的體油、肝油、內臟油等。有工業價值,或供食用。○[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下:“[大中]初……[女王國]貢龍油綾、魚油錦,紋彩尤異,皆入水不濡濕,云有龍油、魚油故也。”○[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上:“[潁州]亦食魚油,頗腥氣。”○[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之二》:“[畢力涅克]卻是[蘇聯]的作家,但據他自傳,從革命的第一年起,就為着買麵包粉忙了一年多。以後,便做小說,還吸過魚油。”

油子,◆1.指閱歷多,熟悉情況而狡猾的人。○[老舍]《月牙兒》三三:“最可恨的是那些油子,不但不肯花錢,反倒要占點便宜走,什麼半盒煙捲呀,什麼一小瓶雪花膏呀,他們隨手拿去。”○[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武震]眨着眼想:‘這個人怎麼懈裏懈怠的,像個油子?’”[李健吾]《末一個女人》:“頭一兩天她看我們總是斜着從眼眶犄角射出來,好像一個老奸巨滑的油子,未開口先揣摸我們的神氣。”◆2.某些稠而黏的東西,多為黑色。如:膏藥油子、煙袋油子。

油紙(油纸),◆加工紙的一種。用較韌的原紙,塗上桐油或其他乾性油製成。具有耐摺及防水性能。供製雨傘、糊窗戶或作各種防水、防濕包裝之用。○《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這位老爺是不曾進過場的,守着那油紙號帘,點上盞燈,一時睡着了,刮起風來,可是玩得的?”[清][唐孫華]《和顧俠君小秀野》之一:“蘧廬聊復寄[長安],油紙泥窗俯藥欄。”◆补证条目■加工纸的一种。用较韧的原纸,涂上桐油或其他干性油制成。具有耐折及防水性能。供制雨伞、糊窗户或作各种防水、防湿包装之用。○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曾石塘武略》:“〔石塘〕又立放油紙法,以油紙書漢字,散置虜境水草處,凡我叛人得此而歸者,即宥其死,緣是還者八九。”○明沈德符《野获编·祥·衣内出火》:“里中項墨林元汴長子貞元德純,以書法自負……先是蓄油紙千番於樓上,年久火出,潭潭連雲華構,頃刻煨燼。”

油雲(油云),◆語出《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後詩文中因以“油雲”指濃雲。○[晉][陸機]《赴洛》詩之一:“谷風拂脩薄,油雲翳高岑。”○[唐][包佶]《祀雨師樂章‧送神》:“跪拜臨壇結空想,年年應節候油雲。”○[宋][陸游]《葉相最高亭》詩:“膚寸油雲澤天下,大千沙界納胸中。”○[林百舉]《夢作詩數首醒記三句足成二絕》之一:“油雲幕幕雨絲絲,正近江城梅落時。”

油油,◆1.形容濃密而飽滿潤澤。○《尚書大傳》卷二:“﹝[微子]﹞乃為麥秀之歌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晉][束晰]《補亡詩‧南陔》:“循彼南陔,厥草油油。”○[唐][盧綸]《送從叔牧永州》詩:“郡齋無事好閒眠,粳稻油油綠滿川。”○[清][孫枝蔚]《馬食禾代田家》詩:“禾黍正油油,何人放馬上隴頭。”◆2.流動貌。常形容雲、水。○《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自我天覆,雲之油油。”○[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油油,雲行貌。”○《楚辭‧劉向<九嘆‧惜賢>》:“[江][湘]油油,長流汩兮。”○[王逸]注:“油油,流貌也。”○[景耀月]《長歌行》:“浮雲西起何油油,短角哀瑟清且遒。”◆3.和悅恭謹貌。○《禮記‧玉藻》:“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鄭玄]注:“油油,說敬貌。”○[明][高攀龍]《馮敬山翁暨錢孺人伉儷七十序》:“翁乃軒髯而笑曰:‘有是哉?吾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油油于此也,一日而稱千秋也可。’”[清][錢謙益]《徐元修墓志銘》:“善飲酒,與之飲,未嘗不醉;三爵之後,油油衎衎如也。”◆4.眾多貌;廣大貌。○[漢][劉向]《列女傳‧柳下惠妻》:“[柳下惠]曰:‘油油之民,將陷於害,吾能已乎。’”[唐][崔禹錫]《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赫赫皇威振,油油聖澤滂。”◆5.悠然自得貌。○[漢][劉向]《列女傳‧柳下惠妻》:“且彼為彼,我為我,彼雖裸裎,安能污我,油油然與之處,仕於下位。”○[唐][元稹]《陽城驛》詩:“人心良戚戚,我獨樂油油。”○[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元善]當時洶洶,乃能以身明斯道,卒至遭姦被斥,油油然惟以此生得聞斯學為慶。”◆6.憂思貌。○[唐][鄒紹先]《湘夫人》詩:“日落水雲裏,油油心自傷。”

油印機(油印机),◆一種製造簡單、使用便利的印刷工具。○《詩刊》1978年第4期:“行軍身背油印機,翻身涉水打游擊。”參見“油印”。

油印,◆一種簡便的印刷方法。用刻寫或打字的蠟紙做版,用油墨印刷。○[張天翼]《包氏父子》一:“一張信紙上油印着密密的字:告訴他[包國維]本學期得留級。”○《<艾青詩選>自序二》:“不知哪兒來的一本油印的《唯物史觀淺說》,使我第一次獲得了馬克思主義階級鬥爭的觀念。”

油衣,◆用桐油塗製而成的雨衣。○[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雜說》:“以竿挂油衣,勿辟藏。”○《隋書‧煬帝紀上》:“嘗觀獵遇雨,左右進油衣。”○[宋][吳曾]《能改齋漫錄‧逸文》:“[孔公]借油衣,叟曰:‘某寒不出,熱不出,風不出,雨不出,未嘗置油衣也。’[孔公]不覺頓忘宦情。”○[清][納蘭性德]《雨霽賦》:“塗泥靜滌,平原曠邈,油衣乍脫,輕軒載道。”◆补证条目■用桐油涂制而成的雨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二部八:“她换了油衣,戴上帽子,检查一下车子,特别细心地做好清洁工作。”

油煙墨(油烟墨),◆1.[宋][周密]《癸辛雜識後集‧賈廖刊書》:“九經本最佳,凡以數十種比校,百餘人校正而後成,以[撫州]萆抄紙、油煙墨印造。”○[元][陸友]《墨史‧蒲大韶》:“近世所用[蒲大韶]墨,蓋油煙墨也。”◆2.用油煙等製成的墨。○[宋][周密]《癸辛雜識後集‧賈廖刊書》:“九經本最佳,凡以數十種比校,百餘人校正而後成,以[撫州]萆抄紙、油煙墨印造。”○[元][陸友]《墨史‧蒲大韶》:“近世所用[蒲大韶]墨,蓋油煙墨也。”

油煙(油烟),◆1.[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邇來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粗碗,然以桐油,上復覆以一碗,專人埽煤,和以牛膠,揉成之。其法甚快便,謂之油煙。”○[明][陶宗儀]《輟耕錄‧墨》:“[宋][熙豐]間,[張遇]供御墨,用油煙入腦麝金箔,謂之龍香劑。”◆2.油類未完全燃燒所產生的黑色物質,主要成分是碳,可以用來製墨、油墨等。○[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邇來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粗碗,然以桐油,上復覆以一碗,專人埽煤,和以牛膠,揉成之。其法甚快便,謂之油煙。”○[明][陶宗儀]《輟耕錄‧墨》:“[宋][熙豐]間,[張遇]供御墨,用油煙入腦麝金箔,謂之龍香劑。”◆3.烹調或燃點油燈所產生的煙氣。○[沙汀]《航線》:“那個瘦小的伙食老闆,他的眼睛已經被長年的油煙弄眯睎了。”○[沙汀]《法律外的航線》:“油煙子給人帶來了噴嚏和眼淚。”

油香,◆[伊斯蘭]教徒的一種食物。用溫水和麵,加鹽,製成餅狀,再用香油炸熟。

油瓦,◆古代一種半透明的瓦。○[宋][陶穀]《清异錄‧假天》:“貧者以室不露明,上安油瓦,以竊微光。”

油頭(油头),◆1.形容人狡猾輕浮。亦指狡猾輕浮的人。○[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四摺:“[劉衙內]原非令器,[楊金吾]更是油頭。”◆2.指塗了油的頭髮。○[宋][黃庭堅]《又戲題下岩》詩:“往往攜家來托宿,裙襦參差佛衣巾。未嫌滿院油頭臭,蹋破苔錢最惱人。”○[任淵]集注:“言兒女子混雜,汙此淨坊也。”○《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他可斷斷在屋裏圈不住了,忙忙的勻了勻粉面,刡了刡油頭,又多帶了幾枝簪子棒子。”◆3.猶油水。指不正當的便宜。○[艾蕪]《烏鴉之歌》:“這就是第一回不硬起腰子,油頭給人家吃慣了,以後休想清靜過日子。”參見“油水”。◆4.指可作為藉口的事。○[聶紺弩]《<此時此刻劇運>補義》:“為了寫文章,才翻到一本戲劇刊物《劇場藝術》第七期,意思是想偷點什麼材料或者找點什麼油頭,以便胡扯一番,動機實在不純正的。”參見“由頭”。

油條(油条),◆1.一種油炸的麵食。一般為雙股絞合的長條形,多用做早點。○《老殘游記》第二回:“園子裏面,頂着籃子賣燒餅油條的有一二十個,都是為那不吃飯來的人買了充飢的。”○[茅盾]《腐蝕‧一月五日》:“那家小飯店,事實上是點心鋪子,或是更正確的說,便是豆漿油條的攤子。”◆2.指處事經驗多而油滑的人。○[李季]《玉門兒女出征記》詩:“咱們是幹革命的,可不敢變成個戀愛油條。”◆3.指不結果實的枝杈。○《解放日報》1945.8.2:“今年種的是洋花,除了打頭,還要抹腿、打油條、打拐枝、拐卡、拐頭等。”

油田,◆可以開采的大面積的油層分布地帶。徐遲《哥德巴赫猜想‧石油頭》:“從乾油泉,就是[老君廟]油田露頭那兒滲出來的原油,順石油河水,漂流而來,一直漂流到地勢比較低凹的[赤金]。”

油素,◆光滑的白絹。多用於書畫。○[漢][揚雄]《答劉歆書》:“天下上計孝廉及內郡衛卒會者,[雄]常把三寸弱翰,齎油素四尺,以問其異語。”○[南朝][梁][任昉]《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人蓄油素,家懷鉛筆。”

油絲子煙(油丝子烟),◆在煙葉裡拌以香油,經壓後刨成的煙絲。○《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偏生那油絲子煙又潮。這個當兒,師老爺還騰出嘴來向地下呱咭吐了一口唾沫。”

油水活,◆謂輕巧活。○[柳青]《銅墻鐵壁》第十六章:“因為趕氈是一種油水活,他的手腳的肉皮活泛,不像受苦人,[胡]匪軍把他當做區幹部。”

油水,◆1.指油和水。○[宋][蘇軾]《油水頌》:“油水相搏,水去油住。”◆2.多指飯菜裡所含的脂肪質。○[沈從文]《八駿圖‧顧問官》:“某一年中事情順手點,多撈幾個外水錢,就吃得油水好些,穿得光彩些,臉色也必紅潤些。”○[孫犁]《白洋淀紀事‧女保管》:“雖說不吃好的,兩頓小米乾飯,雜麵湯油水不小。”◆3.指不正當的物質收益或額外好處。○[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摺:“倘有什麼客人到我店投宿,你只推先要房錢,看他秤銀子時,若是有些油水,你便來叫我下手。”○[葉聖陶]《四三集‧多收了三五斗》:“我們吃辛吃苦,賠重利錢借債,種了出來,他們嘴唇皮一動,說‘五塊錢一擔!’就把我們的油水一古腦兒吞了去!”◆4.古水名。今已堙塞。○[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油水》:“[油水]出[武陵][孱陵縣]西界,東過其縣北,又東北入于[江]。”◆5.指石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九‧石腦油》:“[正德]末年[嘉州]開鹽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沃之以水,則焰彌甚,撲之以灰則滅,作雄硫氣。”

油如,◆寬和貌。○[清][王夫之]《老莊申韓論》:“其言藹如也,其政油如也,患天下之相賊,而不以賊懲賊,懲天下之賊,規乎其大凡而止。”

油然,◆1.盛興貌。○《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趙岐]注:“油然,興雲之貌。”○[唐][許渾]《漢水傷稼》詩序:“此郡雖自夏無雨,江邊多穡,油然可觀。”○[宋][劉過]《沁園春‧詠別》詞:“油然川泳雲飛,但口不能言心自知。”○[歐陽山]《柳暗花明》一一四:“眾人聽見他這麼說,那滿懷的希望就像八月的禾苗,油然生長。”◆2.自然而然。○《莊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宋][陳亮]《劉夫人何氏墓志銘》:“門戶方張,和氣充滿,入其門油然生敬。”○[浩然]《艷陽天》第四章:“想到這裏,他的心中油然地升起一股熱流,一股力量。”◆3.舒緩貌。○《孔子家語‧五儀》:“[孔子]曰:‘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此則君子也。’”[宋][蘇洵]《張益州畫像記》:“惟爾[張公],安坐於其旁,顏色不變,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無矜容。”◆4.悠然;安然。○[宋][蘇軾]《次韻答王定國》:“舊雨來人今不來,油然獨酌臥清虛。”○[明][方孝孺]《息耕亭記》:“[方子]行于[越]之野,遇丈人焉,誦而耕,油然自得也。”

油錢香分(油钱香分),◆舊指布施給廟宇道觀的香火錢。○《紅樓夢》第八一回:“炕背後空屋子裏掛着一盞七星燈……底下幾篇小賬,上面記着某家驗過,應找銀若干。得人家油錢香分也不計其數。”

油乾火盡(油干火尽),◆形容罄盡。○《二刻拍案驚奇》卷八:“﹝[丁生]﹞直贏得兩人油乾火盡,兩人也怕起來,只得忍着性子住了,垂頭喪氣而別。”

油乾燈盡(油干灯尽),◆見“油乾燈草盡”。

油乾燈草盡(油干灯草尽),◆比喻很快就要死亡。○[鄒韜奮]《<萍蹤寄語初集>弁言》:“[中國]有句俗語叫做‘油乾燈草盡’,資本主義進展到了第三期,它的漸漸地崩潰,在目前‘油’雖還未‘乾’,‘燈草’雖還未‘盡’,但這樣下去,是朝着‘油乾燈草盡’的路線走去,這是很顯然的趨勢。”亦省作“油乾燈盡”。○《蕩寇志》第四四回:“[孔厚]道:‘嫂嫂揣理,小生并非不出力,只我不是神仙,那有靈芝仙藥,所用不過樹皮草根,油乾燈盡,大命已終,如何救得。’”

油氣(油气),◆1.微弱的氣息。○《醒世姻緣傳》第四八回:“[薛教授]見那丫頭打的渾身是血,只有一口油氣。”○《醒世姻緣傳》第五一回:“那日[珍哥]打得止剩了一口油氣,萬無生理;誰知他過了一月,復舊如初。”◆2.油水。○[沙汀]《炮手》:“最後,他帶點苦笑站起來了,說:‘當個參議員有好大油氣!’”參見“油水”。3.伴隨石油從油井中出來的氣體,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等。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詩刊》1977年第9期:“他喜見今夜油氣顯示分外好,決心一鼓作氣打開聚寶盆。”

油皮,◆皮膚的表層。○《紅樓夢》第九回:“[秦鍾]的頭早撞在[金榮]的板上,打去一層油皮。”○《天雨花》第四回:“一鞭抽去鮮紅冒,背上油皮揭一層。”◆补证条目■皮肤的表层。○《歇浦潮》第三四回:“拉车的受伤最轻,只膝盖上擦去一块油皮。”

油盤(油盘),◆送碗筷和菜肴用的長方形木盤。

油泥,◆1.含油的污垢。○《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眾人一看那個藍布口袋,先惡心了一陣;且不必問他是怎的個式樣,就講那上頭的油泥,假如給了剃頭的便是使熟了的絕好一條杠刀布。”○[老舍]《四世同堂》七九:“他的嗓子,因風雨無阻的吆喝了幾十年,已經沙啞,所以手裏打着個滿是油泥的木梆子。”◆2.印泥。○《上海文學》1984年第3期:“舅不知從哪裏摸出一根針,湊近火光,一星兒一星兒地剔着公章上的油泥。”

油墨,◆印刷用的黏性油質,用植物油、礦物油、合成樹脂以及揮發性溶劑等加入各種顏料或油煙調製而成。

油門(油门),◆內燃機上調節燃料供給量的裝置,油門開得越大,機器轉動得越快。○[艾青]《在浪尖上》詩:“如今,年輕的司機,開着一輛推土機,正在加大油門,清除長期積累的垃圾。”

油輪(油轮),◆設有裝液體的貨艙、專用於載運散裝石油的輪船。○《人民日報》1969.4.14:“我國工人階級首次建造的一萬五千噸油輪--‘大慶二十七號’,四月二日勝利下水了。”

油料作物,◆種子含有多量油脂的農作物。如油菜、芝麻、大豆、花生等。

油料,◆1.植物油的原料。參見“油料作物”。◆2.指油充當的燃料。如:幾分鐘之後飛機的油料即會用盡。

油口,◆古[油水]流入[長江]處,在今[湖北省][公安縣]北。○《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備]立營於[油口],改名[公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三》:“又東右合[油口],又東逕[公安縣]北,[劉備]之奔[江陵],使築而鎮之。”

油井,◆開采石油的井。○[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异七‧鹽山糖樹》:“予昔使[蜀],曾聞其地有油井、火井。”○《花城》1981年第3期:“油井保住了,[邢學蘭]負了重傷,住進了醫院。”

油雞(油鸡),◆1.食品名。將雞用油和醬油等作料烹炙而成。○《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一時,端進菜來。潑滿的燕窩,滾肥的海參,大片的魚翅以至油雞填鴨之類,擺了一桌子。”○[魯迅]《華蓋集續編‧上海通信》:“挑夫(即本地之所謂‘夫子’)和茶房還是照舊地老實;板鴨,插燒,油雞等類,也依然價廉物美。”◆2.雞的一個品種,羽毛多為黃色或紅褐色,腳上有羽毛,身體較肥,卵較大。○[魯迅]《彷徨‧傷逝》:“吃了籌錢,籌來吃飯,還要喂[阿隨],飼油雞。”◆补证条目■鸡的一个品种,羽毛多为黄色或红褐色,脚上有羽毛,身体较肥,卵较大。○《霓裳续谱·数岔·骂鸡王奶奶住在街西》:“公雞打鳴,還有些油雞,牡雞下蛋,還會孚雞。”

油火蟲蟲(油火虫虫),◆方言。即螢火蟲。○[劉半農]《瓦釜集‧第三歌》:“姐肚裏勿曉得郎來郎肚裏也勿曉得姐,同看仔一個油火蟲蟲飄飄漾漾過池塘。”

油火,◆燈火。借指燈火費。○《元典章‧戶部二‧官吏》:“吏人所用餘食、油火、紙札,仰本管上司於祇應錢內斟酌從實應付。”

油畫(油画),◆1.古時指用油彩塗繪。○《晉書‧輿服志》:“皇后先蠶,乘油畫雲母安車,駕六騩馬;油畫兩轅安車,駕五騩馬,為副。”○《宋史‧輿服志一》:“玉輅,自[唐][顯慶]中傳之,至[宋]曰‘[顯慶]輅’,親郊則乘之。制作精巧……其制:箱上置平盤、黃屋,四柱皆油畫刻鏤。”◆2.西洋畫的主要畫種,用快乾油調和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版上繪成。○[曹禺]《雷雨》第一幕:“右邊壁爐上有一隻鐘,墻上挂一幅油畫。”○[茅盾]《喜劇》:“真不料[金]的眉頭也皺起來了,換上一枝煙,猛力吸着,這位主人仰起臉看墻上的裸體油畫。”◆补证条目■西洋画的主要画种,用快干油调和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版上绘成。○清怡亲王《谕班达里沙等六人归在郎士宁处学画》:“怡親王諭將畫油畫烏林人佛延、栢唐阿全保、富拉他、三達里等四人留在造辦當差,班達里沙、八十、孫威鳳、王玠、葛曙、永泰等六人歸在郎士寧處學畫。”

油花,◆1.湯或帶湯食物表面上浮着的油滴。如:這碗湯飄了很多油花。◆2.油滑輕浮。○《豆棚閑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有幾個油花和尚,挾了疏簿上前打話,求他布施。”◆补证条目■油滑轻浮。○《吴江雪》第八回:“那丘石公尤其惡賴……聞得衆位各出分金二兩,他却來做個分頭,銀子一釐也没有,只出兩個肩頭扛着一張嘴,又且胡言亂道,一味油花,更貪酒色。”

油黑,◆黑裡發光。○[沙汀]《代理縣長》:“這是一個沉默寡言的青年人,油黑的面孔上生着幾顆面皰。”○[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二:“姑娘蹲在井邊上,弓下了腰子。兩根粗大、油黑的辮子從她背上溜下去,發尖拖到了井裏。”

油漢(油汉),◆方言。即蚜蟲。○[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六章:“‘甭理他!’[梁三老漢]正義地說,‘啥老人?[拴拴]和媳婦是兩棵嫩白菜,他是油漢。非得把人家娃們叮乾哩,他才死呀!’”

油海,◆指特大油田。○《解放軍報》1977.1.11:“從那個嚴冬在[大慶]鑽探出第一口油井,到現在延伸到[渤海]波濤,遼闊原野,鋪展開浩瀚無邊的油海。”

油果子,◆一種油炸的麵食。○[瞿秋白]《餓鄉紀程》一:“他卻要扣我四毛錢,叫我在車上拿什麼買油果子吃呢!”

油果兒(油果儿),◆一種油炸的食品。○[明][無名氏]《長生會》第三摺:“我如今洗了心,伏侍着上八洞神仙,他都去茶食衚衕買油果兒吃去了。”

油果,◆即油果儿。一种油汆的食品。○《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粘單一紙,計開:湯猪一口,湯羊一腔,神食一卓,祭糖一卓,油果一卓,樹果一卓。”

油光光,◆形容非常光亮。○[葉聖陶]《皮包》:“[趙科員]一眼就認出他的老朋友--油光光的,飽鼓鼓的,由兩條皮帶捆住,是[黃科長]的皮包,現在正在[白警官]的左手裏。”○[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老猴兒]實在並不老,看去只有四十歲模樣,不過老早就禿了頂,頭頂油光光的只有幾根毛,橫梳過去,表示曾經還有過頭髮。”○[楊朔]《我的改造》:“骨子裏卻像一滴油滴到人民的大海裏,總漂在浮面上,油光光的有點刺眼。”

油光,◆油膩光亮;光亮滑潤。○[冰心]《寄小讀者》二八:“[上海]實在住不了!長裙短衫,蝶翅般的袖子,油光的頭,額上不自然的剪下三四縷短髮。”○[曹禺]《日出》第四幕:“[胡四]煙容滿面,一臉油光。”○[周而復]《生與死》:“他使用這些傢具有二十年啦,柄子上磨得油光發亮。”◆补证条目■油腻光亮;光亮滑润。○《红楼梦》第八回:“先就看見寶釵坐在炕上作針綫,頭上挽着黑漆油光的兒。”

油風(油风),◆中醫學病症名。即斑禿,俗稱鬼剃頭。患者頭髮突然呈局部斑塊脫落。經過一定時期,能自然痊愈。○《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油風》:“油風毛髮乾焦脫,皮紅光亮癢難堪,毛孔風襲致傷血,養真海艾砭血痊。”

油房,◆即油坊。○《西游記》第九一回:“及至東關廂,見那兩邊茶坊酒肆喧嘩,米市油房熱鬧。”參見“油坊”。◆补证条目■即油坊。○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你那油房、磨房、解典庫,你待賣與别人,我也着人暗暗的轉買了。”

油鬥(油斗),◆謂糾纏着格鬥。○《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這個和尚倒來得恁的了得!若合他這等油鬥,鬥到幾時?”

油燈(油灯),◆用植物油做燃料的燈。○[唐][韓愈]《月蝕詩效玉川子作》:“油燈不照席,是夕吐燄如長虹。”○[明][高啟]《中秋翫月張校理宅得南字》:“但怪流輝入敗戶,油燈失燄留孤龕。”○《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那廚房裏墻上掛着一盞油燈,案上雞鴨魚肉以至米麵俱全。”○[楊朔]《征塵》:“穿過一間漆黑的小屋,我踏進另外一間,壁上挂的油燈裊着青煙,兩張跛腳的八仙桌子擺在地上。”

油單紙,◆涂油的纸。○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剛出的這門,四下裡布起雲來,則是盆傾瓮瀽相似。早是我那婆子着我拿了兩块油單紙,不是都壞了?”○明姚茂良《双忠记·投虏》:“有人來買散毒膏,立青搽上油單紙。”

油單(油单),◆塗油的布。可用以防濕。○[晉][張華]《博物志》卷四:“胡粉、白石灰等以水和之,塗鬢鬚不白。塗訖著油單裹令溫煖,候欲燥未燥間洗之湯,則不得著。”○[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一摺:“我則怕蓋行李的油單有漏處,我與你須索從頭覷。”

油大,◆方言。指豬肉。○[艾蕪]《端陽節》一:“怎麼?你今天晚上要請我吃油大嗎?”[李劼人]《天魔舞》第二四章:“真是的,一年教到頭,我沒見你吃一頓油大。”

油船,◆1.塗上油的牛皮船。○《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曹仁]遣將軍[常彫]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須]中州。”○《資治通鑒‧魏文帝黃初四年》:“[仁]遣其子[泰]攻[濡須城],分遣將軍[常雕]、[王雙]等乘油船別襲中洲。”○[胡三省]注:“油船,蓋以牛皮為之,外施油以扞水。”◆2.設有裝液體的貨艙,專用於運輸散裝石油的輪船。參見“油輪”。

油蟲(油虫),◆即蚜蟲。○[梁斌]《紅旗譜》九:“春天開凍的時候,人們在園裏用土把梨樹培好,把土臺拍得明光光的,好叫油蟲爬不上去。”參見“蚜蟲”。

油草,◆草名。○[清]屈大均《廣東新語‧草語‧油草》:“油草,[永安縣]水際多產之。每開花結米,可占有年。予詩曰:‘油草花開卜有年。’”

油藏,◆儲存在油捕中的石油叫“油藏”。○[劉白羽]《石油英雄之歌》:“這兒的地質情況非常之好,就是豐富的油藏還沒找到。”

油彩,◆1.含有油質的顏料。○[茅盾]《路》八:“因為飽受煤煙,油彩的顏色已經不鮮明,構圖也很簡單,委實沒有吸引人的資格。”○[魏巍]《東方》第四部第二四章:“他們的臉上都塗着油彩,男孩子頭上包着羊肚手巾,女孩子腰裏繫着紅綠彩綢,細長的紅色的腰鼓,在早晨的陽光裏紅得耀眼。”◆2.指油畫。○[許地山]《危巢墜簡‧無憂花》:“壁上挂的,一方面是[香光]、[石庵]底字畫,一方面又是什麼表現派後期印象派底油彩。”

油布,◆塗上桐油的布,用以防水防濕。

印油,◆1.製作印泥時所加之油。○[元][吾丘衍]《學古編》附錄《印油法》:“印油法:香油浸皂角於磁器內,煎過放冷,和熟艾成劑,次加銀硃,以紅為度。”◆2.專供印台用的油質液體,有紅、藍、紫等色。

洋油,◆1.方言。煤油。○[清][俞樾]《茶香室叢鈔‧猛火油》:“猛火油,疑即今洋油之類,今洋油得水則益熾,因有得水則出火之說矣。”○[茹志鵑]《高高的白楊樹‧黎明前的故事》:“[米米]就點起洋油爐子,家裏還有麵粉,自己動手做起餅來。”◆2.從國外進口的煤油、汽油等。○[茅盾]《春蠶》一:“軋軋軋的輪機聲和洋油臭,飛散在這和平的綠的田野。”○[張天民]《創業》三二:“[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煙油(烟油),◆指鴉片煙槍或其他煙杆裡的油垢。○[清]林則徐《瀝陳民間煙土槍具仍宜收繳片》:“溺於鴉片之人,直以其槍為性命,緣新槍不能過癮,總須平素用熟,有煙油久漬其中者方能適口。”○[趙洪進]《草地紀事》:“我用小樹枝把煙油絞出來,和乾樹葉揉在一起,抽一口試試。”

香油錢(香油钱),◆捐給寺廟備購香燭、燈油以奉神佛的錢。○《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皇甫松]﹞見一個打香油錢的行者,正在那裏打香油錢。”○《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這[大相國寺]裏知寺廝認,留苦行在此間打化香油錢。”

香油,◆1.有香味的油。○《北史‧赤土國傳》:“其俗,皆穿耳翦髮,無跪拜之禮,以香油塗身。”○[宋][蘇軾]《物類相感志‧總論》:“香油抹烏龜眼,則入水不沈。”○《宋史‧外國傳五‧三佛齊國》:“四時之氣,多熱少寒,冬無霜雪,人用香油塗身。”◆2.特指芝麻油,有些地區亦指稱菜油或豆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穀一‧胡麻》:“胡麻油即香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穀一‧胡麻》:“香油能殺蟲,而病發癥者嗜油。”○[魯迅]《彷徨‧傷逝》:“我立刻轉身向了書案,推開盛香油的瓶子和醋碟。”

烏油油(乌油油),◆形容黑而潤澤。如:北大荒烏油油的黑土,肥沃异常。如:烏油油的頭髮被太陽照得發出閃光。

烏油(乌油),◆謂黑而光潤。○《紅樓夢》第四六回:“只見他……蜂腰削背,鴨蛋臉,烏油頭髮。”○[茅盾]《子夜》一:“前面一所大洋房的兩扇烏油大鐵門霍地蕩開,汽車就輕輕地駛進門去。”

萬金油(万金油),◆1.藥名。用薄荷腦、樟腦、桂皮油、桉葉油等加石蠟製成的膏狀藥物,治頭疼、輕微燙傷等。應用範圍很廣,但不能治大病。今稱清涼油。○[曹禺]《北京人》第一幕:“總有一天我能發明一種像萬金油似的藥。”◆2.比喻什麼都能做,但什麼都不擅長的人。如:他是個萬金油幹部。

頭油(头油),◆抹頭髮的油質化妝品。○[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元旦》:“更間有……賣桂花頭油搖喚嬌娘聲,賣合菜細粉聲,與爆竹之聲相為上下,良可聽也。”

頭香油(头香油),◆即頭油。○[沈從文]《雨後及其他‧柏子》:“這種頭香油是他所熟習的。”參見“頭油”。

田油子,◆方言。指農村中處世經驗多而油滑的人。○[張天翼]《畸人集‧菩薩的威力》:“那些田油子雖然別扭,一進屋子來可也對[施真人]作了個揖。”

素油,◆從植物子實中榨取的食用油。相對於葷油而言。◆补证条目■从植物子实中榨取的油。相对于荤油而言。○《王跃文作品精选·油糊辣子葱姜蒜》:“干红辣子,切成小段,文火焙炒,伴以素油。”○叶灵凤《灵魂的归来·家乡食品》:“这种泡好了的臭面筋,作灰白色,可以就这么像吃腐乳一样的生吃,也可以用素油炸了来吃。”

松節油(松节油),◆從松柏科植物的樹脂中蒸餾而得的揮發性油,為無色或淡黃色芳香液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用於醫藥。◆补证条目■从松柏科植物的树脂中蒸馏而得的挥发性油,为无色或淡黄色芳香液体。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用于医药。○张承志《放浪于幻路》:“先用松节油和排笔刷满画布,就需要一段时间。”○《文汇报》2007.12.5:“留下的痕迹可用松节油或洗甲水浸泡一会儿,然后用指揉搓即可。”

食油,◆供食用的油。如菜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

石油,◆1.一種液體礦物。是不同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燃燒,一般呈褐色、暗綠色或黑色,滲透在巖石的空隙中。○[宋][沈括]《夢溪筆談‧雜志一》:“[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一‧石腦油》:“石油所出不一。國朝[正德]末年,[嘉州]開鹽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近復開出數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于井爾。”◆2.指煤油。○[清][黃遵憲]《番客篇》:“分光然石油,次第輝銀釭。”○[魯迅]《野草‧好的故事》:“燈火漸漸地縮小了,在預告石油的已經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燈罩很昏暗。”

省油燈(省油灯),◆古時一種節油的燈盞。○[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十:“[宋文文公]集中,有《省油燈盞》詩,今[漢嘉]有之,蓋夾燈盞也。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於其中,每夕一易之。尋常盞為火所灼而燥,故速乾,此獨不然,其省油幾半。”後以比喻和善易處或膽小怕事的人。○[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十二章:“叫他有本事搗吧!總有一天,他會知道,姓[黃]的不是省油燈。”

生油,◆1.未經熬煉的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穀一‧胡麻》引[寇宗奭]曰:“炒熟乘熱壓出油,謂之生油,但可點照;須再煎鍊,乃為熟油,始可食,不中點照。”◆2.指花生油。

入監油(入监油),◆指獄官向初入獄犯人所索的賄賂。油,油水。○[明][湯顯祖]《牡丹亭‧硬拷》:“(淨扮獄官,丑扮獄卒持棍上)試喚[皋陶]鬼,方知獄吏尊。咄,[淮安府]解來囚徒哪裏?(生見舉手介)[淨]見面錢?[生]少有。[丑]入監油?[生]也無。”

輕油(轻油),◆1.從石油分餾出來的沸點低於350℃的餾分,包括汽油、煤油、柴油。◆2.從煤焦油分餾出來的,沸點低於170℃的餾分,黃色至褐色,用作化工原料。

清油,◆1.謂古代將帥的帳幕。亦借指幕府。油,指油布帳幕。○[唐][劉禹錫]《酬令狐相公早秋見寄》詩:“熊羆交黑鎙,賓客滿清油。”○[宋][陸游]《憶山南》詩之一:“朝陪策畫清油裏,莫醉笙歌錦幄中。”◆2.方言。植物油;素油。○[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二:“[韓老六]手忙腳亂,從炕上爬起來的時候,白綢衫的袖子把煙燈打翻,清油淌出來。”○[李劼人]《天魔舞》第十四章:“主人常常見葷,做飯洗衣的[向嫂]又哪能專吃清油小菜?何況只一個女工,多一鏟少一鏟也不在乎。”◆补证条目■方言。植物油;素油。○《西游记》第二一回:“他本是靈山脚下的得道老鼠;因爲偷了琉璃盞内的清油,燈火昏暗,恐怕金剛拿他,故此走了,却在此處成精作怪。”

青油油,◆形容青綠而潤澤。○[唐弢]《自春徂秋‧綠》:“下過幾陣細雨,荒坪上又塗上一層淺淺的顏色,青油油地,如沙漠的綠洲。”

青油士,◆借指幕僚。○[宋][劉克莊]《水調歌頭‧游蒲澗追和崔菊坡韻》詞:“青油士,珠履客,各凋殘。四方蹙蹙靡騁,獨此尚寬閑。”

青油燈(青油灯),◆油燈。其光青熒,故名。○[葉紫]《火》一:“房間裏只有煙榻上點着一盞小青油燈,黃豆子樣大,一跳一跳的。”

青油,◆1.又叫梓油。○[中國]特產。用於油漆等。一說即黑漆。○《南齊書‧輿服志》:“皇太后、皇后重翟車……蓋,金塗,爪支子花二十八,青油俠碧絹黃絞蓋,漆布裹。”◆2.見“青油幕”。

乾性油(干性油),◆指塗成薄層後,在空氣中能幹燥而結成一層固體膜的油脂,如棉子油、亞麻油、桐油等。是製造油漆、塗料等的重要原料。

汽油機(汽油机),◆以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

汽油燈(汽油灯),◆即汽燈。○[方之]《在泉邊》:“去年我們青年們又車了幾個野塘,捉了幾十斤魚,買了那盞汽油燈。”參見“汽燈”。

汽油,◆碳氫化合物的混合液體,是分餾石油時,沸點範圍大約在40°--200℃之間所取得的餾分。易揮發,燃點很低。主要用作汽油機的燃料。也用作橡膠、油漆等的溶劑。○[孔厥][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唧筒吸飽了汽油,噴射到崗樓上,擲彈筒配合着打。”○[陳登科]等《破壁記》第一章:“你喝了幾年汽油,會開車嗎?”

起油,◆1.除去油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他們不知那個說是滑石粉,可以起油的。”◆2.吸油;耗油。○[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十六:“他往來照顧這六盞油燈,常常嘀咕着:‘六雙燈捻像六對老龍,起油像起水似的。’”

皮油,◆白色蠟狀物質,可製蠟燭、肥皂等。○[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皮油》:“其皮油造燭,截苦竹筒兩破,水中煮漲(不然則粘帶),小篾箍勒定,用鷹嘴鐵杓挽油灌入,即成一枝。插心於內,頃刻凍結,捋箍開筒而取之。”

牛油,◆牛脂的俗稱。熬煮牛的內臟脂肪所得的油脂,可供食用,也是製肥皂和脂肪酸的重要原料。○[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江泰]想開一個一本萬利的肥皂廠……熬開一大鍋黃澄澄的濃湯,但製成時,一塊塊胰子軟嘰嘰的像牛油。”◆补证条目■牛脂的俗称。熬煮牛的内脏脂肪所得的油脂,可供食用,也是制肥皂和脂肪酸的重要原料。○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制造食物之秽》:“在蘭谿觀製南棗,用牛油拌之乃見光彩,故嗅之微有羶氣也。”

面油,◆潤面油脂。○[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一:“禮部[王員外]言:今謂面油為玉龍膏,[太宗皇帝]始合此藥,以白玉碾龍合子貯之,因以名焉。”

滿天打油飛(满天打油飞),◆方言。謂到處游蕩,沒有確定的落腳的地方。○[老舍]《駱駝祥子》七:“像你這麼老實巴焦的,安安頓頓的在這兒混些日子,總比滿天打油飛去強。”原注:“滿天打油飛,即各處游蕩,沒個准地方落腳。”

老油子,◆指世故極深、油滑成性的人。○[老舍]《駱駝祥子》一:“至於講價爭座,他的嘴慢氣盛,弄不過那些老油子們。”

老油條(老油条),◆方言。指處世圓滑,作風疲沓的人。◆补证条目■方言。指处世圆滑,作风疲沓的人。○王朔《刘慧芳》:“爸,你说这话就像个老油条。”

精油,◆又名芳香油。由芳香植物的花、葉、樹皮、根、莖、果實或種子等蒸餾、壓榨、萃取或吸附提製而得的具有香氣的揮發油。如松節油、薄荷油等。

京油子,◆指久住[北京]而老於世故的油滑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二回:“這個會辦生得一張小白臉兒,又是那麼打扮,倒很像個京油子,可惜說起話來是[湖南]口音。”○[老舍]《趙子曰》第十一:“[崔掌櫃的]是個無學而有術的老‘京油子’。”

機油(机油),◆用於機器上的潤滑油。◆补证条目■用于机器上的润滑油。○海岩《平淡生活·她为脱罪而毒*亲女》:“警察已在别墅的车库发现了半桶防冻液,还在这间凌乱的车库里,采集到优优一只沾了机油的鞋印和几枚指纹。”○朱秀海《波涛汹涌》:“他三十岁上下,有点老相,下巴上不多的几根胡子好久没有刮,工作服上满是机油。”

火油,◆1.可以燃燒的油。○[宋][范坰][林禹]《吳越備史‧文穆王》:“戰血既漬,踐豆者靡不顛踣,命進火油焚之。”○《宋史‧外國傳五‧三佛齊國》:“[開寶]四年,遣使[李何末]以水晶、火油來貢。”◆2.方言。指煤油。

黃油(黄油),◆1.塗油的黃絹。○《隋書‧禮儀志五》:“﹝翟車﹞其車側飾以翟羽,黃油纁黃裏,通幰。”○《資治通鑒‧齊和帝中興元年》:“以黃油裹[東昏]首。”○[胡三省]注:“黃絹施油可以禦雨,謂之黃油。”◆2.一種食品佐料。從牛奶中提取。如:黃油塗麵包。◆3.潤滑油。石油中分餾出的膏狀油脂。如:機器的保養,要經常注入黃油。

花生油,◆用花生米榨的油。含脂肪較多,供食用,也可作製造肥皂、化妝品等的原料。

胡桃油,◆胡桃煎製的油。○[北齊]時用以塗畫。○《北齊書‧祖珽傳》:“除[珽]尚藥丞,尋遷典御。又奏造胡桃油,復為割截免官。”○《北齊書‧祖珽傳》:“[珽]善為胡桃油以塗畫。”○[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天文、畫繪、棋博、鮮卑語、胡書、煎胡桃油,鍊鍚為銀,如此之類,略得梗概,皆不通熟。”

紅油,◆即辣椒油。○贾平凹《入川小记》:“第一次进饭店,见那红油素面,喜得手舞足蹈,下决心天天吃这红油面了。”○《文汇报》2006.8.16:“由于价格低廉,一些不法商贩在食品中使用苏丹红,代替传统干炸辣椒提取红油。”

黑油油,◆黑得發亮。○《儒林外史》第四二回:“自己扯開褲腳子,拿出那一雙黑油油的肥腿來搭在細姑娘腿上。”○《紅樓夢》第一○一回:“由不得回頭一看,祇見黑油油一個東西在後面伸着鼻子聞他呢。”○[古華]《芙蓉鎮》第一章:“白胖富態、腦後梳着黑油油獨根辮子的媳婦也是北方下來的。”

黑油,◆黑色油漆。○[宋][陳與義]《與季申信道自光化入鄧書事》詩之一:“[孫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元史‧輿服志》:“庶人……帳幕用紗絹,不得赭黃,車輿黑油,齊頭平頂皂幔。”

寒具油,◆○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引南朝宋虞龢《论书表》:“桓玄愛重書法,每讌集,輒出法書示賓客。客有食寒具者,仍以手捉書,大點污。後出法書,輒令客洗手,兼除寒具。”■后因以“寒具油”指书画上因观赏者不小心而留下的污迹。多含观赏书画应小心珍爱之意。○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之一:“怪君何處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摩挲忍污寒具油,激賞欲浮大白酒。”

鬼胡油,◆猶鬼胡由。鬼花樣,令人難以捉摸的心計、勾當。○《金瓶梅詞話》第八二回:“假認做女婿親厚,往來和丈母歪偷,人情裏包藏鬼胡油。”

光油油,◆光滑明亮貌。○[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摺:“下工夫將額顱十分掙,遲和疾擦倒蒼蠅,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魯迅]《彷徨‧示眾》:“胖孩子卻看見那白背心正研究着這發亮的禿頭,他也便跟着去研究,就只見滿頭光油油的,耳朵左近還有一片灰白的頭髮。”◆补证条目■光滑明亮貌。○《说岳全传》第四二回:“宋朝將士,矻支支咬碎口中牙;金國平章,光油油睁圓眉下眼。”○《水浒后传》第二八回:“〔呼延鈺〕竟把帽子除下丢在路旁,光油油露箇總角兒。”

反油,◆方言。謂反覆無常。○[孫犁]《村歌下篇四》:“不好辦。這個人好反油。春天批評了一下,好些了;這些日子,一當秋收大隊長,又鬧起來了。”

豆油,◆大豆榨出的油。可供食用、藥用,也是工業原料。○[夏堅勇]《東南西北話曲塘》:“[上官]運鹽河畔,每每看到一隊隊精壯漢子打着赤膊,喊着號子,把一壇壇豆油、燒酒抬上高桅深艙的航船。”

動物油(动物油),◆從動物取得的油脂,如牛油、豬油、鯨油等。供食用,也可以做潤滑劑和化工原料。

丁香油,◆由干燥丁香花蕾经蒸汽蒸馏制成的芳香油。无色至深黄色的液体。主要用于调制香精,也用作食品、医药、烟用香料。○《人民日报》1980.10.29:“从花蕾中提炼出来的丁香油,可制成各种高级香料。”

燈油(灯油),◆供點燈用的油。○《雲笈七籤》卷八五:“置一甕,為貯燈油之器。一夕自滿,累歲然燈,用之不滅。”○[沙汀]《淘金記》三:“現在,簡直連燈油也照不起了!”

燈乾油盡,◆见“燈盡油乾”。

燈盡油乾,◆灯油耗尽,灯火熄灭。多比喻财产罄尽或人精力耗尽行将死亡。○明孟称舜《英雄成败》第二折:“燈盡油乾,斷書殘簡將人賺,廿載孤寒,空折煞英雄漢。”○《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催征牌票,雪片交加,差人個個如狼似虎。莫説雞犬不留,那怕你賣男鬻女,總是有田産的人,少不得直弄得燈盡油乾。”○《镜花缘》第二七回:“因他終年不眠,熬的頭暈眼花,四肢無力,兼之日夜焦愁,胸中鬱悶,一經睡去,精神涣散,就如燈盡油乾,要想氣聚神全,如何能够?自然魄散魂銷,命歸泉路了。”■亦作“燈乾油盡-燈乾油盡”。○茅盾《劫后拾遗》五:“何太太看着丈夫这种神情,猛想起了俗语所谓‘灯干油尽’四个字来,心头便打了个冷噤。”

大油,◆豬油。

打油詩(打油诗),◆舊體詩的一種。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拘於平仄韻律。相傳為[唐]代[張打油]所創。○[清][錢泳]《履園叢話‧笑柄‧打油詩》:“按打油詩始見于《南部新書》,其無關於人之名節者,原未嘗不可以為游戲。”○[胡適]《讀沈尹默的舊詩詞》:“我常說那些轉彎子的感事詩,與我們平常做的打油詩有同樣的性質。”

打油火,◆南方巫師進行驅鬼治病的一種迷信活動。○[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予在[郴州]時……又聞南巫有打油火法:熱油於釜,百沸而沃之以水,綠火騰上,巫以袖取之,至病人見魔之所,啟其袖而數放之,碧燄滿空,物遭之而不然也。”○《西南少數民族風俗志‧彝族》:“打油火,施於疾病沉之時。其法是畢摩將油放入鍋中煮沸,念咒作法之後,口吹滾油於竹帚之上,竹帚驟然起火,以驚嚇逐走鬼魔。”

打油歌,◆即打油詩。○[清][蔣士銓]《臨川夢‧遣跛》:“渾不用折葦橫江,乘桴浮海,唱一隻打油歌,無防礙。”○[清][楊靜亭]《<都門雜詠>序》:“緣《都門紀略》書成,友人再三慫恿,遂勉施效顰,補成打油歌若干首。”參見“打油詩”。

打油飛(打油飞),◆見“打游飛”。

打油,◆1.用油提子舀油。亦指零星地買油。如:打油錢不打醋。◆2.榨油。○[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一:“楷樹子如蔓荊實,有紅黑二色,黑子打油,可以點燈。”○[沈從文]《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敢放下那本大書》:“我們必得經過好幾個榨油坊,遠遠的就可以聽到油坊中打油人唱歌的聲音。”◆3.指打油詩。○《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簾捲水西樓,一曲新腔唱打油。”○[明][楊慎]《升庵詩話》卷十四:“[江]南呼成俗之詞曰覆窠,猶今云打油也。○[杜公]謂之俳諧體。○[唐]人有[張打油]作《雪詩》云:‘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三:“[許道真]《眼兒媚》云:‘持杯笑道,鵝黃似酒,酒似鵝黃。’此等句看似有風趣,其實絕空淺,即俗所謂打油腔,最不可學。”◆4.指作打油詩。○[魯迅]《書信集‧致林語堂》:“前函令打油,至今未有,蓋打油亦須能有打油之心情,而今何如者。”參見“打油詩”。

赤油,◆指用紅油塗過的布帛。古代常用以裝飾器仗或車輿等,以示尊貴。○[晉][崔豹]《古今注‧輿服》:“殳,前驅之器也,以木為之。後世……以赤油韜之。”○《晉書‧輿服志》:“﹝天子法車﹞以赤油,廣八寸,長三尺,注地,繫兩軸頭,謂之飛軨。”○《隋書‧禮儀志五》:“采女、皇女、諸王嗣子、侯夫人,皆乘赤油搨幢車。”○[宋][蘇軾]《擇勝亭銘》:“赤油仰承,青幄四張。”○[宋][蘇轍]《旦起理髮》詩:“近聞西邊將,袒裼擁馬鬃。歸來建赤油,不復儕伍同。”

兵油子,◆在舊軍隊中長期當兵並沾染了惡習的士兵。○[張天翼]《仇恨》:“他們從前也是老百姓,也恨着兵油子。”○[沙汀]《還鄉記》三:“而這個也正是一般兵油子的可憐收場。”○[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十一章:“快要過陰曆年了。有少數兵油子造謠生事,說[滇][桂]軍提前發雙餉,[湘]軍苦,沒有幹頭。”

板油,◆豬的體腔內壁上呈片狀的脂肪。○[張天翼]《清明時節》:“豬油呢,差不多用了--唵,兩斤板油只熬得……”○《雨花》1981年第4期:“食品公司跟着批給[朱喬甫]二百斤板油,並派人送上門。”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