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的清蒸,晶莹剔透。
当年,一锅味道香浓的腊鸭饭被端上餐桌时,代表着西湖塘人合家团圆。黎谭生记忆中,每至此时的父亲便会拿出一瓶“九江双蒸”,为自己斟酒一杯。夹一块腊鸭肉,口中一嘬,正当回味时,再佐一口白酒,无疑是最佳搭配。一嘬一佐间,虽没有如今大快朵颐的畅爽之感,却有吃完连灵魂里都是香气的专属快乐。
直至今日,西湖塘腊鸭在餐桌上呈现着不同的姿态,当地人甚至推出了全鸭宴:一同晾晒制作的腊鸭舌、腊鸭掌、腊鸭肾等将在一锅浓汤中焕发新姿。而在焖炒煮烹间,腊鸭不同部位与不同的烹饪方式奇妙地排列组合,呈现不同吃法、不同味道、不同口感……
若大胆问一句,腊鸭是如何做的?有西湖塘善于烹饪者答:“时间才是腊鸭真正的主厨。”
乡愁故事坚守不易 惟愿乡愁不“愁”
岁月愈久,味道愈浓,乡情愈深。
黎振明的儿子因为远在澳洲读书,没能回国与家人一起过春节。视频电话里,互相的问候后,儿子说最想念的还是父亲做的家乡腊鸭的味道。“没问题!”黎振明爽快答应,下次去澳洲,一定带着这款“家的味道”。
新年已至,所有制作好的腊鸭都已有了归属。“不知道为什么每年都在坚持?”看着曾经铺满腊鸭的楼顶如今变得空空荡荡,黎谭生心里也不免有些空落落的,每至此时,他扪心自问。然而在每一次家人亲朋团聚的时刻,他又能准确地找到答案:“没有腊鸭,过年真的会少那么点‘味道’。”
坪地腊鸭。
事实上,西湖塘腊鸭也正在极力寻找着自己的答案: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费力,西湖塘人制作腊鸭的人家和制作规模正在逐年缩减,这道传统手工美味正在远离大众的舌尖。相对幸运的是,坪地街道办正在为西湖塘腊鸭申请“非遗”而积极奔走,他们正在寻找传承人,想要极力挽留本地的文化乡愁。
难能可贵的是,在深圳这座国际化都会的一隅仍然保留着腊鸭古老的制作技艺和烹饪方式。西湖塘的腊鸭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它甚至可以把漫长的光阴岁月中,西湖塘人对故乡、亲情、念旧、勤俭、坚守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一口是滋味,一口是乡愁。惟愿滋味长在,乡愁不“愁”。
龙岗融媒记者 张鹏/文
本文图片摄影:关心 张鹏 张臻斐
龙岗融媒编辑 钟海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