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入口,六盘山 位置 图文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04-06 11:36:09

谨以此文庆贺国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红旗漫卷西风(上)

——记红军陕甘支队巧过六盘山

1935年9月29日,单独北上的红军陕甘支队根据党中央确定的新方针,离开榜罗镇向东进发,并于当日攻占通渭城——这是红军陕甘支队单独北上东出腊子口后,所占据的第一个县城。根据当时的敌我态势,中央决定在这里休整三天,为下一步翻越六盘山进行精神和物质准备。10月1日晚上,红军陕甘支队在通渭城外的河滩上召开大会,并举行了精彩文艺演出会,会后集体会餐打牙祭。

六盘山古称“鹿盘山”、“陇山”,北起海原的南华山,南与陇山相连接,整个山势自北向南绵延逶迤近五百里,平均宽度约三十至四十公里,不仅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而且自古以来,就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称,是横亘在红军陕甘支队北上的最后一道关山。

六盘山是由西侧和东侧两道巨大的山脉构成,两道山脉之间是一条宽大的峡谷,两条省级公路从峡谷经过——西安至兰州的公路和平(凉)通往银(川)公路。由于中间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由西向东横穿六盘山只有一条大路。

六盘山入口,六盘山 位置 图文(1)

夹在两道山脉中的六盘山峡谷。(图片取自网上)

因此,尾随红军的国民党军第二十二旅旅长向超中判断:“(二)红军尔后进路,估计不外两条:一条经庄浪走徐海东部的老路,过泾水北上,但此路有易被陕西军队截击之虞;另一条经界石铺出固原,北上陕北。”(注1)

打开地图看一下就会明白,向东穿越六盘山脉,只有向超中所说的这两条路:或是南下经由会宁至隆德段西(安)兰(州)公路,或是经由兴隆镇北上沿西吉至固原的公路,从固原翻越六盘山。但此刻这两条路都不好走:国民党军已调集部队,从北、西、南三面形成包围的态势,就等着东北军从东面赶过来封口了!

战争是双方的博弈。时任这一带总指挥的国民党第三十七军军长毛炳文认为,红军是要从固原翻越六盘山,故严令其所辖各部“跟踪穷追,期在静宁、海源、固原间,协同友军歼灭该匪”!其时防守六盘山北麓(固原)的是马鸿宾敌三十五师,南路据守隆德城的是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红军背后国民党军陶峙岳第八师则紧追不舍!

那么,*和彭总会选择从何处翻越六盘山呢?

其时单独北上红军陕甘支队可谓困难重重,由于第三纵队(中央纵队)多为非作战人员,作战部队中还有不少伤病员。10月3日队伍抵达界石铺后,考虑到不断有人掉队等实际情况,*不得不硬着头皮下令全军在界石铺休整两天。

此时,南边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已占据隆德、静宁一线;北面马鸿宾的骑兵师与步兵团也已进至会宁、固原一线;而在红军陕甘支队的背后,陶峙岳第八师所部跟在二十余里远的地方,唐淮源的第十二师也从岷县赶来;东北军的骑兵部队正从南面赶来,计划沿六盘山谷道设置封锁线。

10月4日下午十六时三十分许,在蒋介石及朱绍良等国民党上层高压之下,国民党第三十七军军长毛炳文所部,已从北、西、南三个方向,一步步逼了过来——其第二十二旅向超中部,首先由北边向界石铺一带压下来;其第八师师长陶峙岳率领三个团也开始由西面,向界石铺一步步慢慢逼了过来。

此时,休整了两天多的红军陕甘支队,已做好了翻越六盘山的准备。位于北侧的第二纵队所部经过短时间阻击后,于天黑时分南撤至界石铺北侧附近——红军陕甘支队主力则于当晚,向北进至兴隆镇及公易镇一带。敌向超中所部占领青江驿至公义镇一线后,因天色已晚怕中埋伏,未敢继续向界石铺方向继续推进。

红军陕甘支队北路第二纵队4日晚的迅速回收,造成国民党第三十七军军长毛炳文等的错觉,立刻命令其所部加紧向红军发动攻势。但北面向超中却不为所动——攻占青江驿一带之后没有继续向南压,而是将部队收拢以防红军趁夜*回马枪。但南面的静宁守军则在第二十四师副师长李瑛的逼迫下蠢蠢欲动——其第一四四团出动两个连协同新十一旅的一个营连夜出动,由静宁西门经北下口向界石铺方向北缓慢推进。5日一大早五时三十分许,遭到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所部的打击!

*和彭德怀指挥红军陕甘支队进至兴隆镇及公易镇一带,当然是事先经过深思熟虑计划好的。兴隆镇位于隆德县的西北端,地处三县交界之处——北接宁夏西吉县的将台和什字乡,西邻甘肃静宁县的原安、灵芝乡,南与隆德县的联财镇接壤,又恰好坐落在葫芦河谷的好水河、什字河与葫芦河交汇之处。此处既可沿红二十五军老路南下隆德越过六盘山北上,也可北上至西吉再转向东,夺取固原城后翻越六盘山挺进陕北。

10月5日十九时三十分,彭德怀电告*、林彪、聂荣臻等:“甲、……,固原有马敌两团,又毛敌两团尾我于黄昏前到功益镇(宁夏西吉公易)西端十里处向我两翼运动,……。乙、二、三两纵队明六日决经常[单]家集、将台甫进至马连山。丙、第一纵队主力应在常〔单〕家集掩护二、三两纵队通过后,……,准备回击追敌。丁、聂、陈所率之两大队如未取得隆德,应向平凉、固原间前进,……;如已夺取隆德,应于六日晚向平凉、固原之间前进。但确知平凉无敌时,即于六日晚或七日晨向平凉前进,诱敌主力追击。”(注2)

这个电文说明,*和彭德怀其时的首选,是想走红二十五军老路——从隆德翻越六盘山,但前提是聂荣臻、陈光率领的两个大队,能够顺利拿下隆德城。但经过侦查发现,是时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在隆德、静宁一线,有两个团及一个旅(新十一旅),因此*与彭德怀等不得不放弃攻打隆德城的计划,转而考虑取道北面的固原翻越六盘山。

当日半夜时分,接到当地群众主动前来报告国民党军已逼近的情报后,*与彭总等当机立断,决定红军陕甘支队连夜撤离兴隆镇一带,向北挺进至固原西南侧的张易堡一带,然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再作最后的决策。

根据史料记载,红军陕甘支队6日凌晨首先集合出发的,是驻扎在公易乡一带的第二纵队所部。第二纵队接到的具体任务是先向北推进至将台堡后,再折向东面马莲乡附近的山梁地带做好防御工事,以掩护第一和三纵队到张易堡及附近地域集结。

第二纵队出发一小时后,第一纵队主力随即开始出发,出了兴隆镇,一路沿新店子、什字乡、黄湾等地,进抵马莲乡以东约三十华里、六盘山西麓脚下的固原县张易堡一带。随后三纵队离开公易镇趟过葫芦河,经兴隆镇、北堡子、红城子、什字路,当晚到张易堡以南地区宿营。最晚出发的是中央机关,早六时方从单家集出发,经陈田玉村、马家嘴、杨家磨,当天下午到达张易堡东南约六华里远的毛家庄宿营。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实际*早在10月2日晚上,就下达了控制东出六盘山要冲的紧急命令!红军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亲自率领一支精*部队,经马莲乡、张易堡径直向东插,经莲花山在后莲花沟附近——从而后被当地群众誉为“长征梁子”的小路,连夜隐蔽翻过了六盘山西麓。

林彪率队走的这条小路虽然约只有二十公里左右,但却是一条崎岖难行、只有当地人采药或打猎才走的小路——有些地方需要攀爬才能过去!据刘忠回忆:“在这紧张情况下,军团长走在前卫部队的位置,亲自掌握情况以利及时指挥部队的战斗行动。……。由于我军行动敏捷,敌人没有来得及占据控制要隘,我部队以急行军顺利控制和通过了六盘山。”(注3)如此一来,初步达成*和彭德怀的战术意图,为其后二、三纵队顺利东出六盘山,提供了可靠保障。

六盘山入口,六盘山 位置 图文(2)

解放战争时期的刘忠将军。(图片取自网络)

红军陕甘支队虽然甩开追敌进抵张易堡一带,但仅过一个白天,国民党军就如附骨之蛆很快迫近——此时不光是向超中所部,第二十四师一个团也尾追至马家嘴一带,距离什字乡只有十四、五里路。此刻红军陕甘支队的东面是险峻的六盘山,北面是马鸿宾固守的固原城,西面的将台堡是向超中的三个多团——其后陶峙岳正率部急急赶来,而南面敌第三十七军直属的王骑兵团已经进抵隆德城。

表面上看,红军陕甘支队似乎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从沿莲花沟附近的“长征梁子”翻越六盘山西麓。可严重的问题是,这段路的直线距离虽然只有二十余公里,但之前林彪率领的精干部队,用了大半个晚上才得以翻过。第三纵队(中央纵队)的老弱病残怎么办?更何况队伍中还有二、三百付挑子!

从后来红军陕甘支队行进路线以及翻越六盘山的过程来看,此时的*,早已然是胸有成竹,在6日下午十六时发给彭德怀等的电文中,已将红军陕甘支队行进路线改为:“三、……,明七日一纵队以陈光率十三大队在张义铺西南十五里之黄父子湾扼阻迫敌,掩护二、三纵队通过张义铺作为后卫跟进,主力经固原城附近进至固原南端四十里之青石咀宿营(如固原敌小则袭取之)。第二、第三纵队明日应经张义铺向青石咀方向前进,里程及宿营地查明即告。”(注3)

如果仅从电文中那句“经张义铺向青石咀方向前进”推测,红军陕甘支队主力似乎是要从“长征梁子”过的六盘山,但实际的行进路线却是另辟蹊径,几可说是从容翻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高山。那么,*到底是如何指挥部队,巧妙翻越六盘山的呢?

根据史料记载,*首先于6日夜,命令刘忠率领侦察连和一个便衣侦察班,抄小路提前控制了隆德东侧的六盘山(公路)入口。据时任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侦察科长刘忠回忆:“我们不知道有敌人,便衣班长陈胜忠带着他那个班走前头,碰着敌哨兵叫口令,他不答应,一个猛扑就把敌人的前哨班消灭了。我问俘虏是哪个部队,俘虏说,二十四师,天黑前才开到。侦察连长刘云彪听说是刚开到,带上部队直冲敌人的连哨阵地,一冲敌人就垮了,占领了敌人的连哨阵地。”(注4)

红军之所以能顺利攻占六盘山口之敌连哨阵地,是因为当(6)日晚,敌二十四师主力正欲向红军陕甘支队发动攻势——“是晚电饬第八师向旅,应向当面之匪跟踪猛剿。二十四师主力应向野鸡岘、马家、后新庄及隆德沟方向截击,以期歼灭该匪,克奏肤功。”(注5)故刘忠率领的侦察连等才能顺利控制了六盘山口,使后续大部队(主要是第二、三纵队)翻越六盘山成为可能!

7日天还未亮,*指挥红军陕甘支队主力,以第一纵队一个大队为前锋,第三纵队随后跟进,在第二纵队等部掩护下,快速向六盘山口进发。

关于红军陕甘支队主力到底是由何处翻越六盘山的,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冲突的说法:一种说法是经莲花沟附近的“长征梁子”翻越六盘山的;而另一种说法则是由张易堡向南经隆德县境,沿小水沟一带翻越六盘山的。前一种说法的理由是红军不会也不应该舍近求远,因此肯定是从莲花沟附近的“长征梁子”翻越六盘山的。而这后一种说法,则是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后得出的。

毋庸置疑,这后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这从国民党军方面留下的史料记载中,能够得到确切的佐证:

“据陶师长详报:……。至本日(7日,笔者注)拂晓,以四八团任左翼,以四五团任右翼,向马莲川、张易堡附近之匪攻击。以四四团为预备队,随右翼队跟进。匪仍顽强抵抗,激战二小时,匪仓皇东窜。我四五团尾匪追击,匪又节节顽抗。至午后四时,追至张易堡东端王家套子附近,同时我王骑兵团及许旅之一四三团,将王家套子之匪截为两股,一股窜六盘山,一股窜(向)骆驼巷方向逃窜。”(注4)

南面(隆德)敌第二十四师也在电报中言:“据李副师长虞申电称:本师尊令迂回截击,本午经隆德到达野鸡岘、马家、后新庄及隆德沟之线。同时据王骑团报称,匪大股已到张易堡、王家套子附近。比饬许旅急进至王家套子附近,占领阵地,彭旅续进。未刻协同王骑团,将匪截为两股。一窜六盘山,一股向香炉山北窜。”(注5)

综合红军方面的史料记载,7日拂晓红军陕甘支队首先在马莲川附近,阻击国民党军向超中所部的是第二纵队。大约阻击两个小时之后,第二纵队主力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出敌不意,突然撤向张易堡镇。此后在张易堡、王家套子一带阻击国民党军向超中所部的,应该是陈光所率的第十三大队。其任务是掩护二纵队主力通过张义铺南下,继续阻击并吸住国民党军向超中所部,掩护陕甘支队主力南下翻越六盘山的行动。

第二纵队撤至张易堡后,在第十三大队掩护下迅速掉头向南,以急行军的速度追赶提前出发的第三纵队,作为陕甘支队主力的后卫翻越六盘山。陈光率领第十三大队在张易堡一带将向超中部阻住,然后逐步后退将其吸引至王家套子一带,阻击到下午近十六时——估计陕甘支队主力已翻过六盘山西麓,没有沿大部队前进的路线,而是向东经莲花沟附近的“长征梁子”,直接翻越六盘山向青石嘴一带前进。

笔者根据前述国民党军的有关史料推测,向超中部在下午四时红军阻击部队撤离后方进入王家套子——此时红军陕甘支队主力早已走的无影无踪,大概是通过经过一番侦察和询问当地百姓才如梦初醒,得知红军主力是经骆驼巷南下的。根据笔者查证,敌我双方均无有关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主力与红军交战的明确记载!

六盘山入口,六盘山 位置 图文(3)

红军陕甘支队翻越六盘山的路径:主力由张易堡一路南下至杨家店,从山口翻越六盘山西麓,在和尚铺掉头北上至青石嘴。从张易堡进至青石嘴的,则是陈光部。(图片截自桑国俊先生制作的《革命圣地六盘山》)

依据史料记载推测,红军陕甘支队主力大约早八时许停下休息打尖——等待第二纵队并积攒体力,准备一口气翻过六盘山!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见第二纵队先头部队已逐渐抵近,*随即下令第三纵队等开始翻越六盘山——经现今被称之为的“红军小道”,向已被第一纵队所部控制的六盘山口进发。

此时天已大亮,杨家店距离隆德城只不过十华里左右,山下的国民党军眼巴巴地望着红军的大队人马开始登山,却龟缩在原地不敢有所动作。其时国民党军这个第二十四师共有五个团的兵力,除一个团在后方负责保护其补给线外,另两个团随其师长黄子威据守静宁至华家岭一线,位于隆德城的总共只有两个团。可头天晚上该师副师长李瑛,率领大部北上去追击红军陕甘支队,隆德城内仅剩不到一个团的兵力。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以及当地党史办考证,*指挥的红军陕甘支队主力没有走大路,而是沿小水沟从主峰之一的牛头山旁——由一个约200米的山凹翻过山顶,然后从和尚铺附近下至六盘山西侧山脉的山脚。第三纵队在第二纵队掩护下,奋力攀登六盘山,大约仅用不到四个小时,就顺利翻越六盘山西麓。

最辛苦的是第二纵队!从张义镇撤离后,第二纵队一路强行军,于中午之前抵达六盘山口。前卫第十一大队接防第二大队防御阵地,向西、即向隆德城方向警戒,其余两个大队则跟随第三纵队之后开始翻山。部队之所以急着翻山,是因为第一纵队只有一个多大队走在前面,走在中间的第三纵队缺少掩护的部队,翻过六盘山后下到公路很可能遭遇敌军,因此第二纵队必须尽快追上第三纵队。

为了争取时间,第二纵队的行进速度很快,第十大队进入山口刚开始爬山,十一大队随即撤离阵地跟了上来——大概是视野内未发现敌人的追兵。没想到就在这时,山下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国民党军一个骑兵团追上来了!

这个骑兵团,即是从隆德城赶过来的那个“王骑团”。骑兵的行进速度要比步兵快得多,第十一大队撤出警戒阵地时还未见踪影,可刚走了不到两里路,敌军就追上来了。步兵最怕的是行进期间,遭到骑兵的冲击——因为来不及组织有效抵抗。幸好国民党军骑兵追过来时,第十一大队已离开公路开始爬山。

危急时刻,在哈达铺专门进行过打骑兵的训练起了作用——第十一大队的同志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迅速跳进了路旁的沟里,骑兵冲过来却无法进行掩*。眼见情况危急,已爬上山坡的第十大队立刻停下,向公路上的国民党骑兵开枪射击。由于道路狭窄和受地形限制,队伍成单列又拉的很长,只能进行概略射击,难以遏制骑兵的进攻。

正在危急时刻,彭总命令部队架起数挺重机枪,随着重机枪的咆哮,国民党骑兵立刻人仰马翻!没中弹的骑兵,立刻调转马头,向山下跑去。第十一大队的同志立刻起身,“噌噌噌”,几分钟就登上了山岗!跑到远处的国民党骑兵回过头来“砰砰啪啪”放着枪,但却奈何不了正在攀上的红军。

六盘山入口,六盘山 位置 图文(4)

今日之六盘山

俗话说得好“上山十里下山又十里”。上山的道路虽然崎岖难行,但因军情紧急,大家都咬着牙,以最快的速度拼命往上爬。在一些坡陡难行之处,红军战士互相帮助——下面推上面拉,还是很快就顺利通过。由于红军战士惯于走山路,又提前做了思想准备,大约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达山顶。

从山顶向南望去,是六盘山脉最高的米缸山,回头北望,则是海拔高达2,800余米的香炉山。红军陕甘支队行走的路线,恰好绕过香炉山的最南端然后北行——这应该就是国民党第二十四师所说“一股向香炉山北窜”的依据。

下山相对要容易些,主要是防止滑下山坡或跌跤子,行进的速度自然快了许多,三十多里山路红军只用了两个多小时。经过一段之子路,第二纵队所部终于来到山脚下的和尚铺村,与正在此处休息等候的第三纵队会合。看见第二纵队主力赶到后,第二大队立刻起身在前边开路,接着第三纵队也开始出发。第二纵队休息了约半小时,与第三纵队尾部拉开五百米的距离后,第十二大队继续担任前卫,纵队部和第十一大队居中,第十大队则改为后卫——行走在最后。

由和尚铺向东行进约三公里左右,即是一个交叉路口——即西(安)兰(州)公路与银(川)平(凉)公路的交汇处。由此处沿银(川)平(凉)公路向北行进四十余公里可抵达固原城,经猫头嘴向东南行进约三十公里便可出六盘东侧山脉——再往前行进,便可抵达平凉市——即原红二十五军行进的路线。

此时,国民党军不但早已在固原和平凉附近布有重兵,而且还有一支国民党军骑兵部队也已进入六盘山谷。7日一大早,国民党军骑兵第七师所部分批由平凉城出发,顺六盘山谷中的银(川)平(凉)公路北上,准备在和尚铺东面的瓦亭至固原城以南约三十余里处的开城一线,布下防止红军陕甘支队东进的防线。

令人不可思议是,不知是如有神助还是偶然的巧合,*指挥的红军陕甘支队运气实在是太好!先是在隆德沟至野鸡岘一带,恰好避开了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所部的阻截;此刻在和尚铺东面三岔路口北上青石嘴时,恰好插在沿银(川)平(凉)公路北上的国民党军骑七师第十九团与第二十团之间行进!更为吊诡的是,这股国民党骑兵居然懵懂不知!

注释

注1:见《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下)》,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1月第一版,第50页。

注2:见《红军长征·文献》,第712页。

注3:见《红军长征·文献》,第714页。

注4:见《从闽西到京西—刘忠回忆录》,第82页。

注5:见《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史料选编(中央部分下)》,第408页。

注6、7:见《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史料选编(中央部分下)》,第409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