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公分类与鉴赏》
作者:何万里
在海南岛的南端,北纬十八度以南的神秘地带,生长着一种极为珍贵的植物——花梨公。它是海南黄檀受伤后结出的香,仅分布于三亚、乐东、陵水、东方、保亭、白沙六市县及其周边山脉中。作为海南特有的植物,花梨公因其稀有性和独特的香气,成为海南野生香料中的新宠儿,备受追捧。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认知,花梨公从最初的鲜为人知,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并在香材界确立了独特的地位。为了更好地体现其价值,花梨公的分类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其形成过程和特点,花梨公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土埋料、熟结和生结。每一类又可根据其生长环境和形态进一步细分,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一、土埋料:岁月的馈赠
土埋料是指海南黄檀在自然环境中因各种原因埋入土中,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发酵和氧化而形成的香材。它又可分为两种:
1. 自然熟脱料:树木在自然状态下死亡,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与土壤作用,油脂熟透后形成的香材。
2. 倒架料:树木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倒下后,埋入土中逐渐形成的香材。
土埋料因其漫长的形成过程,香气醇厚,被视为花梨公中的上品。根据其生长部位和形态,土埋料还可细分为:
土埋虫漏:因虫蛀而形成的香材,香气独特。
土埋蚁漏:因蚂蚁啃食而形成的香材,香味浓郁。
土埋树心油:树木心部结出的油脂,香气醇厚。
树根油:树根部分结出的香材,香味深沉。
土埋香胆:形状如胆的香材,香气集中。
土埋舍利子:形状小巧,香气浓郁。
土埋香饼:扁平如饼的香材,香味持久。
土埋壳子:外层结香的香材,香气清新。
土埋耳朵:形状如耳的香材,香味独特。
土埋吊丝:细长如丝的香材,香气细腻。
土埋老顶:树顶部分结出的香材,香味浓郁。
土埋横纹:带有横向纹理的香材,香气独特。
土埋摆件:形状适合雕刻或摆放的香材,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
二、熟结与生结:生命的馈赠
熟结与生结是指活树受伤后结出的香材,二者的区别在于结香时间的长短和油脂的成熟程度。
1. 熟结料:树木受伤后,经过漫长的岁月自我修复,油脂熟透后结出的香材。其香气醇厚,品质上乘。
2. 生结料:树木受伤后结油时间较短,被人为提前采集的香材。其香气较为清新,但未完全成熟。
熟结与生结同样可以根据生长部位和形态细分为树心油、树根油、香胆、舍利子、虫漏、蚁漏等多种类型,与土埋料的分类相似。
三、花梨公的香气与环境
花梨公的香气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沿海一带的山岭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产出的花梨公香气尤为浓郁,堪称上品。无论是土埋料还是熟结、生结,树心油、树根油、香胆、舍利子、虫漏、蚁漏等类型的花梨公,都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形态,成为香材中的珍品。
结语
花梨公的分类不仅是对其价值的科学划分,更是对自然馈赠的深刻理解。每一块花梨公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奥秘,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诉说着海南岛这片土地的故事。无论是土埋料的醇厚,还是熟结与生结的清新,花梨公都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