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三
来仔细端详一下鲍鱼的“容颜”。和蜗牛一样,鲍鱼也有触角,比一般蜗牛更细长尖锐。触角根部有一个短突起,末端生长着鲍鱼的眼睛。触角之间的凸起部分叫头叶,头叶腹面有向前伸出的吻,吻的前端有口。“樱桃小嘴大眼睛”,我觉得还行。但这些零碎儿通常会弃而不用,被吃掉的只有发达肥厚的腹足。
鲍鱼的主要食用部分是腹足图四
鲍鱼的腹足分为上足下足两部分。上足密生绒状触角或突起,对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为鲍鱼的感觉器官;下足伸展开后即是扁平的椭圆形,附着力极为强悍。所以采集鲍鱼须得出其不意一招拿下,不能磨叽拖延。“感情最怕的就是拖着”,鲍鱼也是。一旦进入来回拉扯的阶段,恐难保持最后的尊严......我的意思是,品相可能不完整了。至于尊严不尊严,定义权在你,我说了不算。
图五
一般来说,软体动物的形象并不高雅,即便是贵为海八珍的鲍鱼亦不例外,摆脱不了黏糊糊、软塌塌的气质。然而美食的世界并不看脸,更何况生者难看,熟者未必。作为干制品的鲍鱼,因炮制方法不同而形态略有差异,可能会有淡淡的腥味儿,但比活着的时候更凝重内敛。事实上,干制品经过处理后,内部发生了生化反应,其味道比鲜鲍更好,这和干香菇比新鲜货更香道理差不多。
图六
干鲍的烹调方法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复杂的泡发工艺,烹饪时还需用高汤长时间㸆煮,宛如一套虔诚严肃的宗教仪式。经过烹调的鲍鱼,由坚韧不拔变为软化细嫩,鲜味也渗入其中。最高境界为“溏心鲍”,中间部分呈不凝结的半液态,入口软糯黏牙,如同年糕一般。能不能做出溏心鲍,和干制过程及烹调手法、火候均有关系。
鲍鱼的内脏有毒吗?近几年好像流行吃小鲍鱼,我在各种场合遇到过几次,个头比寻常的花蛤大点儿也有限。小鲍鱼的做法当然比不得大家伙麻烦,吃起来也简单,通常也就把身体囫囵着吃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鲍鱼的内脏有没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