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混棉,什么叫混合棉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1-27 03:07:31

将络好筒子的纱(线)按规定长度摇成绞纱(线),便于包装,运输及工序加工等。



成包工序

什么是混棉,什么叫混合棉(13)

主要任务

将绞纱(线)、筒子纱(线)按规定重量、团数包数、只数等打成一定体积的小包、中包、大包、筒子包,便于储藏搬运。



整经工序

什么是混棉,什么叫混合棉(14)

1.整经的任务

根据工艺设计的规定,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为形成织轴做好初步准备。

2.整经的要求

(1)整经时经纱须具有适当的张力,同时尽可能保持经纱的弹性和张力。

(2)在整经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尽量均匀一致。

(3)经纱轴上的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要均匀(指经轴横向和内外层纱线),经轴表面要贺正,无凹凸不平现象。

(4)整经根数、长度或色经排列循环必须符合织造工艺设计的规定。

(5)整经机生产效率要高,回丝要少。



浆纱工序

什么是混棉,什么叫混合棉(15)

任务和要求

经纱在织机上织造时,要受到综、筘、停经片等的反复摩擦作用和开口时大小不断变化着的张力作用。末浆的经纱,由于有许多毛羽露在纱的表面,因此在织机上受到摩擦和张力的反复作用时,纱上的毛羽就会松开、起毛,部分纤维与纱分离,最后会引起经纱断头,这样不仅增加了织机的断头率,降低了工人的看台数,还会影响棉布的质量。

为了减少织机上的断头率,经纱要经过上浆工程,使经纱具有较大的光滑度,坚牢度,上浆的过程就是几个经轴上的经纱并成一片,使其通过浆液,然后经过压榨、烘干、卷绕成织轴。

经过上浆后的经纱,由于浆液使四周突出的纤维粘附在纱的条干上,提高了纱的光滑度,同时浆液烘干后也在经纱上形成一层浆膜,增大了经纱的抗摩能力,另一方面浆液渗透到经纱内部把部分纤维互相粘着起来,当纱线受到拉伸时,台以阻碍纤维在纱线内的相互移动,从而提高了经纱的强力。

根据许多浆纱的横截面表明浆液渗入到经纱内部的深度是不大的,大部分浆液都被覆在纱的表面上。如果浆液完全不能渗透到纱线中去,那就只能在纱的表面形成一层浆膜,它粘在纱线上很脆弱,在织造过程中很容易脱落。如果浆液全部渗透到纱线中去,纱线中的大量纤维都粘着起来,这时纱的强度虽然增加许多,但纱的伸长度却会显著下降。因为伸长度决定于棉纱中的纤维的弯曲度及其相互之间的移动。上浆后,由于浆液渗入纱内,浆膜覆盖在纱的表面,以及毛茸的粘附,障碍了拉伸经纱时纤维在经纱内的自由移动。因此上浆后的经纱,其伸长度均有所下降。这样的浆纱在织造过程中,不能抵抗时刻变化着的负荷。经验证明,单纯追求浆涨强度的增加,其结果在一定限度后,织机的断头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因此,适当的增加纱的的强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经纱的弹性,减少经纱的毛茸现象和摩擦系数,这是上浆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经纱都要经过上浆,但有足够光滑度和强度的股线只须经过并轴工序即可,有的可作拖水处理。

浆纱工程包括两个工序:调浆工序(配制浆液)和上浆工序要把前沿液粘附在经纱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绕在织轴上。为了达到上浆纱机械的目的,对浆料浆纱机械的基本要求如下:

1.对浆液和浆料的要求

(1)浆液不仅应能桥头经纱的表面,同时还应能部分地渗透到纱的内部去,烘干后能在纱上形成一层浆膜。

(2)浆料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不致使浆液凝固成为坚硬的薄膜,而降低经纱的弹性和伸长 。

(3)浆料应具有防腐性。

(4)浆料应不致操作经纱,综筘和机件。

(5)浆料应易于从织物上除去,不致影响漂洗和印染工程。

(6)浆液的性能应相应稳定。

(7)浆液应用价值低廉、货源充足的原料来配制,并尽可能的不采用主要粮食。

2.对浆纱机械的要求

(1)应能保持一定的上浆率。

(2)应能保持一定的烘干回潮率,并使蒸汽消耗得最少。

(3)应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经纱的弹性。

(4)速度高,产量高。

(5)机物料损耗少,回丝少,耗电少。



穿经工序

什么是混棉,什么叫混合棉(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