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是全国性的考试吗,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全国通用的吗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04-04 05:21:02

教师队伍是开放的,不仅师范生可以做教师,其他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可以做教师。

当下,大量非师范类学生报考教师资格证。但考试合格、拿到资格证,是否就意味着可以做合格的教师了?

非师范生仅仅通过考试就获取教师资格是有所欠缺的,当下的教师培养强调现代师德、跨学科素养、国际视野、学科能力、学生心理等,这些能力不是靠一门考试就能解决的。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提出建议:增设教师资格核心能力必修课,建立“开放 专业”的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证是全国性的考试吗,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全国通用的吗(1)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

教师资格证是全国性的考试吗,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全国通用的吗(2)

我国从2016年开始全面推行全国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制度(以下简称“国考”)。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教师资格制度(包括准入和更新)的实施在促进教师来源多元化、保障教师专业水准、推动教师终身学习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但袁雯发现,目前的“国考”制度设计,对于师范类专业应考生和非师范类专业应考生,均采用同样的资格筛选、考试内容与评价体制,无法体现应考者在职前培养中“专业”培养与“非专业”培养的差异。

同时,“国考”间接催生了各种培训机构,应考者自己也用“国考”替代在职前教师培养阶段应该有的“育人”环节,比如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能力,而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知识积淀和实践体验。

袁雯建议,建立“专业 开放”的教师资格制度,将面向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核心能力和关键性经历作为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

袁雯认为,要坚持教师资格制度的开放性,吸引全社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通过广纳高水平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实现“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在基础教育学段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培养基础。

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教师资格制度的专业性,建立教师资格认证必备条件的专业门槛。

这样的专业门槛包括教师教育的“必修能力课程模块”和教育教学实践的“必备经历实习模块”。

在袁雯看来,教师教育的“必修能力课程模块”应由3到5门核心课程组成,除了指向教育行业理解的《教育学综合》课程和指向教师职业理解的《教师职业伦理》课程外,还应增列3门课程:

指向教师本身“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和教师培养青少年儿童 “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心理能力建设与培养》课程;

指向未来时代人类数智素养培养和开展人机协同学习教育的《人工智能与教育》课程;

指向开展跨学科综合创新教育的《STEM 》课程。

可依托国家智慧学习平台,为广大应考生提供教师教育“必修能力课程模块”线上教学和评测,既方便应考生随时随地学习,又能形成规范的学习记录和成果。

另外,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必备经历实习模块”,袁雯建议遴选一批有优秀办学积淀、先进办学思想、卓越办学成果、丰富带教经验的中小学校作为实习资质学校,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人事、经费保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STEM教育中心已于2023年11月在中国上海设立。

袁雯认为,STEM教育中心落户中国,既是国际社会对我国教育事业和科学教育发展成效的肯定,也是对我国在STEM教育领域做出更大贡献的期待,更是让我们再次思考中国科学教育下一步发展战略与世界各国STEM教育借鉴融合共同发展的契机。

STEM教育与科学教育基本同源,STEM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注重通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和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袁雯看来,可适时将STEM课程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同时建立从本科到博士的全程STEM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袁雯建议,加快研究设计中国式的STEM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各学段课程体系和标准、社会评估和认证机制、师资能力标准等国家规范。

可探索开展先行先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STEM中心所在地上海和已经开始大科学教育探索实践的深圳等地,探索财政等多渠道投入和持续保障、企业和社会机构协同支持、产教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和模式。

袁雯认为,还可以依托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STEM教育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尤其在硕士和博士培养层次,布局STEM教育方向,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力培养。

同时,积极面向在职教师群体推出STEM教育培优提升类计划,满足体系化推进STEM教育的高素质师资需求。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