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四阿顶灰陶仓楼,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对粮食的种植和储藏都十分重视。汉代,封建制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中央和地方都出现了仓满粮盈、蓄积有余的局面。南阳豪强地主庄园经济十分发达,出土的粮仓建筑设计先进,结构复杂。这件灰陶仓楼,1962年出土于南阳县杨官寺汉画像石墓,为建筑明器,面阔三间,平面呈长方形,通高57、进深26、阔76厘米,前后出檐,两坡皆有瓦垄,顶为四阿式。中间有一横条出檐,把仓楼分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各开设三个仓门,长方形门板封堵,外有穿条固定。这类仓楼设计先进,已经掌握了粮食储藏中防雨防潮、密封保存、防鼠防鸟雀耗粮等技术要求,是汉代先进的仓储设施。
西汉灰陶风扇车于两汉时期南阳农业生产空前繁荣,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加工技术日益提高,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发明了去除谷稻中糠秕用的风扇车。陶风扇车与舂米碓组合模型明器,为西汉时期的,1982年出土于南阳市郊委砖瓦厂,长46.5厘米,宽22厘米。整体呈长方盘状,盘四周为矮墙,左下角附近有出入口,盘一头有圆形臼窝,为舂谷之处。左下角处有一风箱,风箱呈长方体斜坡形,一头为谷口,另一头为出糠口。该模型没有塑出手摇的风车,塑造的比较简略概括。风扇车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连续转动轮形风扇鼓动空气,分开轻重不同的籽粒,去除谷糠。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粮食加工机械。
杜詩发明的水排冶铁用鼓风机
1963年9月,南阳市城区东关外小庄村农民挖土制坯时发现无廓半两石钱范4块,完整者3块,其中正面范1块,背面范2块,钱范出地点在古宛城遗址东城墙外的汉代遗址上。
钱范为青灰色滑石质地,长方圭首形,由面范和背范两块组成。面范长23.8厘米,宽10.7厘米,厚1.9厘米。范面顶部正中有漏斗状浇口,与主浇道相连,浇口宽2.8厘米,主浇道宽1.1厘米,主浇道两侧有支流槽分别连接12个阴刻钱模。钱模直径2.9厘米,穿径0.9厘米,钱体较薄,属大穿小半两钱型。背面范长22.1厘米,宽10厘米,厚1.5厘米。上端亦有漏斗状浇口和主浇道,主浇道两边平而光滑。面范和背范相对在一起后,上端浇口吻合为完整的漏斗状圆孔。该范范形精致,“半两”二字为阴文小篆,文字工整隽秀,笔划均匀,字体全用方折,“半”字上下两横等齐,“两”字上横较短,内成双“人”字形,“人”字上画较长,有秦钱笔意,已隶化。长方圭首形钱范始见于秦末,西汉初仍继续使用,该范浇铸工艺为“直流分铸”式,铜液自主浇道流入后,直达范底,然后始分铸两侧钱模之中,主浇道宽大,支流斜出,全属西汉早期遗规,故该组半两石钱范当为汉初高后时期仿秦新铸之“八铢半两”钱范。
“半两”本为秦钱,始铸于战国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不同的货币,实行币制统一。汉兴,承秦制,仍用半两钱。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铸行“八铢半两”。直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更铸五铢钱后,半两钱遂正式废罢。“半两”钱是中国最早在全国通行的统一货币,“圆形方孔”的钱币形制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且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自此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制流传下来,直至清末。半两钱是中国货币从多元化走向统一的历史见证,“开中国两千年钱币形制之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家经济生活与商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货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钱范是铸造金属货币的范模,按照铸造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祖范、母范、子范。祖范为手工刻制的阴文反书钱模,用于翻制母范,母范阳文正书,母范翻制用于铸钱的子范。祖范一般为石质,采用硬度较低且容易雕刻的石材刻制,如滑石质地细腻,硬度适中,不但易于雕刻,而且运刀时不会崩裂。祖范和子范都是阴文反书,但祖范刻工细致工整,棱角分明深峻,没有浇铸的痕迹。子范则因经过浇铸使用,留有磨损痕迹,不及祖范深峻。祖范的数量很少,故发现的极少。馆藏的这组八铢半两石钱范正是极为珍贵的石祖范,并且由于“八铢半两”在历史上使用时间极短,因此是我国半两钱系学术研究中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南阳地处中原,为战略要地,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史记·货殖列传》载:“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江、汉、淮。宛亦一都会也。”南阳郡商业繁荣,尤其是冶铁业发达,正是基于良好的冶铸手工业基础,其钱币铸造也相对发达,以郡治宛城为中心,先后发现汉代钱范和铸钱遗址、作坊30多处。2017年10月暴雨导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府衙内地面塌陷,最新发现规模较大、遗物丰富的汉代新莽时期的官府造钱厂遗址,由此可见,在两汉时期南阳郡以宛城为中心是全国最重要的铸钱基地之一,这些实物遗址资料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南阳历史上最辉煌时期的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