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只是一不小心就写出了一首千古名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 “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 失败。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长安时期天宝五 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 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 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
李白与杜甫相遇那年是749年,那年李白比杜甫不仅大11岁,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两人刚见面时,李白名满天下,杜甫只是崭露头角。其实说实话那时候的李白就是杜甫的偶像,他熟读李白很多名诗,一看见李白他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李白身上更是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气质加倍地让李白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被这种神采所吸引。而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前一亮,他对同行的眼光毒辣,一眼就能识别杜甫身上的诗人气质,因此二人很快成为好友。在李白眼里杜甫是一个和他一样的天才。
然而,与李白的相遇是短暂的。
天宝四年(745年)秋,李白打算重游江东,但是杜甫决定去长安,于是他们便在充州分道扬镳,却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永远。在李白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是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就在李白杜甫别别离的整整十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54岁,杜甫43岁。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此时的他正醉心于山水之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就是在这个时候,杜甫遇到了他一生的伴侣。时任司农少卿的杨怡将千金嫁给了杜甫。在门当户对的封建社会,这桩婚事似乎是一种逆袭,大有跃入龙门的感觉。
杨小姐是大家闺秀,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与杜甫虽然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在婚嫁前没有经历过相处,但是婚后他们的感情非常好。妻子的包容与理解是杜甫生命中最大的财富。
如此,杜甫有了一个家,有了一个可以思念的人和一个可以思念的地方。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只好从奉先逃到潼关以北的白水县。杜甫与妻子一直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然而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无法磨灭他那颗诗意的心。他们一同观赏长安的月亮,感受着朗月的美丽。只是美丽的月光已不再为人留下。月亮虽美,却无故生出了一份惆怅,他看得越久,思念就越深:远方的她此时睡了没有?是不是和自己一样在赏月。不知不觉间“双照泪痕干”。真希望这种痛苦早日结束,美好的团圆早日到来。他想起自己漂泊在外,妻子不仅没有埋怨自己,还理解他的行为让杜甫十分感动,却无可奈何。
只是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世事的沧桑让杜甫感受到无限悲凉。
然而,不久长安就被攻破了,杜甫只好逃往鄜州羌村。随即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只身从鄜州前往灵武,在途中被叛乱的军队捉住,押回了长安。
也是在这次被俘期间创作出了著名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成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