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初秋总是温柔的。
日间把盛夏留下,日落后还带秋风,天气渐爽,凉风拂过衣襟和头发。
到了傍晚,照例是乌云压顶,妖风大作,暴雨如注。
比如昨天下午,我正坐在茶桌前努力码字中。
忽感光线暗淡下去,抬眼望去,天空上方已经聚集了一大片乌云。
那是一种层次分明,超厚度的黑灰色立方体。
明明半个小时前,还是晴空万里。
继续观察,也许是因为密度太大,开始降低了高度,果然这些云就成了突破口,雨从这里迅速倾倒了下去。
然后肉眼可见地,云层变薄了很多,雨也大了。
赶在最后一个时刻,李麻花从外面回来。
于是,在这个舌干唇燥的初秋日,我们打算泡一杯红茶。
一杯去年的烟小种,喝过一次,就念念不忘。
极具辨识度的松烟香,即使是在低气压的天气,依然肆无忌惮地攀升在盖子上。
让这个不能出门的暴雨天,幸福而美满。
《2》
最近,收到了一位茶友的问题。
他说:“我以为红茶都过时了,身边都没人喝,没想到居然还有上万元一斤的红茶。那如果就想买点口粮红茶,应该买多少钱一斤的?”
提到茶叶的价格,很多人是既好奇,又担心。
毕竟,在外界看来,茶叶市场特别混乱,还存在着“割韭菜”的现象。
有的时候,一款茶明明成本只要几十元,但经过茶掌柜的包装,或者花里胡哨的概念宣传,摇身一变,就成了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一斤的茶。
真正的火鸡变凤凰,利润翻了好几翻,商家也赚得盆满钵满。
而最终受伤的,还是被蒙在鼓里的消费者。
不可否认,茶圈里的确存在某些乱象。
俗话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利润,就有百分之百的人铤而走险。
良心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做生意的尺度和分寸。
所以,有讲求诚信的善良卖家,自然也有黑心无良的卖家,作为消费者,需要仔细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