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取自网络,侵删
箬叶,来自于一种名叫箬竹的植物,它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竹子同科不同属,尽管都属于禾本科,但箬竹却属于单独的箬竹属,
箬竹相比于粗壮的竹子,仅有10cm左右,更加矮小精细,
因此,说粽子外衣是竹叶,对也不对。
和端午佳节一样,箬竹这一植物也是根正苗红的中国造,主要分布在中国华东、华中地区及陕南汉江流域各地。
箬竹五月发笋,而到了端午节期间,其叶子正是青绿的时候,经过洗净晒干,就可以包出让隔壁小孩馋哭的粽子了。
粽子的外衣——箬叶
那么,为什么粽子会选择箬叶来包呢?
二、为什么是箬叶
其实,箬叶在古代南方的生活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工具,
《本草纲目》记载,“男人取叶做笠,女人以衬鞋底”,
说不定“孤舟蓑笠翁”的蓑笠,
正是由箬叶制成呢!
此外,箬叶也经常用来包住食物便于携带,
可以说是古代南方的饭盒。
我们都知道,古代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自尽,从而演化出了端午节,
而汨罗江正处于湖南省,是长江水系的支流,这与箬竹长江以南的生长区域不谋而合,
可以说古人选择用箬叶卷成锥桶,填满糯米制作粽子,
属于就地取材。
此外,粽子的风味很大程度取决于叶子的香气,
例如荷叶粽子自然会带有荷叶的香气,
而箬叶自古也是一味药材,可以清热止血,解毒消肿,
加之味道清香无毒,
又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物,
顺理成章成为粽叶的取材。
当然,在北方地区,芦苇叶以几乎相同的理由,
也成为了地区的主流选材。
箬叶作为一种在具有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特殊植物,
在我国的农业领域中,
也渐渐成为带领村民致富脱贫的“金叶子”。
三、从绿叶子到金叶子
凭借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以汨罗江所在地湖南为代表的不少乡村,
都依托箬竹产业,
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致富道路。